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中國對不起 xx 省瞭,數據告訴你誰是親兒子

08-31

最近吳曉波頻道推出 " 區域經濟系列 " 文章,常在留言區看到一種論調——中國對不起 XX 省。

中國對不起山西:曾經向全國輸送煤炭資源,如今產能過剩卻沒人管。

中國對不起遼寧:曾經是共和國長子,拉扯弟弟妹妹們長大,如今經濟衰退卻沒人管。

中國對不起安徽:泄洪泄在這裡,幹線繞過這裡,國傢扶持總是忘瞭這裡。

中國對不起河南:缺少重點大學,鐵路局被拆分," 糧食大省 " 定位限制二三產業發展。

小巴一查,不僅有中國對不起甘肅、四川、湖南、江西 …… 居然還有中國對不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 …… 好像除瞭四直轄市,每個省都覺得自己爹不疼娘不愛,隻能 " 自抱自泣 "。

但是這種事不能憑感覺,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各種扶持政策,看看中國各省誰是親兒子,誰是撿來的。

三大國傢戰略

不同的扶持政策,自然有不同的價值,而近十年內,含金量最高的無疑是本屆政府提出的 " 三大戰略 " —— " 一帶一路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都是萬億級的投資規模。

其中," 一帶一路 " 涉及全國 18 省市,京津冀正如其名,長江經濟帶包含長江沿岸 11 省市:

除去港澳臺地區,全國隻有山東、山西、河南三省沒趕上車,讓我們抱抱他們。

另外,上海、浙江、重慶、雲南搭上瞭兩輛車,就別哭慘瞭。

國傢級新區

國傢級新區這個概念,可能很多讀者不熟悉,小巴舉例介紹一下:全國第一個新區叫浦東,最新一個新區叫雄安。

重量級不言而喻瞭吧 ?

國傢級新區多通過 PPP 等方式招商引資,以雄安為例,有學者預計最初五年每年新增投資 1000 億——可見這也是一輛快車。

全國 19 個新區,如圖分佈:

看完這張圖,小巴有三點直觀感受:

一是,國傢從沒放棄過振興東北啊 !2014、2015、2016 接連設立新區,剩下的真要靠同志們自己爭氣瞭。

二是,華中地區,有些尷尬。好在武漢長江新區和鄭州鄭東新區都在申報中,在促進中部崛起的區域規劃下,應該也指日可待瞭。

三是,山西不哭,雖然又沒有你,但下面就有你出場瞭。

改革試驗區

在國人的印象中,1980 年代設立的五大經濟特區,對當地經濟發展助力明顯。尤其是深圳,37 年來翻天覆地。

但後來," 經濟特區 " 這個概念就擱下瞭,直到 2010 年在新疆設立瞭兩大經濟特區,名雖相同,畫風卻不太一樣。與此同時,國傢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卻有瞭 " 新特區 " 之稱,成為瞭 21 世紀的改革試驗田。

要說資金和政策支持,特區與新特區遠不及前兩項裡的國傢戰略和國傢級新區,在這裡,國傢給予的更多是先行權和試錯權。不直接投資,但能吸引民間投資啊。

趕上這兩波的,包括以下省市:

綜改區與過去一概而論的經濟特區不同,往往因地制宜,例如沈陽對應新型工業化,山西對應資源型經濟,重慶對應統籌城鄉等等。

與綜改區類似,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改革試驗區,也是國傢支持,放手去試,便於招商引資的項目,包括以下省市:

不難看出,兩張圖有一定的重合,別的先不說,福建、廣東,你們真的別哭瞭 …… 如果這都不算愛,我真不知道央媽還能怎麼疼你們。

東部沿海先發優勢明顯,但長江中上遊近年來的機遇也不少,好好把握吧。

國開區、高新區

中國目前有國傢級經濟開發區 219 個,國傢級高新區 156 個,從數量就能看出來,沒有前幾個項目含金量高。

但是比較各省數量,還是能看出誰更受寵。

圖上的數字是各省國開區、高新區數量,顏色則表示每千萬常住人口平均擁有幾個區,除去新疆、西藏、青海、寧夏這些人少導致密度顯得很高的情況,中東部地區我們可以看出:

江蘇也別哭慘瞭,我們不信。

江西、福建的密度也很可觀。

國傢真的待東北不薄 ……

最後,高新區還有一個升級版,部分高新區可以在中央的支持下打通任督二脈,進化為——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

156 個高新區裡,魚躍龍門的隻有 17 個:

這是唯一一張,幾乎恪守胡煥庸線的地圖——都在東南一側。

一路看下來,四直轄市還真是什麼都沒落下。另外,中部地區抱團爭取資源的方式很值得學習。

山西你怎麼又哭瞭 ……

除去這些,還有國傢中心城市、國傢級城市群等概念,但由於一份遲遲未發佈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這些車究竟有多快,車上究竟有誰無法完全確定,暫不討論。

從上面這些圖中可以看出,中央對各省都給瞭不少機會,絕沒有親兒子、倒黴孩子和撿來的孩子之分。隻不過扶持發展確實要講究因地、因時制宜,逆著趨勢強行疼愛,反而有可能害瞭他們。

更關鍵的是,各省也要自己努力啊。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