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暴跌,主播出走:鬥魚 IPO 還有戲嗎?

01-18

作者:陳文昕

近日來,有關鬥魚即將 IPO 的傳言甚囂塵上。繼去年十一月宣佈成為首個實現盈利的直播平臺之後,鬥魚似乎又要在直播行業中充當第一次吃螃蟹的人瞭。在 1 月 13 日鬥魚 " 魚樂盛典 " 上,鬥魚 COO 程超首次正面回應瞭 IPO 傳聞,稱 " 有 IPO 計劃,正在籌備當中 "。

事實上鬥魚最近在與旗下人氣主播的簽約問題上屢屢受挫,熱潮剛剛退去不久的多位知名主播開掛事件也讓它被貼上瞭 "guabiTV" 的標簽,一時間唱衰之聲四起。在這個時間點公開 IPO 計劃,真的合適嗎?

鬥魚無大將,青蛙做先鋒

在吃瓜群眾眼中,如今的鬥魚可以說是風雨飄搖。先有以盧本偉為代表的數名大人氣主播紛紛陷入 " 開掛 " 的負面輿論漩渦,後有韋神、德雲色等知名主播先後宣佈跳槽,一時間鬥魚《英雄聯盟》版塊群龍無首。隨著鬥魚去年花大力氣捧紅的《英雄聯盟》主播 " 蕪湖大司馬 " 簽約虎牙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鬥魚在其基本盤(遊戲直播)上的實力已經被削弱到瞭低谷。用 " 開門黑 " 來形容鬥魚的 2018 年,似乎並不過分。

剛剛從鬥魚離開的笑笑在新平臺的直播中就曾直言,現在是 " 鬥魚無大將,青蛙做先鋒 "。這裡的青蛙是一位近期頻繁活躍於《主播真會玩》等視頻節目中的《英雄聯盟》主播,笑笑爆料說他之所以能火,和一年前的大司馬一樣,是鬥魚瘋狂砸錢的結果。

" 鬥魚的風格就是花錢瘋狂上節目,最近三個月,起小點那個青蛙、洞主、大鵪鶉必有,鬥魚要開始硬捧人出來瞭。"

事物皆有其兩面性,鬥魚砸錢扶持新人主播,一方面是在德雲色、五五開、大司馬等幾位頭部主播或崩壞或流失的背景下,亟需新鮮血液的表現;而另一方面,早在三個月前,連五五開事件都還沒影時鬥魚就已經開始瞭這一波的造血行動,又恰恰說明鬥魚對年底簽約季的主播流失早有準備,隻是在諸多因素的推動下,暴風雨來得比想象中要猛烈瞭許多。

丟城失地,一敗塗地?

商場如戰場,直播平臺 2018 年對用戶的爭奪戰才剛剛打響,鬥魚就接連丟城失地。在很多人眼中,鬥魚很可能從此就一蹶不振,喪失掉其賴以起傢的基本盤——《英雄聯盟》直播節目。可是事實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直播行業的勃興離不開《英雄聯盟》的推波助瀾,但如今的直播江湖早就不再隻有《英雄聯盟》一傢瞭。根據遊久網 10 月份發佈的主播排行榜數據,各大直播平臺上《英雄聯盟》直播的開播數僅占總數的 7%,與絕地求生持平。而這一數字在六月份時也僅有 8%,當時《絕地求生》的開播數占比為 2%。

而在中國舉辦的《英雄聯盟》S7,雖然在四強賽兩支中國隊伍的帶動下,有超過 8000 萬的獨立觀賽人數,但最終兩支韓國隊伍最終會師鳥巢,《英雄聯盟》的關註度再次下跌,百度指數也反映瞭這一趨勢。

誠然 S7 中國隊雙雙打入半決賽又雙雙落敗造成的熱度落差,和賽季更迭造成的遊戲冷卻期對百度指數之類的熱度指數的影響尤為直接,如此表現並不能拿來作為為《英雄聯盟》宣佈死刑的論據,但其巔峰已過確是事實。在《英雄聯盟》圈子裡形同地震的幾位大主播的流失,未必就會對整個直播行業的格局產生多大影響。

或許有人要質疑,開播數並不能與平臺的收入直接劃上等號,起傢極早積累極深的《英雄聯盟》直播在主播的明星效應和吸金能力上應該遠遠大於其他遊戲。事實上,這也是一種 " 身在此山中 " 的錯覺。根據數據機構發佈的統計報告,早在 2017 年 5 月至 8 月的時間段內,《英雄聯盟》板塊的主播收入就已經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瞭。

