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2380 字 丨閱讀時長約為 7 分鐘
◤ 核心提示:一場大火背後是很多人的無奈返鄉,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城市裡的人也是日新月異。大城市對有些人關上瞭門,對有些人打開瞭門,你是被拒之門外還是被盛情邀約呢?如今留在瞭大城市,以後一定留得下來嗎?
北京大興的一把火,燒起瞭冬日裡長達 40 天的違規建築大清理,街頭上都是扛著大包小包無處落腳的外來務工人員。
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包括快遞員、出租車司機、保姆、小商販、零散工等,甚至還有一些年過半百卻依然需要打工維持生存的老人。
以前我們還糾結 " 留在北上廣還是回傢鄉 ",但對於這些城市邊緣的異鄉人而言,從這個冬天開始,他們已經失去瞭這個選擇權,大城市已經沒有他們的容身之處。
▌01 離開的城市邊緣人
大城市有光鮮的一面,同樣也有陰暗的一面。
在科幻小說《北京折疊》裡面描述過這樣的場景:
在同一片天空下,北京被分為瞭 3 個空間:第一空間則是當權的管理者,第二空間是中產白領,第三空間是底層工人。
在可以折疊的北京裡,越上等的人不僅僅有更精致的生活,甚至有更長的時間,而第三空間的人不僅生存堪憂,而且隻有夜晚才能出來,平日裡是看不到的。
這就好像現實中生活在城市邊緣的那些異鄉人,如果你不曾親自看到,你就不會發現原來這裡還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北京,我們可以稱之為 " 邊緣北京 "。
這裡的北京沒有高樓大廈,隻有違規建築和臟亂差,卻是這些人唯一住得起的地方。
這麼些年來,城市化的進程帶來瞭大量的工作機會,大量外來務工者不斷湧入,邊緣北京也在不斷擴大。
其實早在 2006 年,北京就已經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人口疏解。
當時是為瞭籌建北京夏季奧運會相關的基礎設施騰挪空間,大部分市中心地段的違規建築被拆除,導致 150 萬居民搬遷。
而如今呢,一方面是邊緣北京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就像這次大興大火導致 19 人死亡;另一方面,北京已經不再需求這些人瞭。
北京提出,緩解人口壓力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在 2020 年之前,北京市人口要控制在 2300 萬以內,而現在的北京已經非常接近這個數字瞭。
在今年年底之前,北京原本就有計劃要繼續拆除更多的違規建房,隻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一夜之間讓很多人流落街頭。
▌02 大城市的氣候在轉變
一個城市想要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勞動力。但是並不意味著,大城市永遠都需要這麼多的勞動力。
曾經助推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已經消退,城市的資源越發稀缺,大城市的氣候已經變瞭。
今年以來,不管是深圳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武漢、杭州、鄭州、重慶等二線城市,都紛紛出臺瞭人才引進政策。
一座城市的承受能力總有極限,有新人進來必然有舊人離開,而政策就像一隻有形的人,決定著什麼樣的人要離開,而什麼樣的人有資格進來。
隻是離開的人曾經為這座城市付出瞭所有,到如今卻得不到一個立足之地。
前段時間坐火車回老傢,旁邊坐著一個年過半百頭發灰白的老人,帶著大包小包,被子鐵鍋什麼都有。
當時我還很不解,為什麼回傢一趟,把這些都帶回去。老人傢的回答讓我一時語塞。
" 不回來瞭不行啊,年紀大幹不下去瞭,一直在工地幹活,身體毛病也特別多,老板也不想要我瞭,覺得我幹不瞭體力活,看病還花去很多錢。"
老人傢語言裡滿是失落,但是看到火車窗外那些城市的高樓大廈,他又會略帶興奮地說:" 這裡很多大樓都是我建的呢。"
都說窮不過三代,那是因為窮到一定程度,娶妻生子都成瞭奢望。
對於這些外來務工者而言,原本想在大城市拼出一片天下,擺脫窮不過三代的宿命,甚至隻是為瞭一頓溫飽為瞭生存。
結果他們要面對的,卻是最終不得不離開的殘酷現實。
城市裡越來越多的高樓建成,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隻能無奈返鄉。
▌03 留在大城市更不容易
離開的人滿懷憂傷,留下的人會更有希望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大量廉價勞動力離開瞭,當大量廉價出租房消失瞭,城市的生活成本會不斷上升。
以前傢裡請個保姆,不用擔心保姆住在哪裡;現在傢裡請個保姆,就算不用考慮保姆住在哪裡,工資也會上漲,因為沒有那些廉價出租房,保姆的生活成本也上升瞭。
廉價勞動力的減少,會推高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則會推高一些服務成本,就連你每天吃的早點都會漲價。
而這一切成本,最終都會轉化到物價身上,由留在城市裡的人來買單。
就在前幾天,人民大學 " 新常態邁向新階段 " 的主題報告提到,經濟發展將迎來高成本期,明年物價會明顯上揚。
報告預計明年物價水平是同比上漲 2.5%,而今年最高值也隻有 2.5%。但是大傢心裡都清楚,這個 2.5% 的數字已經是很保守瞭。
面對通脹來臨,你有沒有想過明年的工資夠用嗎?也許薪資水平有所上漲,但是和物價相比,可能隻是小巫見大巫。
當有人租不起房甚至吃不起飯的時候,也就是要離開的時候瞭。
大城市也許很美好,但是真的很殘酷。
▌04 什麼樣的人能留在大城市
如今,不僅是北京在控制人口,其他大城市也在幹同樣的事。
廣州市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 1550 萬人以內,上海則控制在 2500 萬內。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城中村、違建房每一天都在消失,居住在那裡的人也在消失。
當這些人消失之後,總有人會進來補位,按照現在各個地方的人才引進政策,年輕的大學生將是補位的主力軍。
與如今那些離開的人一樣,這些年輕人同樣懷揣夢想而來,同樣期望有朝一日能夠逆襲翻身,成為這個城市第一空間的人。隻是不知道這一次能走多遠呢?
當然,我並不是反對年輕人留在城市,恰恰相反我認為年輕人就應該去大城市拼搏,年輕的時候不拼命,難道等著老瞭後悔嗎?
即使大城市再艱難,但也是普通人這一生逆襲的機會,特別是對於從農村考出來的貧寒學子來說,留在大城市可能是這一生拼命的目標。
我隻是想告訴大傢,未來要拿到大城市的入場券不容易,至少在學歷上你要好好努力瞭。
留在大城市就更加不容易,不僅需要你的一紙文憑,更需要面對更高的物價,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加固化的階層流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