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這兩天充滿瞭各種油膩中年男,肥膩中年女的話題。包括各種解藥。
光馮唐的一篇如何避免成為油膩中年男的文章,起碼刷屏 20 次。這還不算我沒看到的部分。粗略估計,他這一篇文章起碼訪問量 1000 萬。還沒算那些以圖片解藥刷屏的。
那麼,油膩中年男話題為何引爆朋友圈?
答案是,我們都是油膩中年男。或者我們自以為自己還很年輕,不希望自己成為那個自己不喜歡的油膩中年男。
如果非得深究起來,是因為我們心中那份無聊,無奈,以及暫存的一份自以為是,讓我們關註並不斷轉發這樣一個話題。
以馮唐文章的熱情轉發為例,大傢自以為找到瞭解藥,實際上,這份解藥,恰恰是很多人認為一個中年男 " 油膩 " 的起源,象征。
馮唐那篇文章最後一段,連續用瞭多個以 "B" 打頭的穢語,不幹凈的字。很不雅觀,也很油膩。但不影響很多大姐,小姑娘瘋狂轉發,特別是最後這一句話,引為知己,覺得真心說到點子上。
一個人最可憐的是,自己到瞭中年,就瞧不上不如自己的人的中年。這是常見的。
比如,你們曾經是最要好的朋友。他突然發達瞭,賺錢瞭,有權瞭,你們就不是天然的要好的朋友。因為兩人的差距明顯瞭。他吃一頓上萬甚至十萬,出入高檔場所,你卻還為一部 iPhone X 手機要不要買糾結,你們之間,還能有啥共同語言呢?
你和你的好朋友,曾經的好朋友,都有瞭各自的孩子。他已經把孩子送入私立學校,讓他們去享受 " 起跑線上 " 碾壓他人的樂趣,你卻為孩子下個月的各種高居不下的補習班費用而焦頭爛額。你甚至一到周末,就引發和孩子的戰爭。你有什麼資格,讓自己的娃,再和別人的娃,成為好朋友?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焦慮麼?
曾經,你們共同出入一個部委大院,引為知己。不久,他成瞭領導的紅人,你卻被四處調動,偶爾還遠離京城,不斷離開自己穩定而熟悉的領域。一年恨不得換一個工作。從大學畢業後,20 年間,他已經是出入有專車司機的領導幹部,出門有人簇擁,上車有人開門。你呢,在老同學,包括老傢人眼裡,在京城混得自然也不錯,但和他對比,你就很不好意思瞭。偶爾出個差,去機場或火車站,還要申請單位司機開個用車條,這樣的狀態,你自己一想,還不如自己坐個地鐵去機場呢。腆著臉要司機送,這不是自找沒趣麼?
人到中年,總有人過得好,過得人五人六的,甚至有瞭各種讓人點頭哈腰的資本。但也總有人過得不好,不好到自己都討厭自己。要認清這個現實,過自己的生活,想自己的事情就好瞭。
那些喜歡大談中年油膩的,多數應該算是在自己小圈子混得好的。更多自己都討厭自己的人,大概唯恐避之不及,斷不會自己點著瞭火,撲上去。
人到中年,何苦自己為難自己呢?
還有一群喜歡給別人開解藥的,大概也是自以為是自己已經算脫離油膩,脫離瞭低級趣味的人吧。他們不知道,自己撕下來的這一帖解藥,不過是從自己身上揭下的用舊瞭的狗皮膏藥。你自己都用過瞭,早已失效,你再給別人,能治瞭別人的痛麼?
我自己在微博和朋友圈,也談過油膩話題。我是這麼說的:
但凡大談油膩中年男和庸俗婦女的男女都是油膩和庸俗的人。包括我說這句話,也算。自己對照著看,都覺得丟人。
有朋友很認同這一點,也有朋友認為我這句話是胡說八道。大概,不認同我這句話的朋友,認為這個世界,應該多一些幽默,多一些輕松。或者多一些解藥。這倒也是。
就如我看到過有一套書,寫可怕的中年的。居然需要假裝做很多事情,比如假裝年輕,假裝超脫,假裝做個好爸爸好媽媽。書應該很好玩,可惜我沒看,看瞭標題似乎就夠瞭。我在我一個朋友的朋友圈看到過。他也人到中年瞭,每天都想著一些狗事,每天過得比狗都辛苦。但他還是很樂觀。就這點,就比要給人開油膩解藥實際更油膩的人更簡單有趣。
網上盛傳,中年男人有三大油膩核武器:發胖、禿頂和手串。可是,這些群體的生活習慣,和你有啥關系呢,你瞧不上人傢?
我們總喜歡給身邊的人,不管年輕人,老年人,中年人做一個 " 有用沒用 " 的判斷,總喜歡用世俗的成功與否來給一個你甚至不認識的人打標簽。如此愛做判斷的環境下,才是 " 油膩中年男 " 話題發酵的肥膩空間。這實際上,是我們身體和精神上,太過油膩所致。
而精神上的油膩,是沒有解藥的。一百個馮唐也救不瞭。
(2017 年 10 月 30 日 老康說 mobilew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