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李一男

10-24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最牛博弈 ",作者 戴輝;36 氪經授權發佈,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男哥(李一男)終於快要出來瞭。經過三年多在裡面的磨練,相信他對人生的理解會到一個新的高度。

李一男,1998 年,做過我的領導的領導的領導,他當時親自管整個無線產品線,我在華為移動行銷部賣 GSM 產品,是最早的銷售人員之一。我們都是湖南人。

他脾氣不好。大學少年班的學生智商都很高,但經歷的挫折太少。他比較瘦弱,為瞭體現權威,有時候說話就會很狠很有狼性。其實,他隻比我大兩歲。

當時的華為,領導罵人再正常不過瞭。比如某副總裁這麼罵過我們:在我的腦袋被老板砍瞭之前,我把你們的頭都砍瞭!

但也不是所有領導都一樣,經常被李一男罵的負責 GSM 開發的劉江峰也隻比我大兩歲,但是性格就很不同。

第一次見到李一男是在科技園中區的科技大廈(5 號樓),我正在努力啃書。看到一個不怎麼挺拔的瘦男生目中無人走瞭進來,一屁股坐在我前面工位的椅子上,將腳放到桌子上,抓著一個同事的水壺就猛喝瞭起來。如此之牛,我沒敢搭理他,他就徑直走瞭。我驚問:他是誰?有人答:你這個土人,他就是李一男!

去山東答標,李一男親自帶隊。浩浩蕩蕩幾十人,都著黑西裝,氣勢磅礴,客戶說象黑社會來瞭。交流會上,客戶技術人員問:你們華為的基站,在我們山東的冬天能不能用啊? 華為一個技術人員答:可以啊,我們在內蒙的實驗局,冬天大雪紛飛,也用得好好的!李一男非常生氣,直接在會上指責:哪有你這樣回答問題的?你馬上給我從華為離職!李一男的意思是要科學地回答能到零下幾十度,但那個時候,這些數據未必有,即使有,也未必正確。該員工後來被下面的領導保護起來瞭,但李一男這個大脾氣的故事傳得很遠很廣。

後來,山東管局的劉愛力(現在中國移動的老大)到深圳來,正好問到我:你們一個 OMC(網管)可以管多少個交換機?我汲取瞭教訓,斬釘截鐵地背出標準口徑:1024 個!劉愛力調侃說,你們真牛,我們整個中國移動的所有交換機可以被你們一個網管管起來瞭! 我的臉瞬時紅瞭,不知道說什麼好。當時華為尚不知道 OMC 管理交換機的能力該怎麼計算,1024 這個數據是錯的,後來知道算瞭,才發現一套 OMC 管幾個交換機都很夠嗆。

1998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信息產業部組織召開瞭 " 國內生產移動通信系統設備用戶協調會 ",我請男哥會見我對口的江蘇管局的領導。他低著頭,說話細聲細氣,多數時候沉默不語。我發現,原來男哥見高層客戶的時候,還是很有些羞澀的。

1999 年 2 月,移動行銷部的人春節都沒有回傢,集中培訓,準備 99 年大幹一場。大年三十中午,在南油聚餐。李一男講話,你們努力前途一片光明之類又大又空的話。大傢喝瞭些廉價白酒。他後來在出租車瞭大吐一場,與出租車司機差點打瞭一架,喊李祥庭帶隊去救他。李祥庭哭笑不得,趕緊拿錢賠給司機。

李一男一度有輛小奧拓兩廂車,另外一個領導也有一輛,一個單號一個雙號。在他心情好的時候,有人調侃他,說將兩輛奧拓屁股對屁股連在一起,剛好是輛豪華車,而且以後車子多瞭遲早會限行,這輛豪華車單號也可以開,雙號也可以開。他笑瞭。

在技術上,李一男相信:唯有偏執狂才能成功,他是個獨斷專橫的人,而且有濃厚的技術情結。敢做決定,但卻未必都是正確的。

95-96 年,一個大哥大賣幾萬,華為看的眼紅,想上移動,到處去調研。移動公司的人都說,你們做 GSM 哪裡還有機會啊,人傢地盤都占完瞭!對瞭,馬上就要 3G 瞭,你們不如去研究 3G! 但李一男堅定地認為,沒有 GSM 哪裡就會有 3G?因此,挖瞭東方通信的劉江峰團隊開始研究 GSM,果然做瞭出來。 而 3G 到瞭 12 年之後的 2008 年,喬佈斯發明瞭蘋果手機後,中國國內才發 3G 牌照,3G 市場才真正啟動。(備註:GSM 就是移動的全球通技術)

