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2014 年騰訊和阿裡的移動支付大戰,滴滴和快的扮演瞭重要角色,那麼 7 月 5 日,馬化騰在 " 雲 + 未來 " 峰會上說 " 我們會記錄每個用戶信用,幫夥伴防壞人 ",則宣告瞭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個人征信之戰的到來。
繼 ofo 聯手芝麻信用之後,微信和摩拜也適時推出瞭新人免押金試騎活動,這一次,共享單車取代瞭滴滴和快的,讓馬雲和馬化騰再次入局。
移動支付的丟分要靠征信挽回?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螞蟻金服帝國的根基支付寶在移動時代正被微信支付和 QQ 錢包蠶食,不同渠道的第三方數據都印證瞭這一點,雙方的份額隻剩 10%-15% 左右的差距。
對於這一點,馬雲有清醒的認知,某次,尚未與阿裡鬧翻的美團王興造訪西溪園區時,曾經略帶羨慕的回憶瞭滴快大戰的盛景,但馬雲的反應出乎意料," 你完全搞錯瞭,我們認為滴滴合並快的對阿裡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絕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螞蟻金服今天的難題在於,所能依托的電商能量已達極限,而線下場景缺乏壓制微信支付的有效手段,2014 年移動支付大戰之後再掀 " 無現金日 ",絕不單是應對 Apple pay 的沖擊,更多還是一種本能的不安全感。
騰訊有同樣的困惑,在電商領域,小程序的賦能還沒完全顯現,而分拆瞭金融的京東不再是可靠的支點,白條的存在杜絕瞭引入騰訊征信推動消費金融的可能,甚至京東金融 VP 在私人場合也說過:合適的時機,考慮用京東錢包取代微信支付。
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支付本身的動能已然耗盡,騰訊和螞蟻金服都必須撬動更多需要信用風控的交易場景,才能進入原來傳統金融機構把持的、無法涉足的市場。
然而個人信用的完善是一個復雜過程,需要海量的用戶體驗為先導,目前的形勢是,先行一步的芝麻信用找到的場景雖多,諸如汽車租賃、二手物品回收、信用租房等等,市場規模卻不如人意,隻有共享單車免押是一個成熟的高頻需求。
3 月 29 日騰訊與摩拜戰略合作後,螞蟻金服立刻在 ofo 的 D 輪和 E 輪做瞭雙料加持,顯然是意識到此前參投永安行的 A 輪,根本不足以遏制騰訊。
此時的騰訊和螞蟻金服看重的不僅是出行新風口,更是《關於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實名 + 信用之後,給互金下半場所帶來的機會。
共享單車免押大之爭是信用版的 " 滴快大戰 "?
此前被詬病為押金商業模式的共享單車,引入互聯網征信推動免押用車是一個重要轉變,但能否實現共贏還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
1、產品場景
就體量來說,摩拜和 ofo 不分伯仲,都是高頻剛需,從流量來說,微信和支付寶都拿出瞭限時推廣的頂級入口,在個人信用的運用上,芝麻信用支持的場景更多,但騰訊信用的關聯更深入,特別是有微信小程序的加持。
支付寶和微信的迭代思路都是強調全能化,支付寶嘗試瞭校園日記、白領日記等不成功的社交轉型,仍然堅持讓服務窗升級為生活號,仍然堅持開發小程序,說明螞蟻金服從上到下都不甘於工具化的定位,拼命要通過交易行為固化並捆綁人與人的關系,但因為用戶都是來自淘系業務,因此支付寶 + 芝麻信用的組合更適合主推消費金融場景,卻無法與微信社交粘性帶來的用戶活躍度相提並論。
前不久,阿拉丁平臺公佈瞭微信小程序指數 TOP100 中,摩拜排名第一,官方說法是摩拜有一半用戶來自小程序,說明微信的導流和拉新效果不俗,摩拜後續也必然會與騰訊信用進行更多深度合作。
2、風控體驗
騰訊信用和芝麻信用都是五個維度,前者是安全指數、財富指數、社交指數、履約指數、消費指數;後者是身份特質、行為偏好、履約能力、人際關系、信用歷史;大同小異,各有強點,基本邏輯是騰訊給社交註入金融基因,螞蟻金服給支付工具植入社交基因。
但個人信用風控講究的是授信、預警和追繳三者並重,缺一不可,免押本身所降低的用戶門檻如果以違約泛濫為代價,那是毫無意義的。
從授信來看,騰訊信用和芝麻信用的風控模型都是以大量社交和消費數據為基礎,足以從入口端攔截高風險用戶,但違約後的止損還需要有效的追繳機制。
摩拜與 ofo 的主要差別還是在智能鎖方面,摩拜全程定位以及對用車情況的掌握有利於信用體系的技術支撐,ofo 的機械鎖雖然落後一步,但更新升級的天王星智能鎖逐步普及,這個瓶頸或可突破。
免押對共享單車和互聯網征信意味著什麼 ?
