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7 點,我的一個群裡面,群主發起瞭一個討論話題。
知識應該定什麼價?
並 po 瞭一篇短文。我說,這文章標題
看起來像論文,點進去,不過是一篇微博。
空洞得很像那些一年交瞭 199 塊錢,
讓你看一眼的收費閱讀平臺上的內容。
你看嘛,它空洞,你不看嘛,它收瞭你 199。
點進去,發現短短幾行字,
也根本沒告訴我,知識到底該怎麼定價。
我都懷疑是網頁未載入完全。仔細查看,確實很短。
關瞭網頁,告訴群主,這話題是標題黨啊。
群主來一句,那你寫個深刻的。
我說,我也隻會寫兩條微博的體量。
付費閱讀,或者付費墻,這個話題太深瞭 ……
財新這樣的雜志,給他的電子版全面定價,其目的還是推動它的紙質版的印刷,這樣到時候賣廣告能賣的稍微貴一點。
它的用戶其實並不高端,大多數人從《財經》時代開始關註,也隻是獵奇。現在用付費墻,關瞭門,別人可能也就不看瞭。跑瞭。不夠折騰的呢。比如我,訂過財新周刊,送到傢時都是半月刊的節奏,後來就不看瞭。
當然,搞付費墻,還是有商業目的的考量。
財新如果定價為電子版 298 一年,紙質版 598 一年,電子版加紙質版 598 一年,這樣定價靠譜,電子版無價錢但能推動紙質版銷售。不過現在趨勢是不印雜志瞭。財新不如訂閱一些嚴肅點的公眾號。都被今日頭條喂大的財經閱讀群體,全面收費隻會自取其辱。不過作為自認為嚴肅的雜志,全面收費能吸引到固定訂戶。
付費訂閱,為知識付費,本來也是很正常的知識售賣方法。除瞭知識的產生有成本外,知識的傳播和通道,都有成本。你印書,發行雜志,做視頻和電影,總歸要有大成本的。還要養活內容制造者。
隻是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後,特別是 UGC 時代,加之知識盈餘,願意免費提供信息的群體越來越大。知識傳播幾乎無成本。免費的知識才成為可能。wikipedia 是典型的知識群體免費提供知識的集大成者。
但付費的也不是沒有。美國幾個傳統的財經類媒體,就開始搞付費墻。這實際上,是傳統。很多財經數據,一直有人在整理、計算和提供,也一直收費的。隻是很多通道,也就是網站或雜志,統一購買瞭數據,免費提供給用戶。用戶靠點擊廣告或購買其他服務來彌補這個成本。比如路透、佈隆伯格的數據等,國內也有一些二手販子,也收費。華爾街日報、FT 和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都搞瞭付費墻。
財新當然也可以這麼做。但付費在一些人的肆意打扮下,反倒成瞭新的流行和趨勢。逆互聯網發展潮流做的事情,真的是抓住瞭頭部用戶就好瞭麼?我表示懷疑。在投入有限的條件下,財新認為自己的深度報道和快速新聞值得付費,那也無可厚非。但將受眾的焦慮放大,意欲用付費打敗免費趨勢,就很可笑瞭。不管是財新,還是得到平臺,還是其他打算入瞭付費框的各種公眾號,內容運營者。
都很可笑。
另一個問題:那些付費閱讀平臺,讓你讀得更多麼?
答案可以為 " 是 ",但我認為,更應該為 " 否 "。
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焦慮在普遍增加。加上各種社交平臺,微博微信將一個人的時間碎片化,整塊整塊的沉浸式閱讀時間自然就分割甚至搶奪殆盡瞭。很多人說,有瞭微信,讓我讀得更多。這個判斷是對的,確實如此。這實際上是很多人的閱讀能力提升瞭。以前看一本書要一個禮拜,那是精讀,慢讀。現在有瞭網絡,手機,很多人培養瞭速讀,略讀的能力。有時候,1 萬字的文章,花個 2-3 分鐘就看完瞭。同樣的文字材料,以前我們要花 20 分鐘甚至半小時才讀完。這樣,你確實閱讀量增大瞭。
但付費閱讀平臺,沒讓你讀得越多,反而讓很多人讀得越少。都以為自己訂閱的是專傢,是大 V 精選瞭內容給你,喂給你的是精華。這樣,很多人就嗷嗷待哺,等著專傢來更新。專業也是人,他也需要攝入並消化後,才能喂給你。很多人,長期在一個領域,翻來覆去,喂給讀者的內容,基本上一年也沒太大變化。
讀者的口味固化,看似花很少的錢吸收到瞭很多精華,但實際上,浪費的等待時間,改變瞭的閱讀習慣和口味,自己也被內容制造者給有意無意帶入一個 " 有規律的閱讀坑裡面 "。
還不如自己花時間,去范圍更廣地涉獵,略讀,快讀,無所不讀,並自己思考呢。再說,專傢是不是真專傢還是包裝出來的專傢,你也不好判斷。何不帶著疑問,自己去探尋。搜索引擎,Wikipedia,甚至知乎,提供瞭足夠豐富和精選的外部鏈接讓你學習。還有很多圖書,從一本書,發現另一本書,可深入的不少。至於現在更多付費社團,共同讀書,我感覺更是浪費時間。就不多說瞭。
當然,我一直認可 " 讀書無用論 "。如果你是帶著目的去閱讀,以為多讀書就能賺大錢,或能讓你更幸福,那就大錯特錯瞭。而且 " 讀書有用沒用 " 這是一個更大的話題,就不是這裡幾句話可說明白的。
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