1998 年春,由於與高通公司知識產權問題尚未解決,中國聯通第一次 CDMA IS95 招標項目中途夭折,再次招標時間懸而未定。絕大部分人認為 CDMA IS95 可以保留一隻小的團隊慢速跟蹤,但李一男要全部砍掉。查《華為基本法》,決策從賢不從眾,李一男顯然是聖賢,所以就信他,全砍瞭。但 2001 年中國聯通 CDMA 一期項目依然使用這個落後但是成熟的 IS95 技術,因此華為 CDMA 基站徹底絕收。而中興則大賺特賺,牛氣沖天!

李一男做出的一度放棄 CDMA,聚焦 GSM 的戰略對華為後來有瞭極其深遠的影響。一度讓任正非先生痛感要破產,但是最終卻讓華為遠遠超過瞭中興。

那個時候對國產 GSM 設備的定義很有些滑稽,所有西方公司如愛立信等因為在中國有廠,也都是國產設備。為瞭避免程控交換機民族品牌集體崛起的故事在 GSM 上繼續上映,西方公司學聰明瞭。國內市場上,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阿爾卡特、西門子等西方公司都在國內有廠,都大幅降價,華為做得很慘淡,但好歹還有點基礎,不像 CDMA 那樣幹脆基本絕收。

2000 年,我就去海外一帶一路賣 GSM 瞭。華為因禍得福,在海外奠定瞭 GSM 的好格局,為後續 3G/4G 確定瞭堅實的基礎,並鑄就瞭今天華為的成功。2004 年我一個人拓展出的菲律賓馬尼拉千萬人口大都市移動網絡強行搬遷,成瞭廣泛復制的成功模板,GSM 後來甚至進入瞭歐洲的核心區域。那時候,我還很苗條。

中興則因為國內 CDMA 獲得瞭巨大的成功,又是事業部機制,因此海外也主推 CDMA,在印度等地獲得瞭很大的成功。但後來 CDMA 發展得很不好,關鍵原因是高通的專利限制。

GSM 沒有專利限制,山寨手機種類又豐富又極其便宜,因此在全球迅猛發展。聯發科的 GSM 套片創造瞭一個神奇的商業模式。

華為和中興在 GSM 和 CDMA 上技術路線選擇的不同,是兩者今天業績不同的最核心原因,而並不是其他管理哲學和經驗。我認識很多中興出來創業的朋友,個人能力很強。

當戴輝們在海外白山黑水地賣 GSM 的時候,李一男於 2000 年北上創立瞭港灣網絡,先是代理,後來自己開發全 IP 的設備。當時,華為還在 ATM 與 IP 兩種不同技術上舉棋未定。但李一男堅定地選擇瞭 IP 方向,事實證明,是完全正確的。如港灣推出的 IP-DSLAM 寬帶接入設備,就引領瞭時代潮流。港灣業務上做得挺好,可圈可點。

港灣管理層很多都是華為的老人。我後來見過企業網渠道負責人陳凜,他說他根本沒有提辭職申請,是直接被創業的。李一男跟他說,去港灣上班吧,手續已經跟你辦好瞭!!

如果港灣繼續大做企業的路由器和交換機產品,顯然他就成功上市瞭,中國版的思科。因為,當時華為主要業務在做電信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很少。雙方盡管有競爭,但是規模不大。任老板忍忍也就算瞭,畢竟幹父子一場!

但港灣犯瞭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 2003 年年底收購瞭華為光傳輸元老黃耀旭創立的鈞天。任正非在 EMT 會議上說:乖乖,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還勝利會師瞭!

當時,華為最大的利潤來源是兩個,程控交換機與傳輸,移動還隻是個拼命燒錢的主兒。港灣如果進入運營商的光傳輸市場,是動瞭華為的奶酪和根本。

華為成立瞭打港辦,不惜代價要從各個領域進行封殺。首先,是拋棄咨詢公司 IBM 做的 IPD(產品集成研發)流程,港灣有什麼新產品就直接做什麼新產品。其次,是港灣在哪裡賣,華為直接就去贈送。人力資源上,積極挖人,港灣跳槽到華為的,都待遇優厚。

