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億融資到手,美團打算這麼花!

10-30

完成 40 億的新一輪融資之後,美團一夜之間打消瞭很多人的疑慮。在此之前,該公司飽受團購業績下滑的影響,繼運營總監馬宏彬出走後,美團外賣全國負責人沈鵬也已離職,COO 幹嘉偉則加盟瞭高瓴資本,這個獨角獸似乎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不過,7 輪總計 563 億人民幣的融資,讓 7 年前還孑然一身的美團一躍成為龐然大物,而高達 300 億美元的估值,或許也是它們進駐 " 互聯網最大玩傢 " 的一張入場券。

那麼,傢大業大的美團點評,這次融資這麼多的資金之後,哪些業務會被投入重金呢?這個我們可以先從美團的投資佈局開始說起。

30 億產業基金投資眾多領域,但美團本輪融資之後卻獨愛外賣

今年年初,美團點評設立瞭一個目標規模達 30 億的產業基金,意圖以單項目 3000 萬元到 1 億元的指標佈局零售、酒店和旅遊、休閑娛樂以及餐飲等領域。伴隨著基金計劃的落地,2 月份時美團還在南京開始試行網約車服務,上線第一天,加盟的車輛就有 400 臺以上。而在此之前,它們投資的項目實際上已經超過瞭 30 個,其中還包括貓眼電影、提供雲服務的屏芯科技等。

除瞭外賣直接關聯的餐飲業務外,酒旅業務也是美團旗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截止到 2017 年 9 月,美團旅行用戶接近一億,服務范圍囊括境內外 55 萬多傢酒店以及 2 萬多個景區,其中,高星級酒店占到海外酒店服務的 25%,其中不乏半島、凱賓斯基、麗思卡爾頓這樣的奢侈去處,它們幾乎已經擺出與攜程正面對抗的陣勢。

不難發現,無論是網約車還是酒店和旅行,這些領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前者讓估值突破 400 億的 Uber 都身陷囹圄,而攜程、途牛早已深耕在線旅遊多年,後者也說不上是 " 入局就賺 " 的藍海。不過,美團似乎還是決定把錢用在外賣業務上。

據騰訊科技報道,此輪融資後,美團點評將在人工智能、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公司 CEO 王興還發微博表示 " 要讓大傢吃得更好 "。10 月 23 日,餐飲智能系統軟件 " 大傢來 " 宣佈完成上億元 A 輪融資,美團恰好就是投資方之一。10 月 24 日,美團提出餐飲賦能的全新概念,意圖發力餐飲的 B 端市場。

那麼,為何剛剛拿到熱錢的美團,還是決定優先將資源投入到外賣領域呢?

競爭對手壓迫,倒逼美團重視外賣業務

盡管餓瞭麼佈局外賣比美團早瞭兩年,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團的市場份額其實是領先的。這可能得益於其主攻的人群從高校轉移到瞭辦公樓,運營上也開始與優質商傢進行合作,從而拓寬瞭一批用戶。

根據易觀智庫的報告來看,美團的市場份額在 2015 年上半年猛增到 41.24%,餓瞭麼則以 38.75% 退居次席。美團點評副總裁王莆中也多次在媒體交流和年終戰略會上,重審它們 " 占比多於 50%" 的領先地位。

不過,美團外賣的業務優勢正在逐漸緊縮,特別是餓瞭麼將百度外賣並入麾下後,後者同樣引入瞭一批優質商戶和白領受眾,競爭壓力顯然比原來更大瞭。從 Trustdata 發佈的《2017 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來看,目前美團的市場份額僅為 41%,而餓瞭麼和百度外賣加起來則為 41.7%。

這也就是說,美團的外賣老大位置已經不保,隨著餓瞭麼獲得阿裡方面的大量資源支持,美團與餓瞭麼勢必還有一次大型的戰爭,這場戰役的結果對於美團的未來來說無疑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美團在剛剛融資之後就如此重視外賣領域,這也可以說是被市場或者是被餓瞭麼逼出來的。

從虧損到盈虧平衡,美團外賣需要鞏固優勢

另一個原因是,美團外賣正處在盈虧平衡的轉折點,它們需要進一步投入來完成盈利。要知道,美團的燒錢模式一直備受質疑,2015 年時被人曝光月虧損達到 6 億,甚至每賺 1 元就要付出 2.7 元的代價。而為瞭遏制業內的 " 唱衰謠言 ",該公司曾在今年 5 月公開瞭最新的業績報告,其中顯示日完成訂單量超過 1800 萬,年活躍賣傢達到 2.4 億,活躍入駐商傢則為 300 萬。大股東騰訊隨後也出面予以支持,並澄清自己 " 不會撤投 "。

從虧損到平衡,這意味著它們外賣業務所走的道路大體上沒有問題,燒錢與盈利之間或許隻差這一口氣瞭。而這筆錢該用在什麼地方,以及步入兩極的外賣市場如何把控,美團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難發現,新一輪的行業升級需要美團給與更多的關註才行。也就是說,融瞭這麼多錢之後去加大外賣的力度,是美團不得已的事情。實際上,智能配送、人工智能等技術相比某些商業模式更加難以復制,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才是穩步塑造優勢的最好選擇。

補貼大戰過後,外賣業務的深度和寬度都發生瞭變化

補貼大戰已經進入瞭鳴金收兵的階段,屍橫遍野的戰場中所剩的玩傢已經不多瞭,隨著各平臺話語權的提高,現階段的市場格局進入瞭相對穩定的狀態。而在靠低價搶占人口紅利的節點過後,提高服務質量,加強配送速度和范圍,優化系統應變等技術改造似乎成為瞭下一階段的競爭要點。

外賣業務的深度很大一部分就表現在背後的技術壁壘上。以人工智能結合物流和配送為例,英偉達此前就與京東達成合作,利用 Jetson 超級計算機模塊驅動的智能機器來代替一部分重復勞作。而百度外賣則背靠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始通過人工智能來計算外賣出餐時間的預估差值。

雲端與大數據智能調配則直接影響外賣用戶的體驗質量。簡單來說,訂單的最優分配,以及騎手的路線規劃都要通過相關技術來實現,這幾乎決定瞭外賣從出餐到送達的時間。美團的玩法則是利用雲端的後臺系統,通過自主錄入信息以及自動比對的形式完成上單,在基礎設施完善後,上單時間可以從原來的幾天縮短為幾分鐘。

除此之外,外賣業務如今已經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瞭,大眾點評、阿裡口碑、美團旅行等流量入口將帶來巨大的附加價值,主營外賣的企業拓展其它業務或許是大勢所趨,外賣業務的寬度也發生瞭變化。騰訊旗下多達 9 億用戶的微信平臺,逐漸成為瞭美團外賣舉足輕重的入口。與餓瞭麼有所聯姻的阿裡口碑,則選擇通過插件將商傢引入外賣平臺。

不難發現,旅行和網約車業務也能帶來不少的聯動優勢。早在去年 3 月份,Uber 就推出瞭一項名為 UberEats 的外賣配送服務,依樣畫葫蘆,涉及酒店預定的旅行應用同樣應該跳出窠臼,用捆綁外賣商戶的形式將將食宿服務整合起來。

而對於在外賣市場中已經有足夠發言權的美團而言,提高體驗質量的第一步當然是加強外賣業務的深度,而拓展寬度以及 "O2O 閉環 " 所帶來的附加價值,顯然是之後再去考慮的事情瞭。

作者:小謙,互聯網觀察員,文 / 箱子,微博 @小莫謙,微信聯系 net1996。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