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 ( HK:00700 ) ,本質上是互聯網行業的 " 伯克希爾 "。
這一點,從其成長路徑可見一斑:從封閉抄襲轉向開放合作,利用微信 qq 平臺作為基礎,一方面發展自營業務(遊戲、視頻、廣告、雲服務等),另一方面用自營業務的利潤買買買,投資其餘互聯網公司,利用自身平臺幫它們導流,成為瞭最大的互聯網 VC。
眾所周知,傳統的產業發展有幾個要素:土地、人力、資金、能源——
高大上的企業需要核心區域的土地做辦公樓,加工制造業需要便宜的土地辦工廠;高端產業需要高水平人才,加工制造業需要廉價勞動力;企業都需要資金支持,不管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社會發展需要能源,能源結構的變化會影響區域格局興衰。
互聯網企業則需要一個新的要素,流量入口。流量入口的重要性僅排在人力之後,位於資金、土地和能源之前。
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幾大要素裡,最重要的人才這一端是開放的,沒有人可以壟斷;資金也到處都是,不缺;土地和能源的重要性又非常低。第二重要的流量入口,則被騰訊、阿裡給把持住瞭,而互聯網又處於大發展期。
歷史上有類似的時刻嗎?
大航海時代初期,英國打敗瞭西班牙無敵艦隊,掌握瞭海上霸權,隨即帶來瞭 300 年的輝煌;
二戰後,石油成為瞭經濟命脈,美國掌控瞭石油交易,獲得瞭世界霸權。
我認為不能僅僅從企業經營層面去看待騰訊,更應該從世界經濟變遷這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當下僅僅是這個趨勢的開端。
目前騰訊在做什麼?拿著流量入口,去低價換取互聯網創業企業的股權。
14 年 2 億美元入股京東,如今變成瞭 100 億美元;
14 年 50 億收購盛大文學,組建閱文集團,如今變成瞭 400 多億港幣;
13 年 4.48 億美元註資搜狗,如今變成瞭 20 億美元;
還有易鑫、眾安等,後邊還有數不完的騰訊系企業等著 IPO,每年都會有幾個大案子。世界上還有更暴利的賺錢方式嗎?
騰訊的投資模式更接近於 PE,而不是 VC,隻找那些有較大概率成功的企業,再用流量入口和產業協同給予支持,能使投資對象在幾年內就迅速做大,且成功率超高。
把 1 塊錢的東西賣給騰訊,借著微信平臺,能變成 3 塊錢;各業務板塊之間會有協同反應,3 塊錢又變成瞭 5 塊錢。
現在騰訊的報表利潤,是基本沒有反應這些的,都是騰訊自身的經營利潤。相信未來,投資收益的占比會越來越大,經營收益的占比會越來越小。但投資收益,騰訊肯定會盡量不給做到報表裡邊,原因後邊再寫。
騰訊到現在為止,大概是投出去瞭將近 2400 億的投資。
如果按照 5 倍的收益來計算,這些資產現在值 1.2 萬億,騰訊自身的 3.2 萬億市值,減去這部分就是 2 萬億市值,按照今年的 700 億利潤,動態 pe 不到 30 倍,不算貴。
在研究騰訊的時候,我想到瞭樂視和復星。樂視的生態化反和復星的富足健康快樂,在騰訊這裡已經實現瞭。
樂視和復星天天喊口號,為什麼不見騰訊喊口號?因為沒賺錢的總要吆喝兩句,真賺錢是要低調的。
騰訊的本質是什麼?看待騰訊有四個層次:
1. 社交和遊戲企業
2. 互聯網平臺型企業
3. 以流量換股權的金融控股企業
4. 收創業稅的企業
從 1 到 4 越來越不好聽,但利潤卻是越來越厚。騰訊行的是收稅之實,名義上卻是個社交和遊戲企業,所謂社交和遊戲,是用來掩蓋其收稅的本質。
未來但凡有互聯網初創企業,想要成功,都躲不開騰訊和阿裡,沒有騰訊和阿裡的扶持便很難成功。給騰訊或阿裡股份,換取一個更高的創業成功率,何樂不為?
不僅僅是互聯網,騰訊和阿裡的觸角已經伸到瞭各個行業,但凡政府不限制的行業,都會慢慢成為他們的天下。
收稅有多賺錢?中世紀歐洲有十一稅,教會賺的盆滿缽滿。相信有一天,騰訊的實質利潤會超過 80% 的國傢的財政收入,那可真是富可敵國瞭。
做企業做到這個份上,已經不僅僅是企業瞭。所以騰訊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政治風險。
所以,騰訊越強大就會越低調,一定不會去宣傳騰訊戰略,一定會盡量避免把投資利潤計入到報表裡邊,騰訊的報表 pe 也會越來越高。
現在大多數人還在盯著騰訊遊戲,盯著王者榮耀和吃雞。隨著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騰訊的收稅本質,其市值會迎來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