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闌夕
墨菲定律是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個心理學效應,但大多數都隻瞭解墨菲定律中最有名的那一條「Finagle's Law」——「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而並不知道墨菲定律還有另外三條。
墨菲定律中的第二條是這樣寫的,「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或許也足以引發常陷入拖延癥中的現代人的共鳴。
而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人類與拖延癥的戰鬥也從未停止過,最著名的實踐無疑是前蘇聯科學傢柳比歇夫的故事。他曾用自己一生中的 56 年,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將他獨創的「時間統計法」用在每一件事情上,通過同和分析時間花銷的方式進行總結,進而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物。
「一切都不是我們的,而是別人,隻有時間是我們自己的財產,雖然它是唯一再怎麼想也無法收回的東西。」在《奇特的一生》書中,柳比歇夫曾留下瞭這樣一句話,來描述人與時間的關系。
時間的不可逆性決定瞭其存在的機會成本,對於大多數身處職場的現代人而言,這種機會成本正在被進一步放大,由此我們也看到瞭各種關於時間管理的方法論和書籍。
這其中,麥肯錫的時間管理法則無疑是現代職場上時間管理的經典,其核心邏輯則是基於結果導向,通過對時間進行按優先級的安排處理,並善於協作和授權分工。
對於一傢咨詢公司而言,時間不僅僅意味著機會成本,時間本身就是其核心資源之一,這也使得麥肯錫對於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更加重視,並最終得以歸納總結,被很多人奉為圭臬。
但除瞭合理的方法論之外,互聯網也正在給重視時間管理的職場帶來改變,例如騰訊旗下的移動辦公軟件 TIM,這一產品從上線之初便將「讓工作更高效」作為瞭其定位。office.qq.com 域名可看出,它會是騰訊在商務辦公環境的主力產品和平臺。
提高工作效率是包括麥肯錫時間管理法則在內各種時間管理方法的最終目的,在大多數時候,這種時間管理往往很難被落實。正如很多人常調侃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一書一樣,大多數人往往沒有自控力讀完《自控力》。
於是通過軟件的方式,將一些重要的時間管理法則產品化,進而應用到日常工作的細節中,TIM 便是希望借此來幫助用戶實現高效的時間管理。
基於這種產品化的方式,可以讓用戶更自然地被引導,而非需要依靠自覺和自控力來實現時間管理。而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使用習慣也被進一步培養,反而反向地讓用戶形成瞭更良性的工作習慣。
掃描名片生成電子名片夾,日程管理實現協同工作,通過在線文檔編輯實現多人實時協作,支持綁定多個郵箱帳戶 ……TIM 寄希望於通過產品上的這些變化,以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進而實現高效辦公和有效的時間管理。
依靠騰訊技術支持和 QQ 成熟的社交體系,TIM 在實現高效辦公上可以愈發的得心應手。電子名片夾功能來自騰訊優圖提供的 OCR 技術支持,擁有一整套針對名片場景定制的算法,對名片圖像可以做到智能的全自動精確識別。
日程管理功能的優化,可以實現將創建日程分享群組,首次支持農歷顯示,更加貼合國人的習慣。在線文檔支持在聊天收發文件場景下直接轉為在線文檔並共同編輯。對於團隊來說,滿足瞭基礎的存儲、管理、溝通要求之後,TIM 一開始就著手於更高級的多人協作需求。
這些功能的變化也恰恰是 C 端用戶需要的。作為一個脫胎於 QQ,基於場景化通訊的辦公協作軟件,TIM 從其推出之初,所走的路便和此前移動辦公領域的玩傢選擇得不同。
在騰訊即通產品部產品總監鄢賢卿看來,自上而下從決策者入手,以建立企業內部關系鏈為起點,然後支持溝通和流程問題的產品路徑是南坡;自下而上,以熟人關系鏈為起點,解決普適性的溝通協作問題,然後逐步抽離管理訴求,則是北坡。
TIM 選擇的道路便是北坡,並非北坡更容易,而是因為其更具挑戰,且更符合 TIM 團隊的基因。
騰訊的基因並非為企業老板服務,而是連接人,服務用戶。QQ 也曾提出過場景化通訊的戰略佈局,而辦公場景無疑是私人生活場景外最重要的一部分,10 年前,MSN 甚至希望借助辦公場景挑戰早已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的 QQ。如今 QQ 希望能夠通過 TIM,滿足年輕用戶日益增長的辦公需求,進而擴展應用場景,建立護城河。
TIM 希望解決則是企業辦公市場的一個悖論——具有網絡效應的社交產品能夠帶來足夠的擴張性,聚攏更多的用戶,但中心化的內部管控則是管理者天然的需求。
分佈式、去中心化的網絡,和自上而下的中心化管理是一組必然的矛盾,這也決定瞭 TIM 的北坡之路並不容易。
從企業端的需求入手顯然更容易得到管理者的認可,進而自上而下完成推廣,但結果很可能則是產品本身的活躍度和利用率有限,這也讓很多企業服務產品難以快速發展,隻能逐個突破地去 BD 大客戶。
而 TIM 希望的則是從用戶在辦公場景下的直接需求入手,滿足用戶最簡單的需求——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當一個產品為用戶帶來的體驗優於過往的產品,實現更高的價值時,用戶自然會進行遷移,而用戶需求的遷移進而也會影響到企業管理者在選擇企業辦公產品時的選擇。
這看上去更像是一條「曲線救國」之路,但卻也更回歸用戶原本的訴求。
而在現實競爭中,大多數時候,「邊緣革命」或許更容易實現成功,因為這些伸出邊緣的力量更理解作為使用者真實的需求,而如經濟學傢科斯預言的那樣,最終這些邊緣的力量會影響甚至改變上層決策。
對於 TIM 而言,「道阻且長」是競爭的真實寫照,但「雖千萬人吾往矣」則是其初心——為企業辦公領域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