當年,中國沒有反壟斷法,2007 年 8 月 30 日中國才通過反壟斷法。這個做法在現在就有法律風險,如去年,華為就堅稱沒有打樂辦,隻是碰巧抓瞭酷派幾個人而已。不過,樂視和酷派的業績下滑都確實主要是因為老賈不爭氣,怪不得華為。

我後來認識瞭很多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港灣人,很多人重新加入瞭華為,但是待遇遠不如之前被華為挖過去的港灣人。問:為什麼?華為 HR 有句很經典的回答:你們是被俘虜的,他們是投誠的,怎麼能比!當時最幸福的,是從華為跳槽到港灣,又 " 投誠 " 跳回華為的,收入比一直在華為的同僚高瞭不知道多少。

我的一些朋友,創新谷肖旭、投資服務的李大為、開酒館的彌勒哥、做母嬰用品的 RICHARD 陳,當時都戰鬥到瞭最後一刻。他們聽到港灣被華為收購的消息,並不是來自港灣內部給的通知,而是網絡上當時瘋傳的任正非先生的講話。

這些戰鬥在最後一刻的人,現在在各自的事業上都很成功,有始有終,堅韌不拔。

聽他們講起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偶爾會想起,我在關島,參觀橫井莊一的藏身處,他在日本投降 27 年後才被發現。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一樣堅韌不拔的精神。槍炮的戰爭,市場上的戰爭,本質上沒有多少不同。

港灣受挫後,2006 年中,李一男又回歸瞭華為,擔任華為副總裁兼首席電信科學傢,是個虛職。後來參與瞭終端公司的芯片項目,就是現在海思牛轟轟的麒麟芯片前身。那兩年,他帶的是金手銬,樂得逍遙,對所有人都很和氣,性情大變。

再次離開後,他去瞭百度擔任 CTO,但呆得不久。有時候我想,如果李一男一直在百度裡做 CTO,以他的性格,他可能會討厭糯米團購和百度外賣。如果少花掉這兩百億,百度的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也許會更偉大。

12580 無限訊奇,當時曾火爆一時,號稱語音界的 GOOGLE,打個電話就可以問路,還可以訂酒店和機票。但因為過於依賴中國移動,後來證監會對這樣過分依賴某個公司的企業都非常小心,因此未能上市。喬佈斯引領的智能手機的崛起,使得 12580 以 CALL CENTER 呼叫中心為核心的模式,在輝煌一時後,迅速消逝瞭。

12580,一按我幫你。謝謝你曾給我指過很多路。

之後,他在金沙江當風險合夥人 ( venture partner ) ,不是正式員工,不拿工資,如果合作做瞭項目,大傢一起分成的那種。現在看來,李一男可能也並沒有與金沙江實際上合作過什麼具體項目,更沒有參加滴滴和 OFO。其實,我也掛過好幾個投資機構風險合夥人的名銜。

但從公開批露的信息來看,李一男是以自己個人身份直接入股瞭幾個項目,投資瞭好車無憂、人人愛車、小矮人科技、艾拉科技、樂享在線等多個創業公司,其中大部分項目是與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共同參與。但這些項目現在怎麼樣,我不瞭解。吳世春也出自華為,特別牛逼的投資人,最近美股上市的趣店就是他作為天使的大作,賺瞭上千倍。

李一男最成功的投資是數字天域,借殼瞭新世紀上市(後更名為聯絡互動)。投瞭僅僅兩三百萬,但獲利數億。這樣的暴富,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數字天域響應瞭智能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顯然李一男對 12580 這樣以 CALL CENTER 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受到移動互聯網沖擊有刻骨銘心的思考。數字天域的老板何志濤是湖南人,湖南人在互聯網領域也有些江山,如陌陌唐巖、微信張小龍、58 姚勁波等。隻可惜我不懂移動互聯網。

眾所周知,李一男這次獲刑,是因為 2014 年的 " 內幕交易 "。而且顯然因為李一男對相關的證券交易的法律不瞭解。

檢方其實並沒有李一男內幕交易的直接證據,隻有間接證據。但法院適用瞭《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中推定的原則,司法機關可在一定條件下,推定相關交易行為源於獲知瞭內幕信息。

大成律師事務所馬成律師表示:《內幕交易解釋》第二條規定,均有提及 " 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交易,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且無正當理由或者正當信息來源的。" 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是將交易存在與習慣背離時的舉證責任交到瞭行為人身上,需要自證清白。若李一男或辯護人能提供相關可以證明李一男有多次滿倉買入,有經常性高風險投資傾向的證據,無疑可以在交易異常性的爭議焦點上扳回一城。但反過來講,若檢方獲取瞭更多的交易資料,能證明李一男少有全倉買入行為的證據,那麼其作出的全倉買入符合其投資風格的辯解,會變得蒼白。

