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的,隻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

11-13

文/吳紅飛 編輯/露露

為什麼一盤番茄炒蛋卻能讓你心安?答案就是 " 圈內感 "。

今天早上,一則番茄炒雞蛋的廣告刷遍瞭整個朋友圈。廣告裡,伊恩是一名剛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的第八天,他去參加同學聚餐。每個人做一道屬於自己國傢的傳統菜。伊恩選擇瞭中國的傢常菜——番茄炒蛋。但其實他並不會做菜。

是先放雞蛋,還是先放番茄?

毫無頭緒的他向遠在中國的媽媽求助。凌晨 4 點,爸爸和媽媽從床上爬起來,來到廚房為他錄制瞭番茄炒蛋的視頻。教完後,媽媽還一直等待著伊恩的回復。最後男孩做出瞭滿意的番茄炒蛋,聚會很成功,朋友們也深深地被中華美食吸引瞭。

這其實是一則招商銀行留學專用信用卡的宣傳廣告。但許多網友仍然表示感動得淚流滿面。

為什麼一條母親教兒子如何做番茄炒雞蛋的故事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共鳴?背後的秘密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書中提到的 " 圈內感 "。

圈內感是什麼?卡羅琳 · 韋伯(Caroline Webb)她的書《如何擁有美好的一天:運用行為科學改變你的工作生活(How to Have a Good Day: Harness the Power of Behavioral Science to Transform Your Working Life)》中解釋瞭這個概念,並告訴你如何利用這種圈內感。紅杉資本的合夥人邁克爾 · 莫裡茨(Michael Moritz)對這本書的評價非常高。他說," ‘美好、高效的一天’和‘乏味、平淡的一天’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卡羅琳告訴瞭我們如何擁有前者。" 在這本書中,卡羅琳用自己在麥肯錫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以及對許多知名公司 CEO 的交談,告訴我們工作中那些我們不理解的地方,以及如何讓你一天的工作更加美好?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卡羅琳提到的這個 " 圈內感 "。

什麼是圈內感?

" 圈內感 ",俗話說就是 " 把別人當做自己人,我們是一個小圈子共同體 "。通常來說,你在兩種情況下會感觸到圈內感:一種是你遇到熟悉的東西時,就會感到親切、拉近距離;另一種是當你感覺到與某人擁有共同的屬性,這種共性會引發你的從屬感,減少自我孤立和焦慮。

這則番茄炒雞蛋的故事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傢的共鳴,是因為它源於我們都熟知的事物:海外留學時,父母對學子的愛,是人之常情。而加瞭一道番茄炒雞蛋,這種愛就更親切而深遠。

番茄炒雞蛋,是我們國人都熟知的一道中國菜,雖然簡單,卻蘊含中國美食文化的溫度。正是這道番茄炒雞蛋觸發瞭我們國人的團體圈內感。

再舉個例子來說,麥當勞為什麼能夠如此俘獲全球消費者?喬治 · 瑞澤爾曾經在《漢堡統治世界:社會的麥當勞化》中討論過這個問題,除瞭指出麥當勞高度的流水線專業化生產和不斷轉變策略以外,他還註意到瞭這樣一個問題。

麥當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點。而當你坐飛機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在機場休息時,看到一傢麥當勞,於是掏出銀聯卡去刷瞭一個麥香堡,你順便還連上瞭 wifi 查看當地的新聞和氣候。這會使陌生的不安感瞬間消失。" 這和傢門口的那傢一模一樣 "。

至於共同屬性感,The Information 是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傢位於舊金山的科技媒體,創始人傑西卡 · 林希(Jessica Lessin)畢業於哈佛。這傢媒體除瞭日更、註重內容質量等以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非常值得註意的是它的訂閱價格 399 美元。相比國內的數十元到 199 的欄目,是十倍以上的差距,iPhone SE 在美售價也隻不過 349 美元。我們不禁思考,一份知識簡報的年訂閱價格為何能夠比手機還貴。

這天價的訂閱費之上,背後隱藏這什麼樣的秘密嗎?其實,The Information 做到瞭很多知識平臺沒有做到的東西:打造 " 圈內感 ",形成共同的身份認同。The Information 非常強調用戶的團體屬性,加之對內容的精品運營,讓用戶產生帶有準神秘色彩的 " 圈內感 "。

早期的用戶可能的確是忠實的粉絲,但如今更多的是獲得一種 " 圈內 " 身份。用戶訂閱的不僅僅是一份知識簡報,更多如同加入組織的從屬感。

為什麼人會去追求 " 圈內感 "

