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令!支付寶、微信支付都得做這件事

08-07

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個重磅的消息傳來,跟你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密切相關。

8 月 4 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向有關金融機構下發瞭《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自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同時,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於今年 10 月 15 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

南方都市報報道,一位不願具名的支付業人士透露," 央行對網聯已經下瞭死命令,必須完成接入,技術達到要求。幾個巨頭實際上表態也都比較支持,不過這個時間點也比預期要早。"

那麼,什麼是網聯?央行為何對於網聯如此重視?網聯將如何影響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用戶的支付是否受到影響?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根據公開資料和媒體的報道,為你解答。

從直連到網聯

首先,要清楚什麼是網聯。

" 網聯 " 的全稱是 " 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 ",也被稱為 " 網絡版銀聯 ",即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

在接入網聯之前,不少中型和大型支付機構都采用與銀行直連的模式,因此線上支付的每一筆交易並不像線下一樣必須經過 " 銀聯 " 這一清算機構,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部分支付機構相當於變相承擔瞭清算的職能。據華爾街見聞引用的數據,目前約有 90% 的支付機構是直接對接銀行。

▲直接模式示意圖(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

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過去直連存在的弊端在於:

一是支付機構需要接入不同的銀行接口,需要跟不同的銀行去談判,甚至存在一傢銀行的多傢分行給同一傢支付機構開接口,標準不一,效率也很低;

二是一些大的支付機構實際上是從事瞭跨行轉接清算的工作,一定程度上變成瞭 " 第二銀聯 "" 第二央行 ",而清算是央行或者央行特許的清算機構才能行使的權利;

三是可能存在挪用客戶備付金的問題。

近年來,備付金被挪用的案件風險事件頻發,為消費者帶來巨大損失。央行在檢查中發現,有相當比例的支付機構資金被用於臨時周轉。很多支付機構占用備付金去買瞭理財產品,甚至是進行瞭高風險投資,這裡面有很大隱患。

" 統一接入網聯之後,支付機構就沒有必要開設備付金賬戶來進行轉接清算,備付金將全部存入統一的專用賬戶進行集中存管,備付金挪用問題也得到瞭很好的解決。" 董希淼稱。

▲網聯模式示意圖(圖片來源:華爾街見聞)

央行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公開表示,網聯的建立將糾正支付機構違規從事跨行清算業務,改變目前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業務的情況,以節約連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戶資金安全,也有利於監管部門對社會資金流向的實時監測。

央行系成第一大股東

支付寶、財付通分別持股 9.61%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註意到,其實早在今年 3 月 31 日,網聯平臺已啟動試運行,並成功完成首筆資金交易驗證,正式接入央行支付清算系統。

但是此前,關於由誰主導網聯一直沒有結果。

根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此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實際就是財付通)曾試圖主導網聯的架構,並一度成功地施加影響使得支付清算協會的方案設計者們制定瞭南北兩大中心的方案,但這一方案遭到瞭其他第三方機構強烈反彈,最終未被采納。反對的理由一方面是各傢第三方支付機構顧忌巨頭壟斷,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自身的信息保護等。而該方案亦與央行主導 " 建設金融基礎設施,讓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得以在互聯互通基礎上平等競爭 " 的主旨相悖,因而最終作罷。

據艾瑞咨詢的數據,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合計約占有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超過 90%。

最終近日曝光的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財付通、支付寶、銀聯商務等在內的 45 傢機構和公司簽署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設立協議書》顯示,網聯註冊資本為人民幣 20 億元整,協議各方均以貨幣出資,出資額分 3 期繳納,出資比例分別為 50%、30% 和 20%。

同時,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市場巨頭並未能占據主導地位,包括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在內的央行下屬 7 傢單位共同出資 7.6 億占股比例達到 37%,央行系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股東,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 9.61%。

▲圖片來源:中國基金報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在經濟觀察報報道中,一位接近央行人士稱 " 意料之中 "。央行的終極目的是將整個支付體系納入監管下。某種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落實的進程,一切隻是時間問題。

小型支付機構或獲利,對普通用戶影響小

如今出門不帶現金已經成為移動支付時代的常態,網聯的橫空出世,必然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首當其沖的就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經濟觀察報報道,一位接近網聯人士透露," 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數據切瞭一部分交易進來,現在還不多。銀行現在也在一傢傢地接入,前兩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開會時還提到,要求各傢銀行配合網聯的工作,加快接入進度。"

▲圖片來源:微信支付官微

信息時報記者從業內較為大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瞭解到,與銀行直連的平均費率通常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左右,大型支付機構的議價能力更強,小型支付機構則相對弱勢,因此就成本節約而言,網聯的出現對中小支付機構更為有利。

而對於用戶來說,網聯的設立,不會改變用戶對第三方支付服務的使用方法。若系統設計得當,性能良好,則也不會影響用戶體驗。

" 線上清算費率或仍有下降空間,線上線下費率可能趨於統一。隨之也將傳導給消費者,降低使用成本,同時中小機構也能夠有更多針對 C 端的創新,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向南都記者分析指出。

銀聯成最 " 失意 " 一方

不過,銀聯被認為是最 " 失意 " 的一方。

中國基金報報道,網聯的成立意味著銀聯長久以來想把銀行卡網上交易的清算也收歸旗下的努力宣告失敗。

2002 年,為解決全國銀行卡聯網通用的問題,央行牽頭成立瞭中國銀聯,全國銀行卡信息交換總中心和上海、廣州、深圳等 18 個城市有當地的 " 金卡 " 中心全部劃歸中國銀聯運營。

消費者線下銀行卡刷卡消費主要即通過銀聯,而根據央行的規定,刷卡手續費主要是指發卡機構(發卡銀行)、收單機構(收單銀行)、銀行卡清算機構(銀聯)三方分別收取的費用,三方分成比例是 7:2:1。

▲圖片來源:銀聯官網

2016 年央行欲牽頭成立網聯的消息爆出,經濟觀察報曾報道,接近央行人士坦言,網聯的籌建其實也有著重復投入的顧慮。" 然而,且不論支付寶和銀聯的恩怨糾葛,從眼下的競爭態勢而言,支付寶已經在實際意義上承擔瞭最大的線上支付清算功能。從交易筆數來看支付寶已經超過瞭銀聯,讓支付寶接入銀聯系統的想法不是沒有動議過,但是支付寶基本不可能接受。"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 某種程度上來講,銀聯也希望承接第三方支付和銀行之間的轉接工作。但銀聯一直作為央行的‘親生子’飽受詬病,與支付寶這樣的行業巨頭又存在比較深的糾葛,相關工作很難推進。支付清算協會是中立機構,由它來牽頭再組一個機構,合情合理。"

毫無疑問,無論是外卡清算組織的虎視眈眈,還是網聯的橫空出世,對於曾經清算市場的唯一的參與者銀聯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對手。

每經編輯 何小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