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深陷傳銷後溺亡一事被曝光後,牽出諸多求職大學生被騙至傳銷組織後不幸身亡的案件。這些案件的具體細節各有不同,但均將矛頭指向網絡招聘平臺。
一時間,Boss 直聘被推上風口浪尖,隨之引發關註的還有一系列互聯網招聘網站,智聯招聘、前程無憂、拉勾網等大型招聘網站也被指騙局叢生。本應為就業市場提供便利的平臺,卻暗含吃人陷阱,這一問題應該得到重視。
亂象
李文星以生命為代價揭示出互聯網招聘平臺亂象的冰山一角。在這些平臺上發佈一條招聘信息十分容易,這給別有用心的人可趁之機。
一項調查顯示:高達 51.24% 的網絡求職受訪者表示自己或熟人有過在招聘平臺受騙的經歷。具體而言,利用平臺進行的不法行為至少有三類。
➤ 傳銷陷阱
傳銷分子通過冒名或虛構招聘單位發佈招聘信息,待求職者上鉤後將其誘騙至傳銷窩點,進而通過控制人身自由、威脅恐嚇等方式獲取錢財,類似 " 套路 " 一次次上演。
這種騙局的一個典型特征是:最終上班地點與招聘信息不符,對方會以出差、異地項目等為理由將求職者誘騙至較為偏僻的地點。
➤網絡詐騙
除以招聘為名發展傳銷隊伍外,還有人通過虛假招聘騙取培訓費用。
這種信息一般以兼職形式掛在招聘平臺上,中介先要兩三百元辦所謂的 " 兼職信息卡 ",才給介紹工作。
有時," 公司 " 還會要求應聘者繳納培訓費用。今年 8 月,求職者小平面試的公司讓他交 2 萬元的培訓費用,參加長達 8 個月的崗前培訓,如果沒有錢,可以由公司出面幫忙貸款;該公司還承諾培訓結束後給他介紹工作,月薪能達到 8000 元。
在南京一傢民營企業負責企業招聘的黃女士提醒:" 先讓交錢的,基本都是坑,畫大餅的也不要去,大餅一般意味著大坑。"
➤ 涉黃涉賭
去年 6 月,在多個招聘網站上,還可以看到許多營業執照未經驗證的公司,發佈瞭大量所謂高薪、低門檻的職位信息。其中,如 " 夜總會招聘 "" 私人秘書 "" 澳門賭場招人 " 之類的 " 招聘 " 網帖,更是涉黃涉賭。
而早在去年年初,網信辦就會同工信等部門依法關閉瞭兼職人才 114 網、招聘網、潁上招聘網、快點招聘網、586 兼職網、夜場招聘網等 16 傢嚴重違規失信招聘網站。
其中部分平臺傳播存在色情低俗信息等問題。
➤ 信息泄露
有一些應聘者的信息被招聘平臺的內部員工私自出售。
公開報道顯示,在幾個人力資源專員集結的微信群中,常有人發佈售賣簡歷的廣告,通常是打包形式出售幾百份簡歷,叫價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
今年 6 月,知名求職人才網站智聯招聘的兩名內部人員和購買信息人一同在北京朝陽法院受審,他們被控銷售 15.5 萬餘條個人簡歷,網聘公司每份簡歷對外的市場報價是 50 元,但這兩名內部人員對外的兜售價格僅為 2 元一份。這些被泄露的個人信息如果被類似傳銷的非法組織獲得,後果就非常嚴重。
➤ 企業宣傳
" 掛羊頭賣狗肉 " 是一些企業的慣用伎倆,除不法分子會鉆網上招聘的空子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有求職者在招聘網站上找工作時發現,和自己專業對口、薪資待遇優越的工作不少,然而電話詢問後,不是被告知已經結束招聘,就是隻通過一些簡單的 " 電話面試 " 就被告知應聘失敗。
對此,一位從事網絡推廣的專業人士透露,造成這種現象無外乎兩種可能,一是企業確實招聘人員已滿,而所交推廣費未到期,而另一種則是企業根本不需要招聘。
通常,這類企業的招聘信息十分靠前,提供的崗位競爭力也最強,打開網站頁面第一眼就會看到,采用這種宣傳方式,費用低、時間長,效果也不錯,是現在不少企業的宣傳方式。
總之,在線招聘平臺的種種亂象為應聘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輕則浪費求職者的時間、精力,重則造成財產損失甚至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癥結
網絡招聘平臺是發佈招聘信息的把關人,招聘騙局多發,凸顯瞭招聘平臺審核把關不嚴的問題。一些招聘平臺為讓 KPI ( 關鍵績效指標 ) 數據漂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低瞭審核門檻。