以如今的形勢而言,《英雄聯盟》直播的收益能否仍然維持在第一都不好說,僅以幾名主播的得失就想斷言直播平臺的生死,實在是有些片面瞭。大主播帶來的流量效應固然十分明顯——德雲色入駐龍珠的第一天帶來的流量就直接擠爆瞭龍珠直播的服務器,但在直播行業由單純的遊戲直播不斷發展的今天,幾名主播所提供的內容隻可能是平臺整個內容體系的冰山一角。

此消彼長之下,鬥魚與其最大競爭對手虎牙之間的差距或許有所縮小,短時間內的流量損失必然造成不小的影響。但將目光局限於個別板塊或個別主播身上未免太過狹隘,一城一池的得失放大到整個戰略圖景之上,未必就真的那麼重要瞭。

遊戲孕育瞭直播,但直播決不止於遊戲

任誰都知道,《英雄聯盟》催生瞭如今繁花似錦的直播產業。但沒有《英雄聯盟》,就沒有直播瞭嗎?

顯然不是的。唯物史觀告訴我們," 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 從根本上來講,直播行業是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以國傢 " 光進銅退 " 政策的技術基礎為支撐、以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為動力的歷史產物——無論有沒有《英雄聯盟》,它終歸是要產生的。如今移動端滲透率第一的花椒直播,就托生於短視頻文化與明星效應,而非遊戲直播。

這就是為什麼筆者在前文中要說,個別板塊中個別主播的去留隻是一城一池的得失瞭—— " 安史之亂 " 時兩京皆陷,叛軍也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鬥魚能否保持在整個直播行業的領軍地位,能否為即將到來的 IPO 鋪平道路,我們需要放眼全局去分析。遊戲孕育瞭直播行業,但在未來的直播行業中,顯然不可能隻有遊戲一個版塊。

市場降溫,精細化運營時代到來

上圖是數據機構艾瑞咨詢在《2017 年中國遊戲直播行業研究報告》中制作的中國直播行業發展時間軸。數據研究認為,遊戲直播行業已經度過瞭熱錢瘋狂湧入、圈地圈用戶的野蠻生長期,以鬥魚宣佈開始盈利為標志,整個直播行業將從 " 賠本賺吆喝 " 向追求盈利轉變。在此趨勢下,提升內容精細度以尋求流量變現才是直播平臺下一步的戰略重點,而不是去爭奪個別主播的流量歸屬。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統計報告,如果將直播用戶大致區分為遊戲直播用戶與真人秀直播用戶的話,這二者在總量和增長率上其實相差無幾。

相比於上文中看到的以直播內容板塊為區分的開播數量比例,實際的用戶分佈比例才真正決定平臺的運營戰略。一方面鞏固其在整個直播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同時在真人秀直播領域內不落人後,是鬥魚目前的戰略重點。

前者直接面對的是以虎牙為首的一眾遊戲直播平臺的狙擊,大司馬、德雲色、五五開等大主播的損失目前還隻是局部戰役的失利,鬥魚整體的優勢仍在;後者鬥魚則在以花椒為代表的直播界生力軍先聲奪人的態勢之下艱難反擊,想必之下這一戰場其實才更為重要——最近火熱的直播答題熱潮鬥魚就沒能趕上,其損失長遠來看可能更甚於流失幾名主播。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以一兩個主播的出走為論據,開始唱衰一傢行業龍頭企業的 IPO 計劃顯然太過一葉障目。鬥魚在 " 魚樂盛典 " 上發表的 10 億元 " 主播星計劃 " 能否達成目標,平臺的內容規劃及 " 泛娛樂 " 佈局能否在整個行業內搶占有利地位,才真正會影響到 IPO 計劃和平臺的未來。對於其他平臺而言,在遊戲直播領域狙擊鬥魚也好,搶占內容空白區域完成原始積累也罷,都還隻是局部的戰役。以精細化運營為基礎的整體戰略佈局,才是全面戰爭能不能打贏的關鍵。

整個直播行業才剛剛從圈地自立、占山為王的階段結束,過渡到勢力劃分相對穩定的 " 戰國時代 " 而已,局勢雖蒼黃翻覆,仍需時日靜觀之。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