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 vs 騰訊音樂:一部關於版權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08-15

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不知道經歷瞭多少場群雄爭霸、朝野更迭,成王敗寇的故事早已成為悠長歷史長河中的一條主線。

如果把歷史的眼光放到當下,有些東西又何其相似。

當百度、阿裡巴巴、騰訊以 "BAT" 的名號稱霸武林之後,巨頭之間的角逐就成為中國互聯網界一個潛在的遊戲規則。一片叢林中雖然不隻有寥寥幾個生存者,但身強體壯、力量大的那些,必然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然而誰都想成為森林之王。稱霸意味著更多的食物、資源以及權力,而這一切,需要通過強者生存的法則和鍥而不舍的鬥爭來實現。

在中國的在線音樂市場,就一直在進行著這麼一場鬥爭。

從最早的百傢爭鳴,到如今的巨頭之戰,音樂版權資源一直是群雄爭奪的核心。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力量弱小者或主動離隊,或無奈退場,能夠留下再戰的,勢必都有幾把刷子。

這其中最相愛相殺的,當屬網易和騰訊瞭。

網易和騰訊的音樂版權之爭,你方唱罷我登場

8 月以來,網易雲音樂上有部分港臺歌手的音樂突然 " 變灰 " 下架。根據論壇和用戶的反饋,被下架歌曲的歌手包括衛蘭、泳兒、容祖兒、張敬軒、五月天、林宥嘉等,受影響的曲目占網易雲音樂總曲庫的 1% 左右。

8 月 10 日晚間,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公眾號發表瞭一篇名為《關於版權,我有一些話想跟大傢說》的聲明:

很多用戶應該已經註意到瞭,網易雲音樂最近被迫下架瞭一部分歌曲。…… 當用戶留言問,為什麼自己歌單裡有歌曲灰掉的時候,我們一樣甚至更加心急欲焚。…… 很愧疚,我們還沒有促成版權轉授的達成,所以我們必須先下架這部分歌曲。但我們一直在用十二分的積極努力,來加速這部分歌曲恢復的洽談。

很明顯,版權是造成此次下架的最主要原因。網易雲音樂直言,因為和騰訊音樂沒有就版權轉授問題達成一致,歌曲隻能暫時被迫下架。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網易和騰訊在音樂版權問題上的首次交鋒瞭。

早在 2014 年底,雙方就曾因為互相指責音樂內容侵權而對簿公堂:QQ 音樂先告網易雲音樂對包括《時間都去哪兒瞭》等在內的 623 首網絡音樂侵權,網易雲音樂隨後反訴 QQ 音樂侵權使用自己旗下的 192 首網絡音樂。

不過雙方的侵權行為也確實屬實,最後,這次爭端以法院各打五十大板而結束。

然而好景不長,2015 年 2 月 3 日晚,微信突然關閉瞭網易雲音樂的分享接口。第二天,網易雲音樂火速發表一篇回應文章:

我們沒什麼緣由好抱怨的,畢竟那是他們的地盤。他們有自己的音樂應用,他們也不想失去市場份額,他們還要繼續賣綠鉆,他們還要靠微信來彌補遺失的社交基因,他們還需要讓微信幫助自己更具想象力,他們還要頂著開放互聯網精神的壓力,他們有自己的無奈,他們有自己的理由。

這篇文章通篇語氣頗為委婉,但該說的也都說瞭,直指微信此舉是為瞭幫助同門兄弟 QQ 音樂獲得 " 壟斷 " 地位。

另一邊,被 " 非直接點名 " 的 QQ 音樂也立馬回瞭一篇:

如果我們隻如初見,我們真的可以好好聊聊音樂;如果我們隻如初見,你態度鋒芒,我熱誠滿滿,在音樂面前,我們本應快樂並行,笑語歡歌。可是,我在捍衛正版的道路上不懈登攀,初心未改、虔誠不變;你卻在盜版的迷途上越走越遠,執迷不悟、積重難返,故人心,奈何變?

