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應該做什麼?幾十年來,孩子們和傢長們各執一詞。
但如果爭執有用的話,要傢長幹啥玩意兒?最近關於杭州女白領傢長《月薪 3 萬,還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這篇文章的刷屏,再次驗證瞭中國傢長的普遍心理:再窮不能窮教育,何況咱有錢呢?
所以,國內大部分孩子的暑假最後總是一樣的:
滿臉不情願地坐在各種補習班、提高班的教室裡,聽著蟬鳴,幻想著夏天的另一種生活 ……
有意思的是,很多孩子這幾年長大成為傢長之後,也加入到瞭給下一代孩子們報暑期班的大軍中,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杭州女白領傢長的經歷,絕對不是孤例。
這是因為,大傢做瞭傢長之後才會意識到,高教育投入是目前中產階層的標配,在傢庭的各種投資中,幾乎屬於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暑假,在傢長眼中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窗口期,或者說,別人的孩子都在超車,你至少不能被超車吧?
所以一到夏天,中國父母都在卯足勁兒給孩子報各種班,便宜的小一千,貴的上萬塊。匯豐銀行前幾天發佈的 2017 年全球教育報告《教育的價值:越來越高》中顯示,93% 的受訪中國大陸傢長給孩子安排校外輔導,這在所調查的 15 個國傢和地區中排名第一。
上萬塊的暑假補習班,挖財君面膜不敷就服你
對於孩子的不情願,傢長則會各種安撫利誘,但對快樂童年和超齡教育的思量,為人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辛酸,能向誰述說呢?
挖財君覺得,補習班的花費,對於中國父母,尤其是中產階層來說可都是真金白銀的付出,別看中國在收入上算不得發達國傢,但在教育支出上,卻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還有些心疼孩子的父母,尚且殘存給孩子快樂童年的一絲理智,把目光投到瞭且玩且學的出國遊學上。
以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為例,每年寒暑假都有前往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傢的遊學團,最近幾年尤其火爆。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部提供瞭一組數據:2013 年,通過活動中心出國遊學的人數是 204 人,2017 年截止到目前的數據是 400 人,接近 2013 年的兩倍。
極端案例是,個別孩子僅一個暑假就報瞭 4 個遊學團,馬不停蹄地去瞭韓國、美國、英國和新加坡。出國遊學之火爆,可見一斑。
該不該給孩子報補習班和出國遊學?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點是共識:教育是穩固階層最關鍵的途徑。
新東方俞敏洪曾建議年輕人," 大學裡,投資自己勝過投資愛情 ",投資自己性價比最高,今天投給自己教育方面的投資,將來必定會獲得十倍、百倍的回報。
俞敏洪的話激勵著年輕人父母削尖腦尖去爭搶教育資源。
在中產階層聚集的大中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非常有限,中產階層隻能擠破腦袋爭搶,這一方面導致瞭競爭不斷白熱化,競爭內容花樣百出,另一方面則反過來加劇瞭中產階層的教育負擔,甚至負債投入。
孩子的教育投入雖然具備性價比,但卻不一定是理智消費,更多體現的是中產階層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左支右絀、捉襟見肘,被一種深重的焦慮所裹挾。
當這種焦慮被利益集團利用,會通過放大中產階層的焦慮來獲利,具體表現為將焦慮的解決方案設置為由傢長買單的行為。而基數龐大的購買行為,又會被天然地固化為中產階層的標準配置。
於是,整個中產階層的群體焦慮感又被放大瞭數倍。
據媒體報道,曾有一段時間,北京的西城區的教學實力被自媒體大肆吹捧,學區房也因此獲利而節節攀升。但這一系列背後是一傢中介機構的統一行為。海淀學區房因戶型較大動輒大百萬,而西城區 " 老破小 " 的房子則更容易接盤。
還有,各個 K12 培訓機構的火爆,天價補習班不斷,也在於把校外培訓等同於考試必過的邏輯灌輸給傢長。
這些被放大的焦慮為各個願意買單的中產階層父母挖好瞭坑,而事實上,孩子教育成功與否,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並不是一個通過簡單化購買就可以達成的目標。
所買即所得隻是父母為自己的功利、焦慮與無助買單,缺乏結果導向意識。
在單純簡單地以投入衡量教育中,孩子的訴求是被忽視的,甚至他們的愛好、意願一直被壓抑。
最後給大傢講一個身邊的故事:
今年 7 月,9 歲男孩 Leo 來到杭州和在這裡工作的爸爸共度假期。還沒到杭州時,爸爸考察瞭半個多月,已經替他報瞭 5 個暑期班。
Leo 看到爸爸的報班表,決定刪掉 3 個自己不喜歡的快速閱讀、數學精英班和國際象棋班,主動要求報遊泳強化、英語情境班,經過與爸爸的討價還價,最終保留瞭爸爸堅持的數學班,替換掉瞭英語班。
Leo 在杭州是否會有一個愉快的假期?挖財君不確定,報的這些補習班對他未來的人生是否大有裨益,同樣充滿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