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0 日,短視頻社交產品 Musical.ly 創始人兼 CEO 陽陸育在 GGV 2017 生活方式變革大會上說:" 很後悔沒有早點進入中國,現在滿大街的抖,抖得我非常不舒服。"
他嘴裡滿大街抖的是抖音,今日頭條旗下的音樂短視頻社區。而今日頭條也沒有讓他久等。
一個月後的 11 月 10 日,今日頭條宣佈將全資收購 Musical.ly。交易完成後,抖音將和 Musical.ly 進行合並,但雙方將保持品牌獨立。今日頭條高級總監楊繼斌對虎嗅透露,收購 Musical.ly 的價格不到 10 億美元,細節不方便透露。
為什麼是今日頭條,而不是騰訊?
Musical.ly 有 " 美國版快手 " 之稱,團隊初創人員卻全是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總部就設在上海。2014 年 4 月上線,衍生的直播產品 Live.ly 去年 6 月 17 日登錄 App Store,10 天後登上 App Store" 所有類別 " 和 " 攝影與錄影 " 兩個榜單的榜首。目前,Musical.ly 全球註冊用戶達到 2.5 億人,每天的活躍用戶數超過 2000 萬,其中北美活躍用戶超過 600 萬,平臺每天生產超過 1500 萬部 UGC 內容。
Musical.ly 面向的主要是年輕群體,超過 90% 的用戶年齡在 21 歲以下,而抖音的用戶群也基本是年輕人,85% 的用戶在 24 歲以下,並且在今年迅速火爆起來。根據今日頭條提供的數據,5 月份,抖音日均視頻播放量過億,8 月份的時候這一數據則超過瞭 10 億。
為瞭進軍海外,今日頭條 8 月推出瞭抖音的海外版 Tik Tok,首先進入的是東南亞和日韓,但在張一鳴的心裡,歐美才是它國際化的主攻市場。
進入歐美市場,Musical.ly 就將成為它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張一鳴怕錯過瞭短視頻用戶獲取這波時間窗,收購對方就成瞭最簡單粗暴高效的必然手段。
一位接近張一鳴、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 A 在接受虎嗅采訪時說," 以我對一鳴的瞭解,應該是兩個因素:1. 市場的時間窗,收購是在時間窗內解決問題的最優、最快手段,一鳴時間窗的感覺非常強也非常準,他擔心自己做,錯過時間窗;2. ROI(投資回報率),在收購和控股之間選擇,應該是他評估前者的 ROI 最高。"
作為交易的另一方,Musical.ly 創始人陽陸育談到為什麼願意被今日頭條收購時說:" 頭條的推薦技術將有助於 Musical.ly 在業務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突破。同時,抖音和 Musical.ly 調性相近,雙方分別在中國和北美市場取得瞭成功。並購之後,能更好地發揮品牌協同作用。"
陽陸育還透露,之前也有其他公司表達過強烈的收購意願。根據虎嗅得到的消息," 其他公司 " 指的是快手和騰訊。
熟悉本次交易的消息人士 B 對虎嗅透露,今日頭條早在今年 5 月份就開始接觸 Musical.ly,7 月份雙方開始談判,談瞭 3 個月才談下來,過程並不是很順利,主要原因是因為騰訊也加入競購行列,想收購 Musical.ly。
消息人士 B 對虎嗅透露:" 據說最初是宿華去找陽陸育談收購,因為快手自己的國際化不順利。"
但陽陸育覺得他的湖南老鄉宿華的快手太 low,過不到一塊兒。所以就有瞭陽陸育那句 " 今日頭條的技術優勢和抖音在國內良好的品牌形象,最終促成瞭這次並購的成功 "。
後來騰訊跳過快手直接找到瞭陽陸育,表達瞭想入股的意願。" 騰訊希望在海外也有一個短視頻產品能和今日頭條的國際化競爭,這樣一土一洋,一中一外,形成鉗形攻勢。" 消息人士 B 說。
