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2 月 26 日消息 ( 記者 費倩文 ) 春節,我離開北京,回到 760 公裡外的傢鄉。
在這個 GDP 不到 500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 26509 元的蘇北沿海小城射陽,互聯網氛圍沒有一二線城市濃厚,但也已經浸入到居民生活的細枝末節中。
網約車平臺隻有滴滴
從北京到射陽最方便的方式是乘坐旅程長達 10 個小時的火車到達鹽城火車站後再乘坐約 1 小時的大巴才能到射陽縣客運站,然後還需乘坐約 20 分鐘的公交車才能到傢。這次回鄉,我媽建議我可以在滴滴上預約順風車,這樣隻需 30 分鐘左右的時間就能到傢,我提前一天在滴滴上發佈行程後很快就有司機接單,十分方便。
今年春節間,因為等候時間短,價格與平時相差不大,滴滴成我出行的主要方式。
早在 2017 年春節期間,我就體驗瞭射陽的滴滴,那時,這座五線小城剛剛迎來網約車,滴滴整體表現具備發展初期的特點:車輛不多、叫車等候時間長、收費無統一標準等。
時隔一年後,發現傢鄉仍隻有滴滴一傢網約車平臺,易到、神州、嘀嗒等依舊未能滲透進來。
春節幾天觀察發現,射陽人對網約車的依賴程度遠不如一二線城市,使用的大多是 80 後, 90 後, 60 後, 70 後很少使用。滴滴出行 APP 的裝機瞭並不高,大多是通過微信裡的入口叫車。
微信支付占據絕對優勢,支付寶被動
除夕下午,表姐在傢庭微信群裡,問誰需要支付寶五福,她有多餘的一套。與去年集五福的熱鬧場景不同,今年大傢的興趣減弱瞭不少。
2014 年春節期間," 微信春節紅包 " 橫空出世,一下子成為瞭爆款,拉開瞭微信和支付寶之間 " 紅包大戰 " 的序幕。盡管這兩年紅包大戰硝煙味兒淡瞭,但搶紅包成為瞭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
在今年支付寶集五福紅包、春晚淘寶紅包、騰訊 QQ 走運紅包、今日頭條十二生肖紅包、蘇寧易購膨脹紅包等各種紅包玩法中,隻有表姐和表哥參與瞭支付寶集五福,參加的原因是身邊的人大傢都在玩一起隨個大流而已。
得益於 " 紅包大戰 ",移動支付得到瞭普及,和一二線城市一樣,射陽縣城的微信與支付寶的二維碼遍佈大街小巷,微信和支付寶已經成為日常消費的主要支付手段。
在 60、 70 年代智能手機用戶裡,微信是必備的 APP,是與同事、親友們聯絡的重要工具。在這個年齡層的互聯網用戶裡,支付寶卻很少有人使用,我爸媽在除夕想要參與一下集五福紅包活動,讓我幫他們下載瞭支付寶,第二天就讓我幫他們卸載瞭,理由是平時也用不到,留著也沒用。
由於微信的高頻帶動,微信支付成為射陽主流的移動支付方式。除商場外,露天菜市場、夫妻小賣鋪、夜市的小攤販均掛著微信支付寶收款二維碼,但使用微信支付的人比較多,以我媽為例,她覺得綁定銀行卡不安全,總苦惱於微信收到的紅包用不出去,現在她學會瞭去超市、菜市場直接花掉微信裡的零錢,也可以通過微信繳手機話費、水電費等。
但是我去大潤發置辦年貨時,卻被收銀員提醒隻支持支付寶,不支持微信。 2017 年 11 月 20 日凌晨,阿裡巴巴集團宣佈,將投入約 224 億港幣 ( 約 28. 8 億美元 ) ,直接和間接持有高大潤發母公司鑫零售 36.16% 的股份。
春節檔電影市場火爆異常,一票難求,我和朋友約瞭 25 號看電影, 22 號訂票時發現除瞭晚上 10 點半前的場次基本滿座,我嫂子告訴我支付寶的淘票票春節期間的票價要比其他平臺便宜三四元錢。我問瞭身邊的人幾乎都選擇瞭微信或美團上購買電影票,並不知道淘票票的價格有優惠。
電商:淘寶領先、京東落後、拼多多興起
淘寶是射陽人普遍使用的電商 APP,相比之下京東的占比要低很多,多數人隻是在選購數碼 3C 產品時才會想到它。
令人吃驚的是,我媽媽的手機裡出現瞭拼多多 ( 要知道她手機裡的 APP 都是讓我幫她下載的 ) ,她說身邊很多阿姨和大姐在用,偶爾也會跟著她們買點便宜實用的東西,比如 9.9 的毛巾和 2.5 的馬桶刷。雖然淘寶盛行瞭這麼多年,我媽都沒有親自用過,有需要的東西都是讓我代買的。
偶然一下看我媽媽刷朋友圈,發現幾乎有一半以上是關於拼多多的分享鏈接。我表姐告訴我,她婆婆經常問她別人 1 元錢的棉襖是在哪裡買的 ?
