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風口不好“蹭”,共享汽車迎來亂戰

10-18

共享經濟的熱潮讓諸多產業都開始蹭 " 共享 " 的熱點,比如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洗衣機等,其中規模最大的當屬共享單車。不過,共享單車的故事也快結束瞭,業內一直在盛傳 ofo 和摩拜將合並。

看到共享單車的火熱後,共享汽車相關的創業公司亦紛紛出現,據 PC6 下載站的數據顯示,共享汽車 APP 的數量多達 75 款,比如 TOGO 租車、mocar 共享汽車、CAR2SHARE、聯程共享、EVCARD、Gofun 出行、寶駕出行等。

這裡面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原租車平臺推出的共享汽車 APP;一類是創業公司自己弄一批汽車做租賃的;一類是汽車廠商自己推出的共享汽車平臺,目前來看,由原租車平臺升級為共享汽車的居多。

App Store 的信息顯示,大部分共享汽車 APP 均上線於 2016 年下半年到 2017 年年初,嗨車(原一嗨租車)、START(原愛車匯)、寶駕出行等版本號比較高的,也是將原租車業務升級後才變成共享汽車的。

從共享汽車 APP 的上線時間來看,顯然有不少企業是來蹭共享風口的,盡管 " 風口論 " 已經被各種唾棄,但有共享單車在前面 " 帶路 ",指不定就能像共享單車一樣獲得巨頭青睞,獲得資本方的認可,上億美金投資,哪能不讓人眼紅呢?然而,共享的風口真有那麼容易 " 蹭 " 嗎?

共享汽車江湖的大亂戰

跟共享單車相比,共享汽車的單個產品成本高多瞭,共享單車成本最高的時候也才幾百元,而汽車的成本,少則幾萬元,像寶馬這種成本更是高達幾十萬元,這意味著光是投放幾百輛汽車,就得幾千萬甚至上億,而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成本太高。

所以,現階段的情況是,全國各地都出現瞭不同企業的共享汽車。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8 月底,有 30 餘傢共享汽車企業在廣州共投放瞭超過 4200 輛共享汽車。從 2015 年到 2017 年 3 月,北京已有超過 200 傢企業入局 " 共享汽車 "。除少數資本夯實的共享汽車企業外,大部分都是隻在某個地城市投放一定數量的共享汽車,而不是像摩拜、ofo 一樣,隻需要一個 APP,就能夠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使用,用戶下載一個共享汽車的 APP,最多隻能在少數城市使用,換個城市,基本上行不通。

短期來看,共享汽車的這種大亂戰情況並不會結束,而且還會隨著相關企業的增多而增加,原來租車行的、汽車廠商、創業公司,均有可能瞄上這塊 " 契機 ",共享汽車很有可能重現當年 " 千團大戰 " 的繁榮,因為誰也不服誰,在資本還未大規模進入之際,誰也無法做到一傢獨大。

友商之間的競爭隻是共享汽車江湖大亂戰的一部分,其還包括管理層面。共享汽車真正發展的時間不足一年,這意味著市場會有諸多規則不透明,也有諸多痛點還未解決,比如取車、停車、還車問題,押金退還問題,汽車遭毀壞問題,用戶駕照識別問題,車輛安全問題,違章扣分問題等,這些都是當前共享汽車遇到的大難點。對於用戶來說,共享汽車的這些痛點,是非常非常傷害用戶體驗的,相比較共享汽車帶來的便利而言,這些痛點容易讓人望而卻步。

從出行角度來考慮,用戶使用共享汽車無非是方便快捷,如果使用共享汽車所享受到的是 " 不方便 ",那麼即使便宜,也是浪費用戶的時間和精力,遠遠不如使用其他出行方式方便。

