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以後有中年危機,年輕時就不要做傻逼!

08-11

來源 | 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ID:neversaynever30)授權轉載

印象中我就沒當過小孩兒,好像自打有記憶開始我就是個成年人,我從好爭吵的爸媽那得知柴米油鹽的貴,從街坊鄰居得知人言可畏的危。

市井生活就是我的教科書,破敗居民樓真是一道復雜的課題,別人的課本上寫著 ABC,我的書本插圖內容豐富又骯臟:

街頭男人甩著膀子操起酒瓶子打架,雙頰通紅的小販在菜攤旁擤瞭一把鼻涕,婦女們夏日搬板凳坐樹底下嚼舌頭,流氓躲在某面墻後穿著一面花褲衩等著你 …… 一頁一頁,這就是我來時的人生。

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我自然早熟,也至今痛恨 2 件事,一是窮,二是固步自封。

十幾歲的孩子們每天惦記著鍋包肉和超級瑪麗,我腦袋裡裝的盡是這樣的想法:一,一定不能窮,二,一定要走出去。

我來自東北某市,自以為傢鄉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直到 23 歲時認識大量的廣東福建人,我才不得不承認,在沿海地區生活的人們,比內陸人對外界有著更多探索欲望,並且通常帶有這樣的特點:勤勞,思路廣,勇於折騰。

在奧克蘭認識的同胞中,有些甚至是還小我幾歲的姑娘,一個人擔著傢鄉弟弟妹妹的學費,還要為父母蓋房做貢獻,那也找到瞭致富的門路。

每當在網上鋪天蓋地誇贊我每周打三份工去交學費的 " 英勇事跡 " 時,我實在心虛,那時我身邊有這樣一群姑娘,比我年紀小,比我打工多,給弟妹交完學費再給父母贍養費,最後留少到不能少的一點給自己。

我疲憊到抹眼淚,問她們 " 累不累 ",她們沒心沒肺笑," 這有什麼的,勤勞致富嘛,現在苦點,不信 40 歲生活還這麼糟。"

窮並不可怕,窮是一種選擇,最可怕的是固步自封,從 20 歲一眼看到 40 歲。

說句非常公道的話,除去天災人禍,這個年代賦予所有人賺錢的機會,撐起早餐攤或者開辦創業公司,人人脫貧致富的路不同,但有一個公式是公平的,隻要主動去搜尋信息,就有機會勤勞致富。

我腦中一直保留兒時在街坊中看過的經典畫面,也用來警醒自己固步自封有多麼地可怕:

現實中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每日靠半斤白酒恢復雄性的威風,醉後的人生用來吹牛逼和打老婆,第二天駝著背繼續嫉妒王 xx 傢的三室一廳。

老婆披頭散發,整日哭哭啼啼,埋怨丈夫無能無德,卻不肯撒手傢中的爐灶去二百裡外的地方謀幸福。

幼年時非常敬重成年人,就連看護車庫滿嘴謊言的老頭,他的話我都毫不懷疑;

後來過瞭 20 歲,對成年人的信任日漸減少,當一個婚姻不幸事業不順整日喝酒吹牛逼的 40 歲成年人出現在我面前,自以為是地告訴我 " 你應該結婚生孩子瞭,不然不幸福 ",這簡直是我遇見過的最大的陰謀。

我嘴角狡黠一笑,也回敬他一個謊言," 是是是 ",心想我絕不要成為這樣的中年人。

20 歲為什麼要操心 40 歲時的事?