在 QQ 音樂的回應中,他們把微信 " 封禁 " 網易雲音樂的原因歸咎於對方的盜版問題。暫且先不去討論這個理由站不站得住腳,但在這次公關大戰中,雙方積怨已久的矛盾關系被徹底地攤開在瞭公眾面前。

俗話說,商場上沒有永恒的朋友和敵人,2015 年 10 月,在時隔大半年之後,網易雲音樂在微信上的分享入口終於又重新開放瞭,雙方宣佈正式達成版權戰略合作,騰訊 QQ 音樂將向網易雲音樂轉授 150 萬首音樂版權。

而據騰訊方面透露,雙方握手言和的契機正是國傢版權局出臺的 " 最嚴版權令 "," 網易雲音樂是第一傢與我們合作洽談的音樂平臺。"

2015 年 7 月 8 日,國傢版權局下發瞭《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要求各大網絡音樂服務商在 7 月 31 日前將所有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這對很多過往依賴於網上大量免費卻未經授權的音樂過活的平臺來說,無異於一次致命性的打擊。但對於手握眾多正版音樂資源的騰訊來說,這次穿鞋的終於不怕光腳的瞭。

騰訊已成音樂版權界的霸主

大約十幾年前,那還是一個 PC 當道的時代, QQ 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千千靜音等耳熟能詳的音樂播放軟件,幫很多人打開瞭用電腦聽歌的新世界大門。

互聯網上的東西就該是免費的,這個想法影響瞭整整一代人。因此,用百度免費下載、用軟件聽免費的歌,早就成瞭早期用戶的習慣。在大傢看來,盜版不可恥,收費才可怕。

然而網絡盜版音樂的存在,卻是阻礙唱片公司乃至整個音樂市場發展的毒瘤。某唱片公司代表曾表示,盜版讓唱片公司直接受害,也讓藝人的合法收益缺乏保障,這樣的大環境會影響從業人員的創作熱情。

長此以往,就沒有人願意做音樂瞭。

盡管不少唱片公司也曾試圖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但由於追責困難等問題,最後大多都不瞭瞭之。

還好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市場教育,國內用戶的版權意識不斷增強,有不少人已經開始願意接受付費模式、為正版音樂買單瞭。

這種版權意識的覺醒,除瞭用戶的自我教育之外,也離不開市場的教育。曾經利用盜版資源 " 跑馬圈地 " 的各大音樂平臺們,也逐漸有瞭買正版音樂資源的意識。

財大氣粗如騰訊,很早就開始瞭自己的版權購買之路。

在先後拿下索尼、華納的獨傢音樂版權之後,騰訊在今年 5 月再下一城,購得瞭環球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數字版權分銷權。

在與阿裡、百度、網易這樣的競爭對手的共同競價中,突圍絕對不是一件易事。畢竟競購對象環球音樂作為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一共掌握著大約 25.6% 的國際音樂市場份額。

而最後順利拿下環球則意味著,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傢版權,都已被騰訊攬入懷中。

這還不算完。2016 年 7 月 15 日,騰訊宣佈與中國音樂集團達成合作,後者旗下的酷我音樂、酷我音樂和 QQ 音樂正式合並為新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成立於 2012 年的中國音樂集團(前稱海洋音樂集團),由前新浪副總裁、新浪音樂負責人謝國民創辦,一直走的是購買唱片獨傢代理版權的路子。目前,中國音樂集團已經與近百傢唱片公司達成瞭版權合作,其中獨傢版權超過 20 傢,擁有正版音樂 2000 萬首。

這個數字有多厲害呢?要知道,就算是近些年不斷砸錢買版權的 QQ 音樂,其正版音樂曲庫也才 1500 萬首。

正因為如此," 左擁右抱 " 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如今已經掌握瞭市場上差不多 90% 的正版音樂版權。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QuestMobile 的最新數據,2017 年 6 月,中國的移動音樂行業總體月活躍用戶(MAU)為 6.29 億,其中用戶規模排名前五的分別是酷狗音樂、QQ 音樂、酷我音樂、全民 K 歌和網易雲音樂。

拿下市場前三位的騰訊,無論在所擁有的用戶數量還是版權數量上面,都已成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中無可爭辯的巨無霸。

除瞭常用的那幾個 app,還有哪些小眾又好用的音樂播放器?關註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回復關鍵詞「音樂」,找到你的最愛。

巨頭之爭還未結束

雖然騰訊的 " 圈地運動 " 異常激烈,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沒有真的實現大一統。

比如說網易雲音樂,這個承載瞭丁磊所有音樂情懷的作品,從最開始的小眾音樂,到差異化的歌單,再到個性化的 UGC 內容,很快成為深受年輕用戶喜愛的音樂社區平臺。

都說如今年輕人的心才是海底針,你很難在他們時而喪時而燃的狀態中摸到那個最深層的痛點。但是就算你不喜歡紅黑相間的極簡配色和黑膠唱片帶來的文藝范兒,評論區裡那些淚點與笑點齊飛、溫馨共滑稽一色的段子,也足夠讓你在這流連忘返一會兒瞭。