當年借勢滴快大戰的移動支付隻不過互聯網金融的前戲,而今天共享單車的免押不僅改變瞭商業模式本身,也讓個人信用更深度的融入瞭社會生活。
從長遠看,共享單車當然還是要自己掌握命運,摩拜和 ofo 都意圖證明自己融入城市生活體系的能力。
(1)不叫板
日前,上海交通委緊急叫停瞭共享單車的新車投放,否則將 " 作為嚴重失信行為納入企業征信檔案 ",摩拜和 ofo 都在第一時間做出瞭及時回應,聯系到 7 月 1 日深圳共享單車的停車令," 交管部門將會把違法信息共享給單車企業 ",都說明無論是運營主體和消費者都面臨不斷完善的信用體系的約束。
(2)平臺化
摩拜和 ofo 都在加速平臺化建設,摩拜上線瞭 " 摩拜 +" 平臺,接入招商銀行、中國聯通、中國銀聯等合作方,利用百度地圖開放瞭步行和騎行兩個入口,但也不抵觸加入高德,這還不算因 ofo 拿到滴滴投資而宣稱引入摩拜的神州專車。
相比之下,ofo 更關註跨業合作以及與滴滴在大出行場景內的深度互動,後者取決於二者的用戶重合度,在滴滴訂單更多由快車等短途需求構成時,確實如此,但被網約車新政推向高端的滴滴就未必瞭。
(3)生態化
摩拜一邊擴建智能停車點,抑制野蠻生長、占用公共空間帶來的負能量,一邊借用百度地圖的 Q2 研究報告,證明自己覆蓋瞭 90% 一線城市的公交盲區,向城市管理部門示好的同時,也證明著自己的價值。
摩拜希望通過高黏性的用戶推動物聯網、大數據和 AI 技術,實現高效、智能化運營;ofo 強調平臺化的接入能力,試圖連接更多的同業和異業夥伴,實現輕資本的運力擴張。
國際化則是雙方共同的戰略支點。
圍繞騰訊信用和芝麻信用的則始終是場景之爭。
(1)消費金融
2015 年 1 月 5 日央行發文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征信、考拉征信、前海征信、中誠信等機構預做征信業務準備,當年 5 月騰訊信用就拿到牌照,但落地卻晚於螞蟻金服。
4 月 17 日螞蟻花唄即告上線,騰訊由於沒有電商業務,在消費金融方面裹足不前,隻是推出瞭類似於螞蟻借唄的微粒貨,反倒是京東早早上線瞭白條。
騰訊值得欣慰的是,當年微店的不成功嘗試,如今正由微信小程序的社交立減金、公眾號 CPC 廣告引流以及騰訊信用分等重塑,應可在消費金融上與螞蟻再分高下。
(2)場景延伸
螞蟻金服事業部總經理章言曾說 " 支付的價值遠在支付以外 ",指的就是撬動深度服務場景的能力,言外之意,互聯網信用在傳統金融不屑為的領域大有機會。
起步較早的芝麻信用真正關聯的剛需場景並不多,最近的信用租房算一個,但擺脫開發商與中介,直接面向個人房東,談何容易。
好在 " 無處不共享 " 的中國式創新帶來瞭好消息,那些五花八門、滲透到衣食住行的共享產品,哪個不需要個人信用的托底?
至於首當其沖的共享單車,這場被馬雲的憤怒和馬化騰的焦慮所裹挾的大戰,或許隻是角力的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關註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