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巴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需要每日精進,我作為一名理財思維的身體力行者,記錄每天的所思所想,帶領大傢一起奔向財務自由!
閱讀之前不妨思考一下:
在 AI 人工智能時代下,你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馬上領取現金紅包>>>
工資收入 開源
就業危機 被取代
人工智能 創意 挑戰自我
多元思維模型
在上一篇文章《AI 人工智能時代下,個人投資理財的 " 不變 " 與 " 變 "》當中,我提出瞭一個觀點:以當前投資市場環境來看,我們應該由主動投資變為被動投資,少在投資方面折騰,從而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 " 開源 "。
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想馬上去做自由職業或者是去創業都是不太現實的,他們更多的是在職場打工,所以工資收入就是大多數人 " 開源 " 的主要來源。但是,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很多簡單重復性的工作將會逐漸被取代,就業危機也就隨之降臨瞭。
之前我曾經看過一段 TED 演講,在演講當中提到:2013 年的時候,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關於未來就業的研究,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差不多一半的工作都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機器學習 " 技術的發展,它允許機器從現有的數據當中進行學習,並模仿人類的行為。" 機器學習 " 是當前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一個分支。
" 機器學習 " 在一開始的時候隻能執行一些相對簡單的任務,例如:評估貸款申請的信用風險,以及通過識別手寫的郵政編碼來檢索郵件。但現在," 機器學習 " 已經可以完成非常復雜的任務。
比方說,設計一個機器學習算法來評審高中生的作文,最終算法給出的分數居然和真正老師給出的分數是一致的。另外,在醫學診斷方面,機器學習也有瞭新的突破,它能夠從拍攝出來的眼球圖像中診斷出視網膜病變,算法給出的診斷結果與眼科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也是一致的。
要知道,一位老師的整個職業生涯大概隻能評審 1 萬篇作文,而一名眼科醫生的整個職業生涯也隻能檢查 5 萬隻眼睛。但是,人工智能卻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評審 100 萬篇作文或是檢查幾百萬隻眼睛。可以看到,對於那些頻繁的、大批量的任務,人是無法與人工智能相抗衡的。
但是,有些事情人工智能卻是無能為力的,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如此。因為 " 機器學習 " 隻能從大量已知的數據當中總結經驗,但是卻不能處理未曾反復接觸的事情。但人類卻不是這樣的,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能力,可以把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聯系起來,從而解決那些從未見過的問題。
比方說,一名物理學傢在研究雷達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磁控管融化瞭他的巧克力,從這裡他就聯想到瞭烹飪,於是發明瞭微波爐。這個典型的創新案例就是一種跨界轉型,對於人類來說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是對於當前的人工智能來說卻是辦不到的。也就是說,在創新方面,人工智能暫時還無法與我們抗衡。
與此同時,這其實也給瞭我們一些啟發:如果你的工作可以被簡化為頻繁的、大批量的任務,那麼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就像剛才所說的,評審作文、診斷某些疾病、審閱法律文件等等,雖然教師、醫生和律師這些職業還是需要的,但是人工智能會讓他們的隊伍變小,隻需要一小部分更專業的人去研究和處理復雜的情況,而重復性的工作將由人工智能替代。
那麼具體有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呢?這個其實是不能具體定義的,因為未來將會出現大量的前所未有的職業,可能是你我今天都完全無法想象的。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我們要盡量去做更有創意的事情,每天都要嘗試挑戰自我、改變自我。隻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現在之所以要積極的參加健身訓練,一周訓練五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本質上這就是一種自我挑戰。這段人生經歷可能長達兩年,甚至是更久。我把這段人生經歷稱之為 " 體驗健身教練的人生 ",從此我的人生又多瞭一個新的維度。
多個維度之間也並非平行的關系,它們會交錯在一起,碰撞出更多奇妙的事物來。比方說,我所創辦的 " 理財巴士 " 自媒體,其實就是我的 "互聯網技術 " 與 " 理財實戰經驗 " 碰撞之後所產生的奇跡。這其實也有點類似《窮查理寶典》當中所說的 " 多元思維模型 "。
另外,既然人工智能時代必然會到來,那麼我們就應該更多的瞭解人工智能,與它更加貼近一點。一旦熟悉它以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將一些重復的、繁瑣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然後做一些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工作。比方說," 譜藍 " 就是人工智能與投資顧問的結合體,簡稱 " 智能投顧 "。我們可以將長期的傢庭財務目標讓 " 譜藍 " 通過全球化的資產配置幫助我們去完成。
最近,艾媒咨詢發佈瞭《2017 年中國智能投顧市場專題研究報告》,用數據客觀地描繪瞭智能投顧行業的現狀和未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瞭解一下智能投顧的最新發展動態。以下是全篇報告的原文:
導 讀