我來講一個悲傷的故事。

我在人生不同階段分別有過幾個喜歡寫作的朋友,到現在保持聯系的隻剩下一個,某日淘到譚恩美的二手書,歡喜地推薦給她,惹得她在電話裡哭出來。

她說自從大學畢業後再也沒碰過半本書,現在的日子和 20 歲時設想的大不相同,那些年吃夢都能吃飽,隻想著找個人傢結婚繼續讀文學,連半點實際的打算都沒有;

結果一入婚姻深似海,現在白天去賺柴米油鹽,晚上鬥婆婆鬥小三,身材已變成從前鄙視的大媽狀,連孩子都嫌棄自己去開傢長會。

一直覺得熱愛文學的人都很懼怕庸常人生,拼死用這道屏風做保護自由的支撐,然而不是每個 20 歲都能變成願望中的 40 歲。

還有更加悲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很多很多擁有過夢想的人,十年八年後,居然變成當年自己都討厭的中年人。

20 歲為什麼要操心 40 歲時的事?是因為那時的你,還有足夠的時間,為一個美好的中年做準備。

我說到自己早熟,是真的早熟,青春期全傢為我 " 要成為作傢 " 的夢想吵翻天,我不聲不響,扔瞭雜志,回歸父母認可的習題冊海洋,卻早早算計,我要有多少錢才能夠支撐一個在傢寫字的職業?

窗外響起操酒瓶子打架的聲音,我指甲扣進手掌,要去更遠的地方,要賺很多很多錢,就算寫十本八本無人讀的故事,也要體面活下去。

張德芬說過一個理論," 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你身上散發出來的就是那種能量的振動頻率,然後全宇宙就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達到你想要的東西。"

這一點我很認同。大學畢業後找到機會來新西蘭,旁人說我撞大運,其實我為瞭這件事策劃瞭好多年,每一個聽來看來的機會都不放過,都要親自去問一問,要親自查資料。

後來在異國住下三年,第一本書夢一般問世,旁人亦說我走運,我暗自想,謝謝上天的眷顧,也謝謝但凡有時間就抓本書來讀以及在打工餐館午休時撅著屁股寫字的自己,上天沒有殘忍略過那些癡狂的場面——

那幾年苦苦打工賺錢,瘋瞭一般,無非是為瞭讓日後的寫字瞭無憂愁。

楊麗萍月亮宮式樣的住所,每日隻與花草和書籍作伴,一生獻給美麗又悲戚的文字,那是我設想也需要我從現在為之努力的中年。

20 歲時覺得 40 歲真遠,可我轉眼就活到瞭中間。我也算是弄清楚一點,為什麼有些人的人生到瞭二十幾歲時就 " 戛然而止 ",很多人年輕時想減肥,想讀書,想旅行,想做的事情最終未能實現抑或失去堅持,日積月累就有瞭爆發點,讓你在一個瞬間覺得 " 原來我什麼都不行 ",自此失去對中年的美化動力——看看我們身邊頹唐的中年人,有些人堪稱失望的總和,哪有人在 20 歲期待成為那樣子?!不過是因為歲月的腐蝕,超越瞭年輕時對未來的規劃。

讀過一篇文章,講述一個喜歡音樂的 19 歲年輕人用 5 年實現夢想的經歷,強烈推薦大傢去搜索。

用倒敘法去過人生,真的會變得認真起來。

在提起自己五年後想出唱片的夢想後,這個年輕人的朋友說:

" 既然如此,你必須把目標倒過來算。如果第五年要出唱片,那麼第四年一定要和一傢唱片公司簽約,第三年你要有一套完整作品,第二年就要錄音,第一年就應該完成歌曲編曲,第一個月要完成一些作品,第一個星期要先列出清單選擇適合的作品。"

《塔木德》中有句話," 一個人剛開始貧窮一點無所謂,如果到瞭 40 歲還貧窮就不妙瞭,因為他已經習慣瞭。"

這是給我們二十幾歲人的良言,從現在開始,做一切盡可能的事,不要讓浪費生命成為 40 歲時唯一的習慣。

記得和朋友看李欣頻的故事,兩個人對她充滿創意的人生羨慕不已 " 哇噻,我也想每年去一個國傢旅行!"

轉眼看到她二十幾歲每天一本書一本電影以及 7 年出版 26 本書的勤奮,不得不感慨,那樣的中年,若現在不付出努力,就真的為時已晚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