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述 | 周其仁
來 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文章觀點不代表米筐投資立場。
8 月 30 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傢周刊》主辦的 2017 中國未來經濟論壇在杭州舉行。著名經濟學傢、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發表瞭主旨演講。以下為本次的演講內容,有刪減。
新經濟這個 " 新 ",它不會從天而來,它是創出來的。中文中的 " 創新 ",有行動的意思。中國創新這個口號已經非常響瞭,但還需要我們實業界、產業界、投資界,真正把創新當一回事!
中國的內外部遇到瞭一些新的約束條件
創新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創新使中國經濟走到今天。我講過很多次,中國的經濟並不是在封閉當中完成瞭高速增長,而是在開放當中實現瞭 30 年的高速增長。什麼叫開放?剛才有嘉賓講到,首先是對發達國傢開放。因為發達國傢戰後發展得比較好,資本積累、技術積累、知識積累雄厚。我們過去關起門來吃虧,鄧小平重要的轉變就是把封閉變成開放。
這一開放,資本、金融就會來。它來也不是因為想做好人好事,因為它有經濟規律。一個經濟如果擁有的資本越多,資本的回報率相對就會低。這個資本如果到瞭資本稀缺的地方,它的回報率就非常高,就這麼一個道理。但你不開放,它來不瞭。
中國有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和願意學習的人民。結合瞭資本、技術,同時有一個全球的市場,中國經濟就開始高速增長。出口導向的增長,這是過去的發展模式中沒有的因素。30 年平均 10% 高速增長,改變瞭世界。
全球格局已經發生瞭改變,可以說世界是一個很富的經濟,富經濟就是資本多、人口少。窮經濟就是人口多,資本很少。資本少,生產力就低。資本多,生產力就高。中間如果有一道墻,冷戰形成的墻不通,那富就過富的日子,窮就過窮的日子。把這個墻拆掉,打通之後會發生一系列重大的變化。
資本打通瞭,那誰得利更多,誰可能會吃點虧?我的分析是這樣的。現在看富國,富國當然得利。因為它原來的資本有更多全球的勞動者來用它,相對稀缺程度提高瞭,所以華爾街發大財是有道理的。
矽谷的技術也發大財。原來也就一、二億人口用它的高技術,中國、印度一開放,人民生活改善也要用它的技術,市場大大擴大。
美國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在全球化中受益程度相對不高,尤其和華爾街、矽谷比,他們會有挫折感,這是發達國傢的問題。大概 20 世紀 80 年代之前,美國基尼系數是收縮的,社會呈一個 " 橄欖型 ",中產階級的量越來越大。全球化以來,美國的兩極分化加大瞭,國內矛盾尖銳化。
我們再來看看貧窮的國傢,他們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增加瞭勞動者打工的機會。在所有中國落後地區的人口當中,誰靠資本近一點,誰靠技術近一點,誰靠國際市場近一點,這些人口富得就更快一些。我們也出現瞭收入分配的問題,也有兩極化的趨勢,需要社會統一支持、扶貧,需要政策來彌補。
從全球化整體來看,經濟增長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但是提高到一定速度,持續到 30 年,尤其中國這麼一個大國,產生的新矛盾讓這個模式難以持續。
來看國內,我們殺進全球市場主要靠成本優勢,因為原來是低成本,勞動力便宜、土地便宜、要素也便宜,便宜就是競爭力。問題是經濟規律是成本曲線,先降後升。僅有溫州模式的時候,全國農村勞動力充足,招工人他就會來,工資也漲不瞭。但是蘇南模式、廣東模式出現後,中國商品經濟發展,市場發展在蔓延,大傢都在辦廠招人,農村勞動力的蓄水池就沒瞭。大概從 2000 年開始,成本曲線開始往上升。更迅速上升的是稅收、土地出讓金、政府開支。
中國的內部、外部都遇到瞭一些新的約束條件。
全球競爭的頂端還是在發達國傢手裡