2016 年 , 中國在線招聘市場規模為 54.7 億元,與 2012 年相比增長瞭 139.9%。預計到 2018 年,這一數字將增至 63.7 億元。
獨立互聯網分析師唐欣表示,用戶數量是招聘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為瞭獲得更多企業主和用戶,自然有放松審核的傾向,這是招聘平臺虛假信息頻現的根源。
就 58 同城而言,其在藍領招聘市場具有優勢,但也正因如此,平臺上更多定位於中低端崗位,且目標用戶群人數相對高端白領用戶更高,使用頻率也更高。這也就導致瞭平臺會更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事實上,在諸多漏洞的背後,相當一部分互聯網招聘平臺即便引入瞭包括移動客戶端在內的新技術,但其整體運營思維和信息管理模式,還停留在互聯網 1.0 時代。即企業發佈信息求職者搜索,或者求職者發佈信息企業搜索,並未搭建起有效的雙方互動平臺。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招聘網站尚無統一的安全管理標準,這給監管帶來瞭困難。
一些小網站發現虛假信息後可以直接查封,但大型網站的問題處理起來尤為復雜。在《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雖然規定瞭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具有基本的安全管理義務,但對義務的范疇界定,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
廣告主管機關是工商部門,招聘涉及勞動部門,招聘過程中有違法犯罪行為又涉及公安部門。這種涉及多個部門的權責關系使監管難度加大,部門間合作機制的不健全使問題日趨嚴重。
此外,在執法力度問題上,往往也是發現一傢公司造假,卻沒有相應的處理結果。形成舉報瞭,未必抓;抓瞭,未必取締;取締瞭,未必不會再生;在網上掛出來瞭,未必有人問津,有人問津瞭,未必能把企業怎麼樣;個別企業還可以跨省經營惡劣循環生態鏈。
此外,我國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是在線招聘平臺騙局滋生的助力因素。
就業形勢嚴峻下的大學生,多數求職心切。漫長的求職過程讓很多大學生不再相信自己,甚至開始懷疑:" 我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工作?" 求職心切的大學畢業生可能最終隨隨便便地就進瞭一傢公司,隻為先養活自己。
李文星在收到上班通知後,並沒有認真核實公司的具體信息,最終造成瞭悲劇發生。
措施
互聯網招聘平臺的問題已致嚴重後果,數位年輕人因此失去生命。盡管問題一直存在,引起重視不過數月。
8 月 19 日,人社部印發瞭《關於進一步加強招聘信息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強對招聘活動特別是互聯網招聘活動的監管。
但不得不說的是,就以往經驗和現有情況來看,要想真正遏止在線招聘騙局的發生,僅靠一個《通知》是遠遠不夠的。
《通知》隻能看做是加力監管網絡平臺招聘的又一個利好、一個環節,但要想真正遏止在線平臺虛假招聘或招聘騙局,有關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比如增加網絡招聘平臺違規成本,加大經濟、法制等處罰措施,並嚴格執行,用巨大的違規成本促進網絡平臺監管的內生動力。
再比如,強化和合理分工人社、公安、網監等部門在虛假網絡招聘中的職責分工,聚合監督之力。
營造良好的招聘環境也需要從高校畢業後的求職季、求職人群中給予合理有方的職業生涯指導。同時,教會應屆生如何識別公司資質,如何樹立就業擇業安全意識以及在誤入非法類公司後的自保。
隻有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協同發力,才能有效整治互聯網招聘平臺亂象,避免下一個 " 李文星 " 悲劇發生。
財經網(ID:caijingwangwx)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