音樂與故事總是有那麼多的連接點。這些創意滿分的樂評,從手機中鋪進瞭杭州地鐵,又爬上瞭農夫山泉礦泉水的包裝。坐著地鐵哼著歌,冷不丁就被腳下的某條評論吸引瞭。嗯,這一波營銷水土不服就服你。

(圖片來自:第一財經周刊)

這些通過優質的 UGC 內容留下的用戶,不隻幫助網易雲音樂在激烈競爭中實現瞭逆襲,還擁有極高的忠誠度,慢慢地都變成瞭網易雲音樂的 " 自來水 "。

口碑傳播的力量是可怕的,盡管比 QQ 音樂、酷狗、酷我等平臺晚瞭多年才上線,網易雲音樂卻用火箭般的成長速度向世人證明瞭自己的潛力。

2013 年 4 月 23 日,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

2015 年 7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1 億;

2016 年 7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2 億;

2017 年 4 月,網易雲音樂用戶數突破 3 億。

從最開始到 1 億用戶,網易雲音樂花瞭 2 年零 3 個月;1 億到 2 億花瞭 1 年;2 億到 3 億隻用瞭 9 個月。相比之下,如今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酷狗,花瞭整整 6 年,才讓自己的用戶數突破 7500 萬。

但是勢頭很猛的網易雲音樂,卻一直在版權方面處於劣勢。入場太晚的它,在面對幾近瓜分完畢的音樂版權市場時,也隻能感嘆一句有心無力。

不過,著重挖掘小眾市場的網易雲音樂,近期也開始在版權領域頻頻發力。除瞭跟騰訊等版權巨頭搞好關系、購買轉授的版權之外,今年 2 月 27 日,網易雲音樂與日本最大的娛樂集團愛貝克思(avex)達成瞭獨傢音樂版權戰略合作,收獲瞭後者旗下包括濱崎步、幸田來未、大塚愛、小事樂團等在內的一大批重要音樂版權。

今年 4 月,網易雲音樂還公佈瞭 A 輪共 7.5 億元的融資,為後續購買音樂版權助力。

不得不說,這給騰訊系的音樂產品帶來瞭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親兒子 QQ 音樂,雖然背靠龐大的版權帝國,但目前的成績顯然還不能令人滿意。

這邊是後發制人的網易雲音樂,那邊還有同樣豪氣的另一個巨頭——阿裡巴巴在虎視眈眈。

在被阿裡納入麾下之前,蝦米音樂一直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存在。2015 年 3 月,蝦米與天天動聽合並為阿裡音樂,市場份額一度飆升。

後來,接連引入高曉松、宋柯、何炅等大腕的阿裡音樂,與阿裡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裡體育、UC、阿裡文學等部門一起,正式成立為 " 阿裡巴巴大文娛板塊 "。

這個被視為阿裡巴巴新增長極的板塊,從不缺少資金和資源的支持。蝦米也因此購得瞭包括滾石唱片、貝塔斯音樂集團(BMG)、韓國 SM 公司等在內的諸多音樂版權,成為瞭國內在線音樂服務的一匹黑馬。

盡管從目前的市場份額來看,蝦米距離行業領頭羊們還存在很大的距離,但是背靠阿裡這一顯赫的背景,可能會為它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

至於市場中還存在的咪咕音樂、小米音樂等小眾玩傢,似乎還很難與巨頭們相抗衡。

用戶的利益就沒人管瞭?

聽個歌而已,還得裝五六個 app,這好像不太 OK。

對各大音樂平臺來說,版權之爭是一場不可避免的割據之戰,它關乎平臺的生存和發展。但對廣大用戶來說,平臺們分割資源造成的版權分散,卻是一件大麻煩事。

剛在網易雲音樂上買瞭會員,結果沒過幾天資源就下架瞭,難不成我還得每個平臺都買個會員?

一位用戶有點委屈。他指出,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付費意識,都被現在弄得七零八落的正版資源給打散瞭," 就不能商量商量把資源集中一下嗎?"

為瞭找一首歌還要試遍手機上的 app?關註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回復關鍵詞「音樂」,收下這份我們為你整理的互聯網聽歌指南。

從平臺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有點難以實現。哪怕巨頭們已經開始瞭並購、合作之路,但就像這次突如其來的下架和曾經的鬥爭一樣,隻要有利益鬥爭的存在,資源就很難被完美整合在一個平臺之中。

用犧牲用戶利益的方式來進行的商業鬥爭,向來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否則空贏瞭一場版權之戰又有什麼意義呢?最後會為這些正版音樂買單的,不還是用戶嗎?

題圖來自:輕芒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