今天的局面,籠統講就是 " 三明治 " 的結構,全球競爭的頂端還是在發達國傢手裡,到今天我們還難和它平起平坐。它有知識的積累,技術的積累,有獨到性的優勢,它設計的東西全球需要。斯隆的商學院的校訓是:經濟競爭是兩件事情,要麼與眾不同,要麼成本領先,這兩種辦法可以使其活下來。
中國夾在中間,成本優勢已經不明顯瞭,獨到性優勢還不顯著。出路在什麼地方?節約成本,經濟上去,大傢收入提高,倒過來就是成本上升。現在經濟增長不就是謀大傢的收入提高,我收入高瞭反過來就是成本高瞭。明年我再投入到經濟過程當中,成本就高瞭。這麼說起來,經濟到最後是很憂慮的,前景是不妙的。
不能永遠用同樣的方式生產同樣的東西,是混不下去。創新變革不是說錦上添花的事,高興就做一點,不高興就不做。對中國高速增長,30 年來的經濟,如果沒有創新驅動把成本的特性改變,那會重新陷入一種困境。
看看發達國傢今天的困難,我去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順便看瞭美國很多老工業基地,當年這些工廠如何輝煌,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鋼板是這個廠提供的,而今天銹成瞭一攤亂七八糟。它的解決辦法就是銹袋變成腦袋,通過腦力開發新產品,新想法,重新到利用資源的新方式。美國也在轉型,如果沒有創新,美國所有的成就最後都會變成發展的障礙。
我們來討論創新到底什麼含義。沒有創新,經濟很可能變得很平庸,全世界多數時候經濟都很平庸。所謂平庸,也許會有點增長,人口也增加瞭,但人均沒有顯著的增加。這叫周而復始的經濟,最早是熊彼特 1936 年提出來的。突破這個平庸,讓經濟不平庸,那就是要創新,或者改變產品,引進新產品。或者把已有產品的品質、功能改變,或者引入新的生產方式,或者開辟新的市場。然後新材料,剛才有嘉賓講到新的原料,新的材料,商業模式,新的經濟組織方式。如果沒有引進這些東西,經濟一定會平庸化,走不動瞭。
人都有想法,但是有些想法會對經濟的增長有革命性的影響。我去年 10 月去看德國工業 4.0,第一站到漢諾威。正好趕上他們偉大的學者萊佈尼茨去世 300 年,漢諾威大學開展很多活動紀念這位學者。萊佈尼茨當年說重復計算這種工作不應該是人幹的工作,應讓機器幹。一下子讓我重新理解工業革命的所有意思。機器替代人不是自然發生的,不是說勞動力貴瞭,機器自然就會出來替代人。人是萬物之靈。人要解放頭腦,不斷有新想法,創造新的生產力,這是經濟增長的本源。
對人本身的認知非常重要,這有一個歷史過程。新的發現會帶來新的發明,新的發明會帶來新的產品,會帶來新的利用資源的方式,就可以帶來經濟進步。
創新要有高濃度、高頻度、高密度的互動
想法真正變成創新的行動,改造世界,難度還不小。因為很多想法會自生自滅,禁不起打磨,要變成產品得不到資源。
在什麼條件下,想法可以轉成創新的行動?有一個比喻,需要一鍋濃湯。大傢看看創新在全球的分佈就在幾個地方:美國的矽谷、波士頓,亞洲中國。想法變成產品,變成產業,這條路是非常長的。
我們去矽谷,去 MIT 看,發現創新的形態改變瞭。大學、國傢研究中心、實驗室、國防部訂單,還有無數的公司、銀行資本、創投基金、法律服務,全世界很多國傢都具備這些要素。但是差別在於濃度和密度,不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高度聚集,它很難成氣侯。很多想法最後就變成笑話瞭。
非得高濃度、高頻度、高密度的互動,一個成就鼓舞另一個成就,才能發生連鎖反應。敢想,要腳踏實地做。一輪一輪,一個模型一個模型改,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中國現在一些風險資本投進去瞭,不能等人傢成為潮流才去跟,要在它中途困難的時候就下手。
什麼叫科技創新?針對現有的問題和痛點,采用一個新的不同的原理來實現的技術。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比北京還要小, 800 萬人,差不多是 1/3 的北京人口,有 7 千傢 Start Up Firms。我到瞭那裡,才發現矽谷很多厲害的技術都是來自於特拉維夫研究中心。別人已經有的東西,他們不幹,還有一批人專門挑戰新的東西。以色列沒有什麼資源,一半是沙漠地帶,但高科技產品、蔬菜瓜果,甚至淡水都要出口歐洲。人均 3.5 萬美元,靠的是生產體積很小,附加價值很高的產品。
從想法變成產業,有兩條路可以走
認真研究創新,怎麼從想法、應用新原理,克服技術困難,變成產品、變成產業,扭轉我們在全球競爭中由於高速增長帶來的新挑戰?
