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倉真的沒門檻嗎?別把錢燒錯地方瞭

11-01

作者:懶熊體育

任何事情都有行業門檻,風口上的共享健身倉也不例外。

和覓跑創始人畢振討論風口這個詞時,他反駁道," 什麼叫趕上風口,我是站到這兒來,這兒變成瞭風口 "。

畢振所創立的覓跑共享健身倉項目,正被創投圈看作 2017 年新風口——打進線下流量入口之一的社區,成立三個月完成總額 1 億元人民幣融資。隨後的 3 個月內,共享健身倉項目如過江之鯽,公開宣稱融資或立項超過 20 傢。

不過最近開始,頻頻聽到一個論調:健身倉項目沒有門檻,靠的是風口和資本助推。

真的是這樣嗎?對於那些還準備進場的玩傢以及圍觀群眾來說,可能還是得重新認識下這門生意。

關於這個面世以來飽經調侃的產品,還是得從最簡單、實際的倉體落地步驟說起。

通常眼所能見的,共享健身倉是放在社區中心地帶的一個盒子,內置 WiFi、空氣凈化器、網絡電視、滅火器、空調等,周身貼上二維碼、使用說明、緊急報警器等,再細心點的內設折疊凳、掛鉤、飲用水。

這些構成瞭健身倉項目第一道門檻——倉體制造。

和開一傢健身房不一樣,經營者是在已有固定的房產中設計、裝修、投入器械,配備健身教練和管理人員。這幾個環節,我們把器械和人員看做市場中已有的產品,從業者需要做的是定調,把合適的人和硬件放在合適的空間裡。

健身倉雖小,但仍是一個由無到有的過程,一個 4 平方米左右的空間,用什麼材料?配置什麼東西?做成什麼樣的體驗最優?都需要創業者和廠商、設計師反復溝通,核算成本,並在用戶使用過程中改進制造方案。這裡頭的門檻在於資源,要找到價格合理的廠商和設計師來完成這件事情。

這個過程中,前期倉體需要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改進,倉體迭代速度就是後期和競爭對手拼產品體驗的最好籌碼。這種驗證造成的一個後果是,倉體一段時間內無法量產,制造成本無法降低。

根據懶熊體育走訪調查,已落地的健身倉項目普遍給出的倉體成本在 1-20 萬元之間,這個數字差對拿融資拼速度的創業公司來說,足以 pass 掉一些瞅著風口進來的項目。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很多項目宣稱拿到融資但健身倉始終無法落地的原因——鏈條沒打通之前沒法開始燒錢。

跨過倉體建造這個坎,後邊的的產業鏈條門檻則接地氣得多。

目前共享健身倉以社區場景為主,而進社區被普遍認為是這片戰場上最大的門檻和競爭點。

和迷你 KTV、抓娃娃機進商場,共享單車進市區,外賣進校園一樣,打通場景最關鍵的在於地推。共享健身倉進社區需要地推人員和社區 " 三巨頭 " ——物業、居委會、業委會建立聯系。

和發傳單、掃樓、擺點掃碼不一樣的是,社區地推需要根據不同城市特性,在 " 三巨頭 " 中找準你的地推對象。在不同的城市文化下,三者的話語權均不一樣。而地推人員的切入口往往是物業,劃開這道口子,再來分配時間成本。

創業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根據市場現狀劃分區域市場,全國 23 個省、5 個自治區、4 個直轄市、2 個特別行政區,把錢先燒到哪裡很重要。當年外賣大戰,百度外賣盤子鋪得最開,最終倒在瞭彼時隻有四個城市的美團和還在高校稱王的餓瞭麼面前。所以,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燒不對地方。

從目前共享健身倉項目的體量來看,顯然還沒到這一步。即便是現在,有餓瞭麼、餓勢力、人人地推等項目地推經驗的畢振至今落地倉體百餘個,穩健的步伐不難看出過程中昂貴的溝通成本。

具體到細節,第一次體驗國內第二個共享健身倉項目抖吧時,一些暴露的問題值得思考。

彼時的抖吧第一個倉體落地在北京的鹿港嘉苑小區,頭天下雨的情況下,第二天倉內電源受到影響,無法正常工作。這裡面的學問在於,把健身倉擺在什麼樣的地方,才能既不影響人流又能保持社區供電的穩定性。

而電和 WiFi 的接通,涉及到的則是另外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原有地推團隊通常情況下並不具備這項技能,類似的還有倉體的運送問題。覓跑團隊曾告訴懶熊體育,其單個倉體重達 2 噸多,需要夜間才能使入市區的叉車托運。

這些環節之間的溝通則都需要資源連接和成本核算。項目的可持續性則是降低類似合作成本的重中之重。

市場把控之外,另一個難點則是地推項目通常會遇到的——人員管理。

地推是個更具 " 人文關懷 " 的行業,好的地推人員對一個項目的進展速度起到決定性作用。當年程維為什麼要頂著北京零下十幾度的寒風蹲守機場和車站,親自領兵上陣拉新用戶?在那場 " 全民皆兵 " 的關鍵戰役中,不得不說程維對團隊成員積極性的調動意義重大。

地推人員往往如是,如何調動他們積極性比總結方法論更行之有效。

當然,對於還未形成如此大規模競爭的健身倉項目來說,這方面對創始人的考驗還未顯露。

回到健身倉本身,再往下走就是培養用戶習慣,更為通俗一點的說法叫做——怎麼讓用戶使用你的健身倉?

就像 ofo 最初隻能徘徊在校園市場一樣,在沒有品牌背書和大量資金投入的情況下,用戶哪敢把自己的 99 塊錢放到一輛從沒見過的自行車裡。

教育市場一直都是先行者們最頭疼的問題。

擺在健身倉面前的問題在於,即便連街邊燒烤攤上都在使用移動支付,把 99-1000 元不等的押金放到一款 App 裡的用戶決策仍是慎重的——產品可不可靠?我一個月會進這個倉跑幾次步?

僅有個位數倉體的創業公司還在解決前一個問題,而先行者們面對的則是中國健身人群數量和習慣這個大命題瞭。

社區宣傳、投放廣告、媒體曝光,解決的都是教用戶使用健身倉的問題。難點是,怎麼讓社區土著們相信這個 " 外來物種 " 和那些公共健身器材一樣,是社區生活場景的標配?在沒有足夠體量和品牌美譽度之前,都需要創業者一步一個腳印死磕。

任何行業都有不同高度的門檻,風口上的共享健身倉也不例外。這不是一個靠吹捧和跟風就能站到高點的風口,裡頭既有基礎準入門檻,也有新道路上需要不斷探索的。

從一些健身倉社區運營群內居民的反饋來看,民眾對這個 " 憑空 " 冒出來的盒子並沒有那麼反感,畢竟是放著不礙事,鍛煉或者休息都能提供的好去處。

未來,挖掘還是制造社區場景裡的更多商業模式,則是運營者們穩住腳步後的故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