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新兒子盒馬鮮生已經超過一歲半瞭,到今天,在全國也陸陸續續開瞭 15 傢門店。
但它開始受到的關註突然飆升,還是在今年 7 月 14 日。隨著馬雲站在宣傳牌下不住點頭「太好吃瞭,要帶到飛機上去慢慢吃」視頻的流傳,以及天貓官博的官宣,這個品牌終於被推到瞭聚光燈下。
盒馬鮮生原本是上海本地的一傢生鮮超市,由前京東物流總監侯毅創立,並在 2016 年 3 月完成瞭阿裡的 1.5 億美元融資。
體驗:線上如切絲,線下如抽絲
如侯毅所說,盒馬鮮生是「四不像模式」,既是線下的超市、餐飲店,又是線上的電商和外賣。
愛范兒下載瞭 app,也去瞭線下門店,體驗瞭一段時間。
app 端分類頁面簡潔清爽,尋找自己想要的商品也不費勁,下單後直接付款即可,與其他電商 app 上的購買操作無異。不過與最初所宣傳的半小時內送達不同,現在似乎調整為瞭最快 1h 內送達,我兩次購買都花瞭大概 40min 到 1h 的送達時間。
也可以提前預約晚點送到,最晚支持 21 點送達。
個人感覺較為特別的一點是:沒有起送價門檻,且統一包郵。即使隻買一包 2 塊錢的小白菜,依然免配送費送上門。
總結就是,在線上的體驗如切絲般利落爽快,手起刀落,手就已經剁瞭 ……
然而,與暢快的線上購買體驗相對應的,卻是如抽絲般雜亂而消耗耐心的線下體驗。
以北京十裡堡店的海鮮現場加工為例。
(北京十裡堡店最簡略版過程)
下電梯進入盒馬地盤之後,先去左上角位置找一個站在接待臺前的人,與之交流表明需要排隊(加工食物的隊列),道具排號紙 +1。
官方指引寫的是先選購海鮮,再拿號排隊,不過由於人太多瞭,所以即使先拿號再選購也不用擔心過號。
折返,尋找購物籃(可省略)。前往海鮮區,撥開人群見蟹明。但總會發現其中許多商品是不可現場烹飪的。
最後發現可選范圍剩生蠔鮑魚某某魚、龍蝦大蝦皮皮蝦和蟹這幾大類生猛海鮮。選購之後,折返到海鮮區中區右邊一個有電子秤的小角落,排隊上秤。
再走到海鮮區和加工區的夾角,等待叫號的工作人員喊到你的號碼。如果你運氣好,也許會聽到「78、78 有沒有 ……79 呢 ……80 有沒有?」這種一分鐘過 6 個號以上的情況。
等叫到你的號碼,就可以放到加工區一端,拿到感應器,然後 …… 才是開始真正的漫長等待時間。
等到加工完畢,把熟食帶到附近落座區,找到空座位,就算通關瞭。
第一次去的人也許會更辛苦一些,因為現場人多,關鍵性過關地點也都分佈較散,不容易一眼看到。
除瞭海鮮加工,附近還有小火鍋、原麥山丘等餐飲可選,餓瞭的時候也可以選擇。
用戶定位和購買場景是什麼?