為什麼我們總害怕不屬於任何圈子,總渴望 " 圈內感 ",而害怕承受一個人的孤獨?其實,這種圈內感來源於人的自我防禦心理。人對於所接觸一切信息,會有一個 " 是敵是友 " 認知判斷,並對判斷進行反饋。老鼠遇到貓會逃跑,而人遇到到危險也會躲避。這在神經心理學中被成為:生存回路。

是敵是友?科幻小說巨匠劉慈欣在《三體》中的一些假想,正是基於這種心理學認知。他在黑暗森林法則裡有一個概念叫做 " 猜疑鏈 ":在宇宙這個黑暗森林裡,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必須努力隱藏不被別的文明發現。一旦發現,能生存下來的隻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

文明在無法判斷對方是敵是友的情況,會優先選擇抹掉對方文明,以免遭受潛在威脅。《三體》所描述的宇宙,是一個非常殘酷乃至黑暗的宇宙,各種文明之間互相猜疑、殘殺,帶有達爾文主義的色彩。有人總結為 16 個字:偽裝自己,保護自我;發現目標,幹掉對手。

這種猜疑本質上就是自我防禦心理的體現。不是一個圈子,我就無法判斷你的身份。我也沒有精力在去判斷,因為成本太高:那麼我隻能假設你是敵人,畢竟我先滅掉你,你就無法在下一刻毀滅掉我。亂世梟雄曹操有兩句天下皆知的名言:"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當然這是一種圈內感的最高度體現,上升到瞭宇宙文明的層次。那麼我們生活中可以如何創造這種圈內感,來增強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感呢?

第一步:找到共同的話題,建立圈內感

在工作中,當你遇到一個經常挑你毛病的上司,你就會覺得,對方是你的 " 敵方 "。在此之後,你隻能選擇避而遠之,或者礙於情面主動打招呼。於是每次你見到對方,你的心情是非常遭的,甚至會影響你一天的心情。

其實當你仔細思考一些你與他的共性,你首先知道你們是同事關系,然後你可能還會發現那位上司來自同樣的傢鄉,或者都曾去過某個地方旅遊,甚至你們都喜歡棒球,看暴走大事件,甚至還是王者榮耀的死粉。

當你發現你們越來越多的共性的時候,你與他的 " 圈內感 " 便無形之中建立起來,這種共性的認知,逐漸增加瞭你們之間的話題,忽略掉那些你所認為的 " 毛病 "。

反過來,如果你是上司,如何去和一位和你關系不和的下屬?同樣,構建 " 圈內感 " 也會產生同樣的作用。

西奧迪尼曾在《預先說服術》提到一個說服人的統一性(Unity)原則。如果雙方在信仰、國籍、族裔、組織方面有相似之處,則更容易受到對方的影響。西北大學社會學傢勞倫 · 裡韋拉(Lauren Rivera)在對一些知名企業的調查中發現,74% 的招聘經理傾向於招聘和自己有相似特征的人。共性,並不是說一定是相同的思想信念、思維方法,也可以是很簡單的因素:共同的休閑愛好。你很難想象一位足球迷在面試談到自己的愛好時,對面同樣的皇馬球迷面試官會讓他在這一輪掛掉。

我們會對同樣愛好的人抱有好感,也會對與自己遭遇的人而心上同情。英雄之所以惺惺相惜,也正是因為能從對方看到自己的影子。這就是 " 圈內感受 " 的魔力。

尋找任何一個可能引起你們共鳴的東西,無論多小。可以是音樂、小玩意、衣服、喜好等等。表現出你的興趣,分享你自己的經驗。

第二步:營造團體圈內感

在創業大潮的今天,相比於關心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創業者更應該註意的是發展自己、修煉內功。而內功中有一條看起來很 " 虛 "、卻極為重要的內容,叫作公司文化。

為什麼公司必須要創造良好的公司文化,為什麼公司要讓每名員工相信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擁抱變革》(點擊閱讀)這本書裡講述瞭微軟印度裔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如何帶領公司逆境重生的故事。當蘋果、谷歌等不斷崛起之下,微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危機。而納德拉接任微軟 CEO 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認為一樣,急於在產品或者戰略上下刀子,相反,他目光長遠,直接從根基處重塑瞭微軟的公司文化。