我們研究發現有兩條路,第一,從產品出發。然後去找關鍵技術,技術遇到難點最後有沒有新的原理可以解決問題。第二,從原理出發,新的發現出發,倒過來看有沒有技術可以幫它落地,最後做成產品進入市場。
經濟活動中大多數是從底下往上爬的,有需求,有痛點,大傢都想解決卻解決不瞭。這裡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往上爬,錦上添花。好中加好,優中加優。那些奢侈品磨煉出來的工藝精細,一旦條件成熟可以變成大眾可以享受的東西。過去日本、歐洲傳統就是做高端好產品的國傢。奢侈品公司為什麼多是法國的?因為路易十四允許給皇傢供貨的匠人自己開店,使得很多好的鞋包、服裝、餐飲留瞭下來。
第二種是生產大眾可及的產品與服務,比如吉利剃刀、福特模式和中國制造。美國那一代企業傢的貢獻以福特為代表。汽車在之前都是非常有錢人才能享用的。他的理念是工人也能買汽車,大批量制造,流水線就是他發明的。每輛車單位成本迅速降低,逐漸吸引瞭大市場。當代的商業就是從頂級的享受當中選一些產品出來,用大規模制造的技術變成普通人可以享受的。
我的看法是在美國企業傢之外,接下來就是中國的產業界。中國要從殺價變成比拼品質,有很大的增長機會。比如小米。雷軍仿效的是喬佈斯,對產品有無限的要求,總部最近要啟用無限循環,永遠不滿意,永遠發現問題找對策,再發現問題再找對策。天下的消費者還沒有說出來需求,他就在工廠裡提出來,不依不饒。蘋果機那塊玻璃是他最先提的要求,不管口袋裡有刀有石頭,有指甲刀,磨不壞。
創新真正落地,要有全面的社會知識
創新不光是技術能解決的,真正要落地要有全面的社會知識,要懂法律、人心、偏好、輿論、政治。即使一個天才技術人員提出想法,技術上可行,不等於社會和經濟上最後可行。
創新是上三拳、下三拳,左三路、右三路,都要打通絕不容易。要用好多動力,復合起來推進創新,有很多發明、應用,堅持、妥協、改進,承擔創新任務的這些公司和人比一般的競爭要求更高。
今年新發佈全球創新支出,中國大陸挺進到 22 位,香港排名 16。今年有一個新的排位辦法。創新不是以國傢,而是以集群為單位。在全球前 100 個創新集群中,最密集的集群是東京和橫濱地區,其次是深圳和香港地區,第三位是美國的聖荷西—舊金山地區 ( 矽谷地區 ) 集群。
創新很重要,經濟的發展最後是創新主導的。不能因為經濟學傢說它重要,政府說它重要,創新就會自動發生。創新要不能發生,經濟就會被卡住。
從行為角度看,創新來源於想法,但它不是一個點子就行,最後它要成於行動。它要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用新的資源組織方式來滿足經濟的要求。它從一個個想法、點子、猜測,中間包括發現原理、尋找應用、發明技術、反復試錯、制成產品、形成產業,然後為社會所接受和普及。
承擔創新的組織既不是整個國傢,也不是一個大組織,而是一個集群。就是那些有想法、願意承擔創新的人高密度聚到一起。現在先進公司內部的組織方式都有很大的變化,彌漫著支持、肯定、鼓舞創新的氛圍。它要有密度和濃度來支持,就像生命不是在哪裡都可以發生的。生物學傢是說在一鍋濃湯裡產生的,從無到有。想法也是從無到有,能成長起來。
中國 13 億人想法肯定不少,問題是怎麼聚焦,怎麼凝聚,怎麼增加厚度的質量。我們也有大學、研究所、國防巨大的需求,更有 5 萬億美元巨大的消費市場支持。這些條件都不缺,這麼多創新公司,一代代的新大學生、研究生投入到經濟中,以此來推進中國經濟長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