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7 點 5 度 "(ID:Asia7_5),36 氪經授權發佈。
不要再被忽悠瞭,新加坡 " 監管沙盒 " 跟 ICO 暫時八竿子打不著
去年 6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即 " 新加坡央行 ")針對金融科技企業推出瞭 " 監管沙盒 " 機制,為金融產品提供 " 沙盒實驗 " 的機會 , 參與的 Fintech 公司在事先報備的情況下,可開發和目前法律法規有所沖突的業務或產品。即使被官方終止相關業務,也不會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這就等同於給瞭入選的公司一個練靶場,可以實時練兵和沙盤演練,測試更多新產品。
當時這個消息剛出來的時候,不少做區塊鏈技術的公司很興奮,認為新加坡即將是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天堂。不過可惜的是,監管沙盒目前針對的是 P2P 貸款,Insurtech(保險科技)和支付方面的技術測試(包括區塊鏈技術),但是對 ICO 的產品卻沒有很大的興趣。
那麼新加坡會不會也和許多重監管的國傢地區一樣,隻是對區塊鏈技術感興趣,卻對其衍生的 ICO 沒有太大的好感呢?倒也未必。
新加坡成瞭出海 ICO 目的地之一
對於 ICO, 新加坡央行到底說瞭些什麼?
2017 年 8 月 1 日,新加坡央行 MAS 發瞭一份公開申明,表示對涉及 " 新加坡證券與期貨法(SFA)" 的 ICO 活動進行監管。
下面【7.5 度】會為各位船長扒一扒 SFA 法令跟 ICO 之間的恩怨。
如果 ICO 活動的性質屬於證券發行,那麼就會落在 SFA 的監管范圍內,需要完成一些規定的手續,例如提交招股說明書。所以道理很簡單,自傢 ICO 是不是屬於監管對象,就要看看它的屬性算不算 " 證券與期貨法案 " 裡定義的產品。當然也有例外,例如小額發行,私人配售和面向受認可的機構投資人發行的證券就不會被算在 SFA 的監管范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 ICO 沒有落到監管范圍內,就不需要走一遍發行證券的流程,隻需要有 ICO 白皮書就足夠瞭。而且新加坡政府並沒有對白皮書的內容做硬性的要求,裡面該寫些什麼由電子代幣發行者決定。
一般的白皮書的內容包括:
項目會解決什麼需求?
承擔項目需要多少 " 錢 "(即電子代幣 )?
ICO 發起人將為自己保留多少電子代幣?
接受什麼類型的貨幣?以及 ICO 活動的具體章程和時長。
同時對白皮書信息的性質,準確性和完整性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看來新加坡很有信心在其境內不會出現靠一紙白皮書就能忽悠成一夜暴富的瘋狂景象。
那麼,新加坡央行想要玩傢們怎麼配合呢?
來新加坡 ICO 的註意事項
這樣的規定其實相當模糊,許多參與 ICO 活動的產品同時包括瞭 " 產品 / 服務 " 和 " 證券投資 " 兩個屬性。如果在脫離監管的 "ICO 大癲狂 " 時期,發行方大力推廣投電子代幣資價值肯定是最好的營銷,但是如今玩傢更應該考慮的是怎麼能凸顯出代幣發放的 " 產品和服務 " 基因瞭,這才是新加坡對 ICO 活動放行的理由。
這麼看,監管力度的確不大,不少過江龍還是可以見招拆招,見機行事。畢竟數字代幣類型差別很大,其發行或發售是否落於監管范疇則需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因此,金管局建議各路玩傢(包括中介和各交易平臺)應該先找法律咨詢,不要省瞭律師費卻壞瞭事,【7.5 度】獨傢采訪過的新加坡 ICO 神話 TenX 就花瞭 5% 的經費在請律師上(戳我)。至於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等方面的管制,新加坡央行還沒有明確規定,隻是在申明中表示,這些在未來會補充進去,而且監管的范圍會波及到中介機構。
而整個申明的重中之重則是:隻要電子代幣的發行企業在新加坡註冊,無論 ICO 活動的所在地在哪,都將會受到新加坡政府的監管。因為新加坡央行認為隻將發行地放在境外的舉動有一點點 " 此地無銀三百兩 " 。顯然,把新加坡當作一個軟柿子來繞開監管 " 隔山打牛 " 並不是個好選項。
不知道是不是一下子把話說得太滿,嚇壞瞭各路玩傢,新加坡央行 10 月 2 日在議會中重申瞭一遍:" 目前的監管將集中在涉及公司股權和證券法的 ICO 活動上,對散戶的購買代幣等合法投資行為,我們沒有意願也沒有權力進行幹預。不過本局希望用戶可以理性投資,提高警惕應對詐騙和風險。"
韓國和中國都進入瞭 "ICO 監管時期 ",新加坡和日本仍在等待
正如著手開發東南亞電子代幣交易平臺的國內出海企業 Uniblock 合夥人 Iris Zhang 在接受【7.5 度】的采訪時就表示:"ICO 投資者明顯比股權投資者積極,因為從參與 ICO 到交易所退出,短短數月就有機會獲得高收益(高風險),無需像股權投資那樣要耐心等待多年,這更適合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者。" 國內 ICO 沉寂之後,他們選擇進入新加坡和菲律賓市場等東南亞市場,目前在菲律賓的公司已經註冊完畢,團隊搭建也基本完成瞭。
對於創業項目,Iris 也表示瞭自己的擔憂,"ICO 的確是個更高效的融資渠道,但一時融資快感後就是漫長的壓力,因為不僅要按時研發,還要同時開拓市場、管理市值,對團隊挑戰大大提高。參與 ICO 的大多是個人投資者,對風險的承擔能力遠遠低於投資機構,給個人投資者造成資產損失後果會很嚴重,發行 ICO 前,項目需要清楚意識到這一點。"
【7.5 度】曾經介紹過的 ICO 項目中,東南亞時尚電商 iFashion 就是通過其電子代幣 MegaX 的 " 產品 / 服務 " 屬性成功避開監管對外發售。據其白皮書介紹,MegaX 主要用以實體零售和電商的支付。詳情請戳東南亞賣衣服的也上瞭區塊鏈,ICO 成瞭融資新法寶?
MegaX 的發售狀況
他們的 ICO 於 10 月 17 日剛剛開始,時長為一個月,是在新加坡央行發佈 8 月 1 日申明之後,目前融到瞭約 210 萬美元,完成瞭目標的三分之二對於他們來說 ICO 就是一個更加高效的融資方法。這就是在新加坡 " 吃螃蟹 " 的例子,給各路即將來新加坡 ICO 的玩傢打瞭一劑強心針。
根據【7.5 度】信源稱," 挖礦界 " 大佬比特大陸(Bitmain)計劃將總部從北京遷移到新加坡,正在本地招兵買馬。看來它對新加坡區塊鏈和其衍生品的前途表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