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讀那麼多書,是為瞭成為不一樣的人。"(圖片來源於網絡)
01
有沒有某一刻,你會懷疑上大學的意義?
甚至會憂傷,自己讀瞭那麼多年書,還這麼窮。
最近知乎上有一篇匿名的帖子,很火。
發帖者北京大學本碩博連讀,畢業後到中科院工作,
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三年,但他選擇離開北京。
原因很簡單,兒子快到學齡,但他買不起學區房,
動輒二三十萬元一平方米的學區房,對他來說是天價,
所以他決定去南京一所高校上班,那裡一切會更好。
他在離開北京前後哭瞭兩次,
他說,
自己一直受到的教育,是不要拜金,是不要浮躁,
他都照做瞭。
結果到買房時,現實告訴他,知識啥都不是。
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行走的笑話。
相信這件事對許多人刺激都挺大的,
學歷不值錢,學區房卻很值錢。
若北大博士都成為買不起房的平凡人,
那麼,高學歷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02
這個帖子能夠獲得廣泛認同,
必須要說,它真的戳中瞭很多人的內心,
那就是一些高學歷者越來越貧窮。
我能夠理解這些抒情,
但我並不認為,
高學歷者,就應該買得起北京的學區房。
北大畢業才三年的博士生買不起學區房,很正常。
你知道發達國傢買房人的平均年齡嗎?
英國 36 歲、美國 35 歲、澳大利亞 33 歲,日本 41 歲。
博士剛畢業三年,30 歲左右,買不起北京的學區房,真沒啥心酸的。
這篇帖子的作者透露,自己每月工資到手不過一萬,
按照這個收入水平,他應該在全國許多城市都買不起學區房吧。
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買得起學區房的,
有許多種因素。
我們可以指責北京的學區房價變態,
可以指責好的教育資源,分佈不均,
但認為買不起學區房,等於高學歷一文不值,
對這種說法,我舉雙手反對。
03
高學歷還是能夠改變我們的。
我覺得,它的第一個意義是增值。
所謂高學歷值錢,
不是指所有高學歷都值錢,也不是指高學歷者畢業後就會富裕,
它是指高學歷者比其他人容易賺錢。
讀過大學的人都會知道,
學歷越高,學校越好,畢業後的起薪,就會越高。
" 吳曉波頻道 " 也統計過,
在 22 位白手起傢資產達 20 億元的 80 後企業傢中,至少有 13 位是國內名校畢業。
網上有句被轉爛瞭的話說,
" 多年過去,再回憶高考,其實本質上沒有考到好與壞的說法,重要的是年輕人在一起,做份試題,然後決定去哪座城市做代購。"
可代購也分很多種好不好,
高級的代購年入千萬,低級的代購入不敷出,
有逼格的代購要先讀長江商學院,LOW 的代購,先看的是《厚黑學》。
高學歷的價值,不會在畢業後第一時間釋放,
它形成的是你的學習能力、專業素養,與較高的情商,
這些東西,都讓你具備賺大錢的可能性。
04
高學歷的第二個意義是,
它能讓你成為不一樣的人。
很喜歡作傢劉同的一句話:
讀大學的價值,在於能認識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朋友,見識世界上更多優秀的人。
真是這樣,
高學歷,能讓你成為一個有眼界、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如果你隻是高中畢業,
每天和你混在一起的,可能是對社會充滿抱怨的民工,
你們不會談論上市、風投與趨勢,
你們津津樂道的,是小區裡的那點雞毛蒜皮。
如果你是一所非 211、985 大學畢業,
在就業中,多數時候,你就隻有被選擇的權利,
而不是進退自如。
如果你沒有讀研究生,
一些公務員崗位,你可能沒有報考的資格。
學歷不代表其他什麼,
但高一點的學歷,的確會讓我們更自由,
會讓我們更灑脫。
所謂自由與灑脫,
就是你說瞭算,
就是讓你與眾不同。
05
永遠不要去抱怨高學歷沒有用,
總在抱怨的,其實隻有兩種人。
一種是沒有高學歷的,他們嫉妒;
另一種,是以為學歷就簡單等同於財富的人,他們擁有高學歷,卻沒有高能力。
我至今仍然感激著父親。
大學裡,我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工作瞭幾個月,不滿意,我想考研。
父親什麼都沒說,但承諾每個月給我寄 500 元的生活費,
那一年,父親的月工資 1300 元。
第二年,我考上瞭新聞學碩士,
從此,我走上瞭另一條道路。
如果沒有考研,
我可能現在在溫州某傢韓國工廠裡跑業務,
開著起亞車,在手機上一遍遍刷屏," 樂天,滾出中國 "。
有高學歷,就算買不起北京的學區房,
但你一定會有更多選擇與發展的可能。
就像新聞裡的這位北大博士,雖然買不起學區房,但依舊能夠選擇南京的高校,給予孩子異地的優質教育。
因為可以選擇,所以我們仍是自由的。
因為可以選擇,即便不如意,我們依舊可以從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