李一男一直在辯稱,他是基於對華中數控投資價值的分析,才決定全倉殺入的,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回過頭來從基本面上看,華中數控在當時確實是個比較好的票。

2014 年初,華中數控銷售收入不錯,每年有大量政府補貼,背靠華中科技大學強大的科研能力,CEO 李曉濤和團隊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進軍機器人行業也有亮點和概念。總市值才十幾億,比殼價也高不瞭多少,確實是有較好投資價值的票。2014 年 4 月 30 日,A 股才 2026 點,市場情緒顯然過於悲觀瞭。

上市公司股票的含金量越高,並購就越容易成功。因為被並購的標的的股東在並購交易後,是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含金量越高,未來上市公司股票上漲幅度越大,標的股東就賺得越多,就越願意賣。

也就是在 2014 年,我見過好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董秘,都在大談並購策略。那個年代,如果哪個上市公司不去考慮並購,會被小股民的唾沫星子淹死。

很多上市公司都請各路神仙來介紹可能的並購標的,與潛在標的簽訂保密協議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誰也不知道哪個標的能最終成交。就像我們認識很多女生,誰也不能事先知道,最後你會與她們中的誰戀愛,和她們中的誰結婚。

華中數控宣佈進軍機器人領域,也可能與其他上市公司一樣,積極看各種標的。李一男有可能真的是恰好碰上瞭一個並購事件,踩上雷瞭。賬戶開在他的媽媽和妹妹名下,也可能如他所說是為瞭避免成為十大流通股東,在聯絡互動他就是前十大流通股東。

如果重來一次,男哥知道這個法律,肯定不會這麼幹。隻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2014 年初,就在男哥出事前後的那段時間裡,我在前海梧桐並購基金工作瞭半年多,並發起瞭兩隻與上市公司合作的並購基金。工作地點就是深交所大廈的 40 樓。我曾經去深交所參觀,有個展區,有大量內幕交易案的信息展示。

我回傢連見過的上市公司名字都不敢告訴傢人,怕傢人手滑買瞭。因為所服務的基金可能與其中任何一傢上市公司合作,所推薦的標的也可能為任何一傢上市公司收購。即使我們沒有做成,上市公司也可能與其他機構、或者自行做成交易,也怕到時候都說不清楚。

但是如果不能根據企業的價值分析去買賣股票賺錢,那就沒有必要有股市瞭。 券商的分析師、投資機構、個人股東很多都是深入瞭解公司後,去作出判斷的。也會與董事長、董秘、管理層深入去交流,畢竟上市公司也是人來運營的。

我曾經很辛苦的讀過 CFA(美國註冊金融分析師)課程,通過瞭最難的二級,就是專門研究企業的價值。很多朋友都是券商的分析師。

這個事件的真實原因是什麼,隻有李一男自己最清楚瞭。可能真是內幕交易,也可能真的隻是恰好撞雷撞上瞭華中數控的一個並購事件。

歸根結底,李一男不瞭解證券交易的相關法律,是悲劇的根源。法院的判決也是符合有效的法律,經得起推敲。

我前段時候,去北京拜訪瞭花兒影視老板敦勇先生。他本是東南大學學電子工程的碩士,陰差陽錯在國內最早進入瞭房地產行業,比馮侖還早。可惜當年北京的地產業沒有起來,成瞭先烈。轉戰影視,卻一舉成功。樂視收購花兒影視後,樂視波折不斷,但他淡然處之。花兒影視依然好戲不斷,《羋月傳》、《甄嬛傳》、《急診科醫生》,還在籌劃中國夢新片。影視裡描寫瞭太多人生,他也對世界的變化平靜以對。人生也好,事業也好,都難免有波折。但風波之後,人生體驗也會更加豐富多彩,平淡無奇的人生並不是最好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深受啟發。

李一男今年 47 歲,而任老板創業那年已經 48 歲,褚時健創業時甚至高達 74 歲。男哥重新出山之後,也還很不老,還有堅實的基礎,而且說不定在裡面身體鍛煉得棒棒的,出來玩玩馬拉松,再寫個《李一男傳》,象劉曉慶一樣。

人生波折不要緊,期待著他重新出山的那一天,讓我們再看到一個陽光燦爛的大男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