他深知,造成微軟疲軟的根本原因是員工失去瞭當年微軟 " 讓每一個傢庭都擁有一臺電腦 " 這個口號背後的使命感。而他真正做到瞭讓微軟重獲使命感。

首先,納德拉改變瞭微軟曾備受詬病的 " 不開源 " 狀態,通過全面支持開源和跨平臺開發,為全球開發者提供瞭更廣闊的想象和應用空間。

之後,他將同理心帶入微軟企業文化。同理心不同於同情心,不是居高臨下式的價值判斷,而是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充分去理解對方的動機和心情,並不判斷誰對誰錯。" 同情 " 心讓人與人之間疏遠," 同理心 " 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讓公司內部能構建良好的內部文化的同時,能夠更加瞭解客戶需求,推出更好的產品。

微軟的新企業文化帶給員工的正是一種團體 " 圈內感 "。使命感是一種帶有能量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它本身超出瞭個人目標的范圍,像是物理學中的向心力,讓每一個成員產生往中間靠攏的力量。作為團體的一員,你會感受到一種自己價值實現的快感。而每個成員 " 圈內感 ",最終將匯聚成一種團體 " 圈內感 "。

無論是公司的創始人、主管還是員工,為瞭公司的長遠發展,都需要註意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端正、出現問題要及時指出並調整。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公司員工的共同價值觀,進而影響團隊作戰的團體 " 圈內感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跑得快才能活下去,速度是一切的前提。

第三步:尋找真正屬於你的 " 核心圈層 "

當你夜晚一個人站在天橋上,看著腳底來來往往的車輛時,你不禁會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自己做什麼,未來將怎麼樣?那些聽著形而上的哲學問題一個個冒出你的腦海。沒有歸屬,沒有去向,我到底是誰?

是你社交處理不好麼?你看著你微信裡,數十個微信群上冒著小紅點,但你並不想打開它們。

現代文明的信息化,讓人們的社交關系發生瞭一些深刻的變化。社交開始變得廣泛化,微信好友並不一定是朋友,我們也用 " 贊 " 來歸納一切曖昧。更廣的交際范圍,時常讓我們陷入一種 " 偽圈內感 " 中。當你以為是自己的圈子時,但其實那些都不是真實的圈子。

加為好友,不意味著成為朋友。

因為在社交擴大化的今天,無數的社交軟件,讓陌生人越來越 " 可視化 "。但他們依舊是陌生人,你也還是你。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著微信裡的上千人,卻不知道找誰談心,而日常焦慮。

真正的圈內感,是當處在那個圈內時,感到欣喜,而當你處於困境之時,你仍舊願意去向那個圈內求助,這就是你的 " 核心圈層 "。

前兩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實業公司老板都在四處參加總裁班。其中,幾乎所有總裁班、領袖班、MBA 班之類的課程中,都能看到建材行業老板的身影。除瞭希望提高管理、營銷本領,他們更多的是想結識各界大佬,提升人脈資源,而這也看似乎合情合理。

但結果是,老板讀完總裁班就破產瞭,而那些曾經構建的 " 圈子 " 也四散離去。這種偽圈內感,其實也廣泛地存在我們的身邊。

心理學傢凱薩琳說,存在焦慮的表現因個體差異和他們社會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如今大多的年輕人都是 80、90 後的一代,正是尋找自己社會定位的時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才能找到更好地去追求自己的價值,找到圈內感。

小結

我們回顧一下如何營造圈內感的三個核心方法論:

1. 找到共性,建立圈內感,改善與他人的關系。

2. 註重企業文化,營造團體圈內感,增強企業凝聚力。

3. 尋找真正的圈內感,減少焦慮,提高自我獲得感。

對於圈內感的追尋,換句說,其實是我們對自我從屬的追尋。我為什麼在這裡?我真的重要麼?我在宇宙中處於什麼位置?這些問題伴隨著我們從課本,到職場社會,甚至其實整個人類文明都一直探索的問題。

所以如果你因為尋找不到歸屬,不要焦慮,因為這並不是你一個人在思考。

雨果說: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所能做到的與自己所應該做到的。

你要做的是去尋找真正帶給你快樂,給你 " 圈內感 " 的生活方式。可以去參加一個你熱愛的運動團體,或者和身邊的人聊聊天,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自己。

-THE END-

● 作者:吳紅飛。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遠讀重洋(ID: readabroad),第一時間帶你讀沒有中文譯本的國外暢銷好書,同步全球前沿知識、頂尖思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