這兩天有關微博消息欄改版的輿論反饋,已經可以用「怨聲載道」來形容瞭。
在微博上搜索相關關鍵詞,可以看到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條新動態,從大 V 到普通用戶都在吐槽這件事情;在江寧婆婆發起的投票中,超過 97% 的用戶選擇瞭更喜歡舊版消息欄;和菜頭甚至為此卸載瞭官方客戶端。
用戶們對微博產品經理的怨氣大致可以歸納為靈魂拷問三連:你們到底懂不懂產品?是不是閑著沒事就亂改?微博怎麼還不把整個產品團隊炒掉?
隨後,在 11 月 17 日,許多人紛紛表示自己又被切回瞭舊版。於是大傢又開始紛紛猜測,產品經理是不是慫瞭,也開始知道不得不服眾瞭?
為瞭弄清楚所有以上這些疑問,愛范兒對專門負責消息通知的微博產品經理 @傑森大鹵肉 進行瞭一次專訪,針對大傢普遍好奇的問題做瞭一系列問答。從采訪內容我們得知,微博的消息欄改版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測試,而是站在整個公司戰略層面考慮的大方向調整,且花費瞭較多的人力和時間去執行。而昨日的「大規模恢復舊版」,也並不意味著微博決定妥協於輿論。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會對處於差評風波中央的「微博產品經理」有一個更立體清晰的認知。
舊版本不好嗎?為什麼要這樣改?
這個問題也是大部分人都最為關心的問題。據 @傑森大鹵肉 表示,決定對消息欄改版的原因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為瞭提升頭部用戶處理信息的效率;二是提高大量普通用戶的參與度;三是適應接下來微博日漸豐富的產品功能。
根據微博 2017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Q3 微博月活躍用戶達到瞭 3.76 億,其中移動端活躍用戶占整體活躍用戶比例超過瞭 90%。而隨著用戶數的增長,用戶特征越來越多樣化。從產品的角度看,微博用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頭部用戶和普通用戶。
頭部用戶每天都能收到巨大量的互動消息,但實際上,因為個人對消息的處理能力非常有限,所有在舊版消息欄中他們處理消息的效率會比較低。打個比方,某大 V 每天晚上打開微博能接收 1 千條新通知,由於個人精力原因,每次隻能最多刷 100、200 條消息。在舊版消息欄中通知按時間排序,這就導致後面 800 條被忽略掉瞭。
現在的改動是想要讓他們在有效的時間內能更有效的互動。比如說很多大號他們可能會更關註「我關註的人對我有什麼互動」,或者說「有人在轉發我內容時在裡面寫瞭比較有意思的觀點」,他們對這類信息會比較敏感。所以我們做瞭一個改版,假如說你收到一百條評論,我們就會把其中你關註的人的評論給放到上面來,即使那條評論發佈時間比其他用戶早。
@傑森大鹵肉 說道。
簡而言之,微博打亂原有時間流消息通知,改為智能排序,是為瞭幫助用戶挑選出他們更感興趣的內容,並將這部分內容優先展示。但從輿論反饋看,這種「幫助」,目前似乎並沒有取悅頭部用戶們。
此外他還補充,新版通知模式(下文簡稱新版)會把沒有新增內容(如轉發語)的轉發內容折疊為一條,顯示為「xxx 等 xx 人轉發瞭你的微博」。
我們會把剩下的有新增內容、有轉發語的消息給列出來。但是因為其他轉發通知被折疊為瞭一條,隻剩下一個數字,所以現在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用戶會感覺到我的消息是不是丟瞭?
