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現金隻是個文字遊戲,認真你就輸瞭

08-14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微信公號:洪言微語

近期,圍繞無現金活動,爭議不斷,力挺者有之,批評者有之,官方的定調更是引發輿論關註焦點。據媒體報道,央行近日下發通知稱 " 最近一些地區推進的無現金支付方式 …… 其中的一些宣傳主題和做法幹擾瞭人民幣流通,社會反響較大,對社會公眾產生較大誤解 ",並要求各地 " 抓緊行動,依法對不合適的提法、做法進行糾正和引導。"8 月 10 晚,新京報獨傢報道稱,該文件並非央行總行所發,相關要求由武漢分行做出。

我們先不管這些,總行也好,武漢分行也罷,畢竟都代表監管的一種聲音表達。在筆者看來," 無現金 " 三個字,隻是個文字遊戲罷瞭,無現金活動也無甚大錯處,心太急罷瞭。作為吃瓜群眾,樂呵樂呵就好,認真你就輸瞭。

無現金隻是文字遊戲

一些人抓住無現金三個字,認為現金上面印有國徽,無現金是對權力機構的挑釁,這就上綱上線瞭。其實,支付巨頭提出無現金社會一詞,更多地隻是宣傳上的考量,畢竟相比移動支付、線下支付,無現金這個表述更容易引發輿論關註,具有很好的二次傳播效應。

企業的本意依舊是持續推動線下移動支付的普及,並無消滅現金之意,我相信也沒有對現金背後的權力機構不敬之意。

現金的需求有著客觀而堅實的基礎,怎麼可能被消滅呢。大額支付,現金確有不便,但對於小額零星交易,現金則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最大的優點便是高度靈活性和場景普適性,不需要依賴第三方設備和網絡,可隨時隨地用於交易,適用於一切群體和幾乎一切小額場景。

所以,所謂的無現金,隻能是無限接近,但永遠不可能到達。況且,無現金支付的好與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沒有爭論的必要。

對於大城市的年輕人而言,開始把錢包視為累贅,非常享受無現金的種種樂趣;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掃碼支付反而有種種不便捷之處,且不說會不會用,看不見摸不著的,心裡發慌的很,還是現金踏實。

大傢各有各的道理,且很難調和,既然如此,何必認真呢?

監管出手,隻是因為現金 " 命不該絕 "

再與眾不同,也不能改變現金隻是一種支付工具的現實。作為一種支付工具,現金有優點,但缺點可能更多。在經濟活動中逐步減少現金的流通,除瞭印鈔和運鈔單位外,其實符合各方利益,並非一些人所講的動瞭銀行業甚至監管機構的奶酪。

相比現金交易,電子支付最大的優點便是可監控、可回溯,沒有假鈔風險,也少瞭現金儲存和運輸的麻煩,早在 1988 年,監管機構就出臺《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明確提出," 國傢鼓勵開戶單位和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采取轉賬方式進行結算,減少使用現金 ",對於企業單位,則明確規定隻能在限定條件下使用現金且不能超過一定金額,否則便涉嫌違法。

所以,站在監管的角度,應該是樂於看到現金支付比例的持續下降的。既然如此,為何監管要出手呢?在筆者看來,隻是現金命不該絕罷瞭。

現金並非不可消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是任何事物都難逃的命運,現金也不例外,也會消失。有一天,現在的 90 後成瞭老人,社會中還有誰覺得電子支付不方便呢?隻是,不是現在而已。

當前,很大一部分人隻會用現金,很多的場景隻能用現金,現金還大有用武之地,消滅現金無異於拔苗助長,隻會適得其反,引起各方反彈。

所以,盡管十年前便有商傢拒收現金的新聞,特定場景如大學食堂甚至還長期拒收現金,但都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註,因為大傢知道,那絕對隻是個例。今年以來,一些商傢拒收現金的行為則引發關註,因為出現瞭一些拔苗助長的苗頭,且在很多場景中,現金有被徹底消滅的危險。

筆者常去的理發店,便自稱為互聯網理發店,隻接受掃碼支付,拒收現金;一些連鎖小吃店,也開始拒絕找零,鼓勵大傢選擇掃碼支付。就目前的形式看,若不對商傢尤其是知名商傢拒收現金的行為加以約束,在極短時間內,可能就有更多地企業效仿,並以此為時尚和潮流,屆時,將很難往回拉。

果真如此,便過頭瞭。畢竟,現金交易仍有廣泛的需求,過多的商傢拒收現金其實是剝奪瞭很多人自由選擇支付工具的權利,強行改變人們的支付習慣,變技術服務人為技術驅動人往前跑,失去瞭技術進步的本意。

所以,現金病不該絕,監管便出手瞭。不過,移動支付的份額依舊會節節增長,現金用量會越來越少,大趨勢是不變的。

多一層反思:新技術、新模式切忌心太急

再深一層看,圍繞現金與無現金的沖突,背後還有新技術與舊業態的矛盾。

就拿無現金活動來講,移動支付的確給很多人帶來便利,也大大降低瞭社會經濟活動中現金流通帶來的成本壓力,更是帶動瞭大數據、機器學習、生物識別等金融科技的發展。但新技術、新模式永遠要敬畏一個詞,便是 " 過猶不及 ",新技術的進步,本身就意味著資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新技術過於咄咄逼人,便會引發反彈。

在現金支付依舊是主流選擇工具之一甚至是部分群體唯一的選擇工具時,一句 " 無現金活動 " 便打出 " 本店拒收現金 " 的招牌,便是過猶不及的典型例證,損害瞭隻會用現金和喜歡用現金的群體的利益,埋下瞭矛盾的種子。

怎麼辦呢?適當的時候等一等、緩一緩,適應人們工具轉換的自然節奏,莫心急就對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