顯然,盒馬對於線上的重視高於線下,這一點從門店中隨處可見的 app 下載引導牌也可以看出來。
門店的地址也不像其他餐飲店一樣設在大型商場,而是設在密集居民區附近,與「3 公裡內配送」相契合。
就線下購物行為而言,你很難想象,除瞭阿裡本身帶來的 IP 流量,顧客還有多少理由會選擇去盒馬的線下門店。
單純想吃熟食嘛,盒馬的優勢就隻有價格瞭。可選食物范圍窄、等待時間長、服務質量差、流程繁瑣、座位不足 …… 這些原因,都足以使得顧客出門左轉,找傢烤肉或者羊蠍子直接入座等吃瞭。
如果是想購買生鮮產品,在手機下單絕對比跑到店裡選購要來得省力甚至省時。
另外,由於其選址和服務模式的原因,「逛完街買完衣服順便找點吃的」這種情況不會很多。
那麼線下門店的最主要作用就隻有兩點瞭:展示商品,使得顧客能直觀地看到商品質量並現場體驗嘗鮮;一個帶有倉儲功能的配送中心。
侯毅說過,未來他們將會在中國開設 2000 傢以上門店,並采用自營 + 合資的方式。
通過這 2000 傢以上的門店,他們可以覆蓋到足夠的居民區,成為越來越多人在回到傢之前提前買菜的電商渠道選擇之一。
這是線下門店天花板下方的傳送帶,用戶在 app 下單之後,商品會被送上傳送帶,進行打包分派,以保證配送的效率。
商品的包裝也都是有固定規格的,常見 300g 裝、500g 裝,適合小傢庭。
參考這些設定選擇,一個最典型普通的盒馬用戶場景應該是這樣的:一對收入尚可、對價格不敏感但對食物品質要求較高的小情侶或者小夫妻,在下班時先提前在網上下單,買好今晚的菜和水果,如果想起傢裡剛好至今用完瞭,也可以順便加進購物車,反正免郵費送上門。
對老年人就沒那麼友好瞭。線上端自不必說,學會一個新 app 的操作邏輯對許多長輩來說不是件易事。但就連線下門店隨處可見的二維碼都在彰顯著:我們主要服務互聯網人群。想要現金支付?哎好吧好吧,那就開個特殊通道吧。
實際上,現在還是有許多大傢庭都是子女上班,退休的父母出街買菜做飯,盒馬無疑將這部分用戶落下瞭。雖說可以年輕人先在手機下單買好,爸媽在傢等快遞,但總歸還是沒有傳統的線下菜市場方便。
結合近日央媒對「無現金」一詞的指導,盒馬線下門店的支付方式也許會進一步放寬,「等等老年人」。
是噱頭還是趨勢?
2011 年 2 月,IT 風險投資人約翰 · 杜爾 ( John Doerr ) 提出瞭新概念 SoLoMo,指 Social ( 社交的 ) 、Local ( 本地的 ) 、Mobile ( 移動的 ) 三種概念混合的產物。隨後這一概念風靡全球,被人們認定為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
發微博也要簽個到添加位置可以算一個例子。雖然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寧願把陌生人社交和隱私相關的信息分得開一點。
在去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也說過這樣一段話,將另一個概念帶瞭出來:
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隻有新零售這一說,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
這一理念與 SoLoMo 概念正好相契合。他認為,未來的線上和線下必須結合在一起,而盒馬也正是他鋪出「新零售」這一概念之後重要的第一步。
然而,其實做到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不止盒馬鮮生一個。
早在 2015 年,多點(Dmall)便成立並覆蓋許多城市瞭,收納華潤、物美、美廉美、新一佳等商超,2 小時送達;
永輝也在線下已經穩定的基礎之上,推出瞭「超級物種」,30 分鐘送達;
京東到傢以第三方入駐的方式,直接對接顧客與各大小生鮮提供商,從沃爾瑪到某菜園都有,配送時間大多維持在 40min - 50min。
再加上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剛開瞭 15 傢店還隻送 3km 范圍內的盒馬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
對它而言,現階段手裡最大的牌也就是互聯網概念、商品品質以及馬雲的臉瞭。
(圖自:天貓官博)
概念令人新鮮,名人帶來關註流量,大企業抬高心理預期,而「有盒馬購新鮮」這句 slogan,才是最能吸引消費者持續購買的原因。
在一到高峰期外賣就可能遲到的這種大背景之下,當客戶群體不斷發展壯大,門店也加快擴張時,盒馬配送團隊的送達時間能否一直保持穩定的物流能力?而在線下門店中晾著被挑挑揀揀的蔬果們,以及被放進購物籃又扔回水池的海鮮們,又能否足夠堅強地保持著悅人的挺拔體態?
如果盒馬能把新鮮和快速送達執行到底,甚至使得消費者出現「在盒馬買絕對不用擔心失望」的認知,它在眾多生鮮電商中將會是不可取代的一位。但如果管理上出現問題,物流或是商品品質沒跟上,漫天的差評便會襲來。
如何在穩步擴張的同時不失瞭步調,是盒馬現在需要重視的問題。
題圖來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