@傑森大鹵肉 說道。據他表示,這一系列改動的目的都是為瞭幫助頭部用戶提高處理信息的效率,這也是改版立項之初最先開始考慮的。
但同時還有另一類用戶,他們沒有這麼多信息可處理,在使用微博時也基本都是處於「圍觀」的狀態,他們屬於微博定義中的普通用戶,同時也是大部分用戶。相比較之下,這些用戶在微博能感受到的存在感較弱。@傑森大鹵肉 表示,微博希望能拉近他們和社區的距離:
微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在於有社交關系、有互動,這是微博區別於傳統新聞客戶端的根本。作為社交媒體平臺,微博希望能通過社交的模式來讓用戶得到進一步的滿足。所以看到現在大部分普通用戶的狀態我們會開始思考,為什麼這部分用戶沒有存在感?原因就是他們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少能收到其他用戶的互動。
合流(把不同類型信息合在一起)其實隻是這次改版的外在表現形式,更深層次的改動還有很多。我們之前也有看國外的一些軟件比如 Facebook、Ins 這一類社交類的 app,它們的系統通知中除瞭用戶的轉評贊消息,還會把跟用戶相關的內容也推給用戶。比如與你相關的人發帖瞭,或者你關註的人關註瞭新的用戶。其實這就是為瞭拉近用戶與整個社區的距離。
參照 Ins 的通知界面,會在點贊評論關註之外加入「這些人分享瞭圖片」「這些人關註瞭誰誰」類消息:
但這些通知究竟是不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呢?微博會不會也模仿這種形式,在最終確定版本的消息欄中加入大量「我關註的用戶又幹瞭啥」?@傑森大鹵肉 的回答是「這一塊我們會比較謹慎」。
上文提到,微博消息欄改版的最後一個驅動力是為瞭適應接下來微博日漸豐富的產品功能。用戶對社區所做的任何行為都是需要有所反饋的,在早期,微博內的互動的行為隻有轉評贊,而現在,例如關註話題的更新、問答的更新等都是以前沒有的。
假如你關註瞭一個超級話題,這就是你與這個社區產生的交互,說明你需要這個話題內更多信息的反饋,那麼我們就必須給你這部分反饋,但這些通知已經無法通過舊一套的消息模式來給你傳達瞭。在舊版中這類通知是放在私信裡,但是私信的定位本應是人與人之間私密溝通的產品,如果走這個渠道的話會讓用戶對私信這個產品慢慢產生抵觸,失去瞭社交的感覺。所以在新版的消息欄裡,如果用戶關註瞭某個新鮮事,該話題有新內容會在通知裡顯示。
(新版新鮮事更新提醒界面)
那能不能直接在原先的大三類下面再加上幾欄「話題更新」之類的集合呢?@傑森大鹵肉 表示,「這樣的話通知頁面就會越來越累贅,而且根本上它還是一個封閉的形態和解決方式,總不能多出現一個產品就多加一個入口吧。」
(舊版的超級話題更新在私信裡)
這也是微博將消息欄分為「通知」和「聊天」兩大類的原因。這種形式除瞭能將「公眾可見的通知」和「私密性的聊天」區分開來,讓私信回歸私密社交的屬性。
此外,除瞭上文中已經介紹瞭的智能排序、轉發折疊、分通知和聊天兩欄等,新版還根據用戶認知中轉贊評的優先級,對三者做出瞭折疊和排序上的區分:評論 > 轉發 > 贊;評論不折疊,有轉發語時不折疊,贊折疊。
天天被罵,會有心理陰影嗎?
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討厭新版」對微博來說是一個偽命題。
據悉,微博每次推出新產品和功能,都會做在全面上線之前做 AB 版測試,或者叫灰度測試,然後根據測試數據進行優化和調整,再逐步覆蓋到更多用戶。
而此次的新版消息箱,微博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做灰度測試,那時主要面對新註冊用戶。再後來逐漸擴大范圍,直到今年年中才把所有低互動用戶也一並測試完。從這一批用戶的數據反饋上來看,結果相對比較正向,不管是打開,還是刷新、互動,他們的活躍度都比以前要高。所以對於普通用戶這一塊,微博新版的測試結果是達到瞭預期設想的。
但到瞭近期,針對頭部用戶放開的灰度測試卻迎來瞭有史以來最大的負面輿論轟炸。對此 @傑森大鹵肉 表示:
當然我們做事情也不是說我們覺得 ok 瞭就直接往下推動,我們也會關註數據。(近期)這一次測試我們的灰度數據沒有達到預期的話,我們就不會一意孤行地去推動。所以我們這兩天也把一部分用戶改回瞭舊版,主要還是想通過灰度測試去不斷改進產品的模式。接下來我們應該還會不斷推出改進的版本,一直改到大傢滿意為止。
但是客觀來說,任何一款產品都不可能做到讓所有的人滿意。事實上 @傑森大鹵肉 說的「改到滿意為止」指的是:去看用戶的痛點在哪裡,主要吐槽哪裡,使用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
比如說有用戶反饋覺得自己消息丟瞭內容看不到瞭,我們就會針對這一部分去改進;有些用戶說隻想關註評論類,雖然其實新版頂部也已經做瞭這部分篩選,但是這個篩選機制可能還是不夠感知,導致很多用戶還不知道有這個功能,所以我們下一步想在篩選這一塊也做一個強化,比如從「點擊展開」改成「刷新過程中直接露出」。
對產品經理來說,頂端通知展開的入口太深,這就屬於可改進的范疇之一。先把這部分強化,等用戶習慣瞭之後再慢慢往回收,讓它變成一個更為簡潔的界面,這是微博接下來會使用的處理方式。
改版背後的故事
在很多網友看來,微博向來是產品經理改動產品無視用戶體驗,而用戶再跑到 @來去之間 微博下聲討。通過下面幾個問答,也許你可以看到背後更多不一樣的信息。
Q:當時決定要改版時,是團隊統一意見還是領導拍板決定呢?