而據虎嗅瞭解,陽陸育之所以接受今日頭條,還跟獵豹移動公司 CEO 傅盛有這莫大幹系。在去年 4 月的獵豹 CONNECT 大會上,陽陸育分享瞭一個故事細節,就是 2014 年開始做 Musical.ly 的時候,他去找投資人融資,當時他明確跟投資人說:" 我們打算去做這樣一個 App,但是不打算在中國做,我們打算在美國做。而且我們的團隊隻有不到 10 個人。"
結果就是,陽陸育見瞭二十幾個投資人,都把他拒絕瞭。後來," 是獵豹給瞭一筆投資,使得我們這個事情得以開始。" 陽陸育說,他一直對傅盛心存感激。
而江西人傅盛跟福建人張一鳴是好朋友,在圈子裡也不是什麼秘密。在收購 Musical.ly 方面,傅盛同樣是關鍵因素。
另外,我認為騰訊之所以沒有拿下 Musical.ly,可能也跟騰訊一貫的投資策略有關,它更喜歡入股,而不是收購或控股。盡管騰訊錢多,但人不傻,而今日頭條盡管現金沒有騰訊多,卻舍得花錢。接近 10 億美元的收購金額幾乎占瞭它上一輪 20 億美元融資的一半可想而知。而對於 Musical.ly 而言,騰訊在短視頻方面的確不如今日頭條有先發優勢可能也是主因。
今日頭條的國際化疑問
今日頭條在宣傳其國際化的時候,經常會引用去年 11 月張一鳴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說的一句話—— " 全球化會是 2017 年今日頭條的核心戰略之一。
今天,今日頭條在其微信公眾號曬瞭一張它的海外成績單,相對直觀地體現瞭今日頭條國際化的邏輯:
一方面推出今日頭條旗下產品的國際版,比如今日頭條海外版 TopBuzz、火山小視頻海外版 Hypstar、痘印海外版 Tik Tok。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全資收購或控股,比如投資印度最大內容聚合平臺 Dailyhunt、控股印尼新聞推薦閱讀瓶體啊 BABE、全資收購美國短視頻應用 Flipagram。而兩天前,今日頭條以 5000 萬美元參與獵豹移動子公司 Live.me 的 B 輪融資,並以 8660 萬美元對價收購獵豹移動旗下新聞聚合平臺 News Republic,加上今天宣佈全資收購 Musical.ly。
由於明天就是 " 雙十一 ",因此有人調侃張一鳴開啟瞭 " 雙十一 " 剁手模式。
談到積極出海和國際化,楊繼斌在書面接受虎嗅采訪時回應道:" 出海和國際化,更多是業務的自然延伸。當下的互聯網企業,都是生而全球化的一代,所以出海是一種必然。"
對於一系列的海外收購,他表示,主要是看中雙方的技術、品牌協同。
談到今日頭條國際化所遭遇的困境,楊繼斌坦承:" 每一個方面都在面臨挑戰。當然,不論是在北美還是東南亞,美國的互聯網巨頭可能都是比較大的挑戰。它們的佈局更早、國際化的經驗更多。不過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我們在技術算法上做的很早,甚至在數據分析領域有自己的優勢,團隊也在學習成長。我們有信心在 AI 推薦技術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
但眾所周知,今日頭條因算法推薦而異軍突起,成為騰訊和百度在內容推薦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
尤其是騰訊,無論是推出天天快報、領投快手、甚至讓騰訊 COO 任宇昕接手 OMG 事業群,都被認為是為瞭狙擊今日頭條。而就在剛剛結束的騰訊 2017 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任宇昕又提出新的 " 百億計劃 ",包括以 100 億流量、100 億資金和 100 億產業資源,在流量和變現、投資孵化、線下文創基地等領域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
騰訊幾乎是在 360 度球形圍剿今日頭條。
在國內競爭形勢日漸嚴峻的情況下,積極國際化甚至到處收購國外頭部競爭對手無疑是今日頭條緩解焦慮的處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