2017 年 8 月 21 日,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 iiMedia Research ( 艾媒咨詢 ) 權威發佈《2017 年中國智能投顧市場專題研究報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 年,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達 3.11 億人。預計到 2017 年底,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將達 3.84 億,增長率為 23.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眾互聯網理財的觀念漸漸普及,大眾理財規模越來越大,而智能投顧的低成本、風險分散等特點迎合大眾理財需求。未來,愈加龐大的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將促進智能投顧的發展。
以下為榜單詳細內容:
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 年,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達 3.11 億人。預計到 2017 年底,中國互聯網理財用戶將達 3.84 億,增長率為 23.5%。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眾互聯網理財的觀念漸漸普及,大眾理財規模越來越大,而智能投顧的低成本、風險分散等特點迎合大眾理財需求。未來,愈加龐大的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將促進智能投顧的發展。
中國智能投顧部分平臺融資情況
中國的智能投顧起步較晚,2010 年雪球在線投資平臺最早獲得融資,但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投顧平臺。直到 2015 年,中國智能投顧平臺才開始迅速發展,多傢平臺先後獲得資本青睞。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繼續發展以及對國內客戶投資教育進一步深化,智能投顧將會成為主流的投資顧問方式之一,具有較大市場潛力。
中國智能投顧平臺梳理
中國智能投顧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創業公司、券商機構、銀行機構、BAT 等互聯網巨頭陸續入局,智能投顧市場熱潮漸漸擴大。目前國內智能投顧互聯網創業公司主要分為根據客戶信息提供自動化投資建議的個人導向型、以及以最適算法提供投資組合建議的算法驅動型平臺。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智能投顧主要瞄準 " 長尾客戶 ",而以散戶投資者為主體的中國市場具有良好的客戶基礎。但國內投資者被動投資意識淡薄,註重市場教育,並結合傳統投顧對客戶信息獲取及報告解讀給予輔助,為中國智能投顧平臺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智能投顧主要平臺綜合競爭力排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摩羯智投、譜藍和京東智投的綜合競爭力位列中國主要智能投顧平臺第一梯隊。它們也分別屬於傳統金融機構、第三方創業機構和互聯網巨頭旗下智能投顧產品。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國內智能投顧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各類型機構均有機會開拓市場。銀行及互聯網巨頭機構在資產能力和團隊實力上更具優勢,而第三方機構則具有較高靈活性,未來具有更高的發展潛力。
中國智能投顧市場趨勢分析 .
智能投顧補缺傳統投顧 創新大眾化理財
智能投顧在海外是一項與傳統投顧相互競爭的服務產品,兩者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對於中國的投顧市場,進行投資顧問的大多數為高凈值人群,而普通投資者則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投資咨詢習慣,國內部分企業目前將智能投顧與傳統投顧結合發展,利用智能投顧為客戶投資者進行理財建議,而傳統投顧則輔助切入客戶,為客戶進行投資報告解讀及信息反饋。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運用大數據及算法模型等手段,對理財用戶進行合理分類,提出針對性投資組合,輔以傳統投顧加以分析咨詢建議,將助力智能投顧市場快速發展。
風險偏好尚未形成 智投接受度有待提高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智能投顧在中國的破局之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方面,普通投資者不習慣將自己的財富交給專業機構打理,被動理財理念不成熟;另一方面,投資者結構以散戶為主,他們傾向於 " 追漲殺跌 " 的不理智投資行為。智能投顧理財仍面臨較高的市場教育成本,智能投顧接受度有待提高。而投顧市場教育除瞭能讓投資者學習正確投資理念外,也有利於推動目前市場上尚不具優勢的中小機構進一步發展,提升用戶規模和用戶價值。
本土智能投顧剛起步 未來發展趨勢樂觀
隨著房地產投資主導經濟發展的時代漸逝,中國居民資產投資將逐漸向金融資產轉移。目前中國金融資產投資市場以散戶為主體,這類人群存在對於理財投資顧問的潛在需求。此外,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創新應用於財富管理等領域,普惠金融得到發展,普通投資者有機會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對理財建議的需求加大,智能投顧市場存在巨大潛力。
互聯網聯手傳統金融成趨勢 技術數據交流助發展
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發展成為互金行業目前趨勢。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智能投顧作為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智能化要求較高,互聯網企業能為傳統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此外,智能投顧主要服務用戶為普通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金融機構的數據交流能更好實現對此類用戶風險把控。兩者合作能有效助力智能投顧行業發展,未來雙方合作有望繼續加深。
智能投顧行業標準缺失 合規監管迎加速
作為新興起的金融創新產品,智能投顧行業發展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行業標準缺乏,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調取客戶數據和業務開展具有較大風險。證監會等部門已開始對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機構進行合規檢查,未來對於智能投顧市場的監管將更加嚴格。艾媒咨詢分析師,除瞭政府部門政策監管外,對市場投資者加以教育,引導理性和合理投資,對於行業合規發展也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