我詢問身邊約 20 位 85 年左右的男性和女性,有三位稱自己用過一次,分別拼瞭水果,取暖器和小米手機,其他均表示沒用過,但自己身邊有人用。
2017 年,拼多多的表現頗為搶眼,這款頁面粗糙可以用 low 來形容的產品卻殺入瞭電商類 APP 排行榜第二名 ( 第一名為淘寶 ) ,並力壓第三名京東。" 拼多多 " 的崛起在於深深圈住瞭廣大三四線城市中年婦女的心。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拼多多用戶 70% 為女性,65% 來自三四線城市,來自一線城市的用戶僅有 7.56%。
此外,至於 2017 年很火的 " 新零售 " 的身影還沒有出現在射陽小城裡。
抖音、全民 K 歌成新的娛樂方式
如今,老年人對手機的 " 沉迷 " 不輸年輕人。我媽媽的朋友群,我們的傢族群裡經常會有人分享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小視頻,最近,分享自抖音的短視頻比例似乎高過瞭曾經快手。
在號稱用戶都是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玩法也並不簡單的抖音上,願意和 90 後、95 後一起玩兒的爸媽越來越多。不過爸媽玩抖音大多還停留在看的階段。
今日頭條和朋友圈是他們接觸抖音短視頻比較多的兩個渠道。除瞭短視頻外,今日頭條也是他們日常獲取資訊的方式。
我小舅舅今年 49 歲,以前就喜歡到 KTV 唱幾首,除瞭普通話不太標準外,音調和音色還不錯。
2017 年,小舅舅在朋友圈看到一條關於 " 全民 k 歌 " 曬成績的信息,正式踏入這支 K 歌大軍。在 2017 年全民 K 歌公佈的一份數據顯示,在 在 4. 6 億用戶中, 70 後占比 17%,在社交互動中, 70 後的合唱、私信和分享次數也遙遙領先其他年齡段。; 黏性最強的用戶是集中在 40 歲至 60 歲之間的中年人。
小舅舅經常在朋友圈發他在 " 全面 K 歌 " 裡唱的歌,春節 9 天,小舅舅一共發表瞭 15 首,隨即安利給瞭大舅舅、二舅舅、三舅媽以及我媽,不過他們不唱,喜歡在裡面聽歌,然後轉到朋友圈。
有一天,我媽朋友來我傢做客,看到玩 " 跳一跳 ",問我這個遊戲叫什麼,她傢 6 歲的孫女可以跳 500 多分。
在小城市,人們往往信奉面對面的交流更能增進感情,空間和距離往往不像在大城市那般成為見面的阻礙。然而互聯網的深入普及和應用,擁抱互聯網也讓一些生活習慣在悄悄發生變化。可以說,從 10 後小朋友到 60 後老人,小城裡所有人都在這場互聯網盛宴下狂歡。 ( 完 )
來源:互聯網的一些事(www.yixieshi.com). 轉載請保留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