還有一個問題是,共享汽車的出現,是否會跟現有出行方式的受益者沖突,比如出租車行業,當出租車司機感受到共享汽車影響其 " 生意 " 之後,是否會對共享汽車進行惡意損害呢?畢竟,共享單車已經有瞭前車之鑒,如今,共享汽車很有可能步共享單車的後塵。一旦共享汽車與這些傳統出行行業的受益者之間產生沖突的時候,很明顯,又是一番 " 龍爭虎鬥 "。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瞭解,目前有的共享汽車並不限制用戶停在固定還車點,這意味著用戶將共享汽車使用後可能會停放在非停車位上,要知道汽車所侵占的公共空間,比自行車的公共空間大多瞭,若用戶停放在小區內,基本上小區內的停車位都是私人停車位,而如果停在大馬路上,哪跟容易給別人的出行造成不便,共享汽車的取車、還車是個大難題。

另外,共享汽車企業投放量如果過多的話,也會對城市造成擁堵,這一點,也是共享汽車需要考慮的。

總體來看,整個共享汽車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各傢都在逐漸擴大投放車輛數,也在擴大經營范圍,一些痛點也在逐步完善,但這個大亂戰的現象何時會變好,想必會有許多用戶會關心。

共享的風口難 " 蹭 "

共享汽車並不是個新概念,因為原來的租車行很快就將自己的 APP 升級,變成瞭高大上的共享汽車平臺,為何要升級呢?還不是想蹭 " 風口 " 麼,但共享的風口要 " 蹭 " 很難啊。

首先,資本市場對各類共享模式已經不太 " 激動 " 瞭。共享單車方面,如今能夠出現變局的機會已經微乎其微,就算摩拜、ofo 合並,受益的也隻是雙方的投資方,其他投資團隊也不可能從中獲益。共享充電寶方面,已經出現瞭有創業公司倒閉的現象。最近,共享充電寶公司樂電 LeDian 宣佈停止運營,並通知用戶及時提現。面對創業者 " 一窩蜂 " 似的湧向共享領域,資本方現在已經不 " 激動 " 瞭,一方面,共享不再新奇,另一方面,共享行業也需洗牌,絕對不是現在這種混亂局面,資本方也會選擇觀望的。

而沒有瞭資本方的註入,光靠創業者自己,是很難將規模做大的,很多共享汽車平臺本來就是想走 to VC 模式,現在資本方不 call,那項目不是白做瞭嗎?所以,共享汽車行不行,還是得看資本方是否中意,至於所謂的前期投放,都是 " 實驗 "。

從整個趨勢來看,共享模式已經在走下坡路瞭,資本方也不是 " 傻子 "。

其次,共享汽車要想持續投入,成本太高。摩拜、ofo、小藍單車、Hellobike 共享單車企業能夠快速向周邊城市復制、擴張,是因為單個自行車的成本並不算高,而且規模越大,單個自行車的成本反而會降低,可共享汽車平臺的單輛汽車成本委實要高的多,城市跟城市的情況又不一樣,這就導致共享汽車很難實現大規模快速擴張、復制,而且又要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各種不同的管理問題。

共享的本質,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再度利用和優化,而不是將新的產品投入到市場上來進行運營,這屬於租賃范疇,這是屬於原來租車行業的活計,人傢現在也華麗麗地升級為 " 共享汽車 " 瞭,購買新的產品投入,必然帶來大量的成本,自行車尚能接受,汽車的成本可不低。

共享單車平臺要想做大,唯有先穩紮穩打,而穩紮穩打就隻能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慢慢征服,可時間,也是成本。

最後,何時迎來 " 春天 " 還未可知。一個行業要想發展壯大,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而目前共享汽車面臨的問題比較多,共享汽車企業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才有可能讓行業變規范,有可能正確前行,否則就是步步掣肘。

除此之外,類似於 " 千團大戰 " 的競爭態勢,也容易讓用戶陷入選擇恐懼癥,這既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也會增加用戶的選擇、試錯成本,唯有 " 大浪淘沙 " 之後,祛除掉一些投機取巧、能力不足的企業,行業才會變好,才有可能獲得資本方的青睞,否則,資本方也容易 " 挑花瞭眼 "。

【鈦媒體作者介紹:文 / 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