A:其實是來自於公司內部很多方面的呼聲決定的。因為通知在整個客戶端裡雖然隻是很小的部分,但對於整個微博來說,互動是微博和其他資訊類產品的根本區別(標志性功能)。如果脫離瞭社交,微博就隻能成為一個純資訊客戶端瞭。用戶為什麼要選擇微博?除瞭用戶正常的內容消費(刷微博)之外,社交、用戶粘度也是很重要的點。不管是從用戶方面來講,還是從公司角度來看,提升互動都是我們接下來一定要做的事情。但原始的通知模式承載不瞭我們的願望,無法讓我們達到接下來想要達到的目標。
去年我們有瞭想法之後就進行瞭匯報,最開始公司領導是反對的,不同意調整。我們就試圖不斷去說服他,後來把公司領導和部分同事放進第一批灰度測試名單,先用瞭大概一年左右,他們也是逐步從不適應到適應,前幾天有些同事切回到舊版本反倒不習慣瞭,找到我們要求再切回新版。這些灰度測試的積累,也給我們優化產品提供瞭經驗,增加瞭信心。
Q:從什麼時候開始做這件事情?花瞭多少人力?
A:從去年四五月份開始準備,整個團隊有三四十人,包括前端後端研發,因為整個通知流的改版實際上是一個徹底的改變。以前就是一個純的列表,現在不僅把這轉評贊三部分合並起來瞭,還希望能提升頭部用戶互動效率,以及讓更多用戶在通知界面就能看到有可消費的內容。
Q:被罵瞭這麼多,有心理陰影嗎?
A:其實還好 …… 因為做產品就是這樣,我們也需要為判斷錯誤而付出代價。用戶無論罵還是贊都是一種反饋,我們需要根據這些反饋來去判斷正確的方向,然後去改進。
Q:通知隻是微博的一小部分,但你覺得你們這些小功能的調整能為整個微博的體驗帶來什麼?
A:說來說去還是微博的根本:社交。我們還是希望更多的用戶能參與社交行為中去,普通用戶如果隻是圍觀的話,過一段時間就可能會流失。對他們來說,同樣的新聞資訊產品已經有很多,為什麼要留在微博呢?其實微博還有大量的用戶不知道微博該怎麼玩,也不知道如何去改進自己首頁的內容,所以我們會給他們更多關系類的推薦。如果單純按以前消息流的模式,他們可能就沒東西可刷瞭。
從產品的回答中,愛范兒多次聽到瞭「社交」這樣一個字眼。從之前微博上線推廣「新鮮事」、鼓勵媒體類藍 V 等行為可以看出來,微博希望自己能為用戶提供資訊的功能。但隨後面對今日頭條等資訊類產品的崛起,微博需要找到一個有標志性、獨特性的功能,來將自己和這些產品區分開來,那就是它最初的立命之本——社交。
除瞭我們這群資深網民,微博的幾億用戶中其實還有大量的基層用戶,他們可能都不使用分組功能,甚至沒能找到更多自己可能感興趣的博主,消息欄兩個月沒有一條新動態,但這些用戶才是組成微博龐大用戶量的基石。為瞭讓他們多點存在感,微博絞盡腦汁,於是想出瞭給他們的通知頁加多些東西。
依照微博的邏輯,留住瞭這部分新用戶,也就保住瞭用戶量。而大 V 、KOL、頭部用戶的粉絲大部分都是普通用戶,他們接收的互動信息都來自於這些人,所以從長遠來看,有粉絲,就有大 V。
做產品做技術的人都習慣用數據說話,但是數字後面的用戶屬性同樣也很重要。連如何使用產品都不完全瞭解的新用戶,經由推薦通知提高活躍度之後,他們是會進一步成為忠實用戶,還是走馬觀花點點看看過後就忘瞭?在為低活躍用戶增加推薦消息的同時,如何避免影響其他用戶處理信息的效率和體驗,又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要想做到更好的用戶留存和體驗,微博需要改進的還有很多。
題圖非 @傑森大鹵肉 本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