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網編者按:在互聯網上賺錢,是很容易被罵的。
在互聯網上賺錢,是很容易被罵的,比如首富位置上交替更迭的馬雲、馬化騰就經常被用戶在新聞跟帖裡罵,罵,是一種心聲,罵,是一種宣泄,罵,是一種快感。
悟空問答(今日頭條旗下)以每個月 2400、4800、7200、12000 甚至更高的價格簽約瞭知乎上超 300 位的大 V 答主,而被傳出來的消息則是以每個月 3 萬的價格,又是罵聲一片,一罵 300 位 " 轉會 " 的大 V 掉錢眼兒裡瞭,二罵這些人不值得,三罵今日頭條不道德,四罵知乎不作為,五諷大 V 們不會有好下場。
從 2400 —— 12000,一躍變成最高的 3 萬,再自我腦補一下,按月入 3 萬來算,年入就是 36 萬,真的很少嗎?並不少,按阿裡的薪資算,相當於 P7 級的收入瞭(不算股票)。如果再對比下媒體行業從業者的薪資,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且,對於大 V 們來說,並不是要守著這 36 萬,還可以幹別的賺錢,這 36 萬相當於半買半送,有 " 補貼 " 的成分在裡面,換做是誰拿著應該都很開心,可惜拿的卻不是 " 我 "。
如果最早被傳出來的消息是,今日頭條以 2400/ 月的分成挖角知乎大 V,想必群眾們肯定就是噓聲一片,嘁,才 2400,打發叫花子呢。可惜,最早的消息是按照幾乎最高標準來的,腦補又不要錢,36 萬 " 巨額 " 財富之下,誰人不眼紅?
群眾的視覺很容易被赤裸裸的數字給吸引,所以我經常給企業的朋友們說,最好有直接的數據支撐,這樣有信服力。數字,非常容易迷惑人,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UC 瀏覽器、手機百度這些走個性化分發路線的內容資訊平臺上,標題裡直接帶上 "XXX 億 "、"XXX 萬 " 等刺激人眼球包含數字的標題,往往會獲得更多人的關註和評論,有一段時間,我的今日頭條閱讀量比較低,於是就找瞭一些今日頭條上一些熱門大號來學習,某培訓大師的頭條號就比較擅長這種玩法,"XXX 億 "、"XXX 萬 ",用赤裸裸的數字刺激閱讀者的點擊欲望。
這次知乎 VS 今日頭條事件,其實也是數字成分在裡面,隻不過群眾們腦補居多。
從整個知乎的環境來看,就算走瞭 300 位大 V,還有 N 多的大 V 存在,知乎上隱匿的牛人太多(不一定是大 V)。而且,知乎也不是以補貼為主的平臺,按照今日頭條的這種土豪式挖掘方法,知乎融資的那點錢,怕是全部補貼給平臺上的大 V 們都不一定夠。
今天有今日頭條來挖角,明天可能有企鵝問答、百度知道、略懂(搜狗旗下)、360 問答、愛問知識人來挖角,要是每挖角一次,知乎都來一次 " 震蕩 ",對大 V 們進行真金白銀的補貼,那知乎的股東們怕是不會答應。
知乎的邏輯是,你可以在我的平臺上玩,你也可以在我的平臺上獲得影響力,甚至你可以做廣告變現(前提是得高明),但要想我真金白銀,動輒年幾萬、年幾十萬的補貼,對不起,沒錢。知乎跟微信公眾號有點兒像,影響力是屬於每個個體的,但,發財賺錢,也是個人的事,當然,也有不一樣,知乎對涉嫌有廣告的內容審查還是蠻厲害的,微信公眾號的審核范圍則要寬泛數倍。
不走跟今日頭條一樣的土豪補貼策略,知乎當然不會有什麼大的表態,最多是 " 穩定軍心 " 的動作:" 非常感謝大傢對知乎的關心,無論從站內氛圍還是後臺數據來看,該事件並沒有對我們產生影響,優質內容生產者依舊在持續生產和分享優質內容。"
插一個問題,有人說知乎的質量下降瞭,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主要根源還是在知乎身上,其對內容的展現形式以及搜索質量的提升,不足以滿足用戶對內容質量的需求,不足以達到滿足用戶好奇心的地步,不足以做用戶的 " 信息停止點系統 "。現在的知乎不是當初的知乎,內容數量太多,這意味著,會有很多信息雜音在裡面,要從眾多信息雜音裡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確實難,而且,在內容排序方面,也有很大的問題,比如,時間段上,最多隻能選三個月內的,實際上,知乎往年也會有很多優質內容存在,但你要找出來,怕是得費一番功夫。
知乎現在的問題,並非內容質量下降,而是排序和釋放。
今日頭條重視問答是從去年開始的,對於回答者最直白的支持是每個月入選當月的優質回答獎月榜,就會獲得 1000 元的獎金,我大概獲的瞭五六期的樣子,郝智偉老師在我的鞭策下,也獲得過幾期。原來是直接打 1000 元,今年幾期的獎金似乎都扣稅瞭,隻有 960。
相比較而言,頭條問答的這個獎金並不高,但如果要跟百度知道、360 問答、愛問知識人這些老牌問答網站相比,頭條問答的獎金還是蠻高的。百度知道上知道行傢 [ 月度認證排行榜 ] 1 —— 10 的獎勵是 100 糯米卡。
除這 1000 塊錢獎金外,回答者在頭條上回答的話,會直接在後臺看到閱讀量、點贊數以及公益捐贈等多項數據,相當於個人影響力的可視化。
今年 6 月 26 日,頭條問答宣佈獨立,推出悟空問答,身上依然有著今日頭條的諸多影子。
為何今日頭條會如此重視問答呢?其原因在於,問答內容融入今日頭條的信息流居然毫無違和感,而且,今日頭條的問題並沒有知乎那麼高大上,今日頭條的問答頁跟頭條本身的氣質是相符的。
問答式標題算得上吸引人眼球標題裡的主流方式之一。百傢號曾教過大傢如何取標題,其後臺推過《百傢私塾 | 如何取一個牛逼的好標題?這裡有 N 個即學即用的 " 套路 "》這篇公告,裡面就提到瞭 " 關於取標題的 N 個套路!"1。數字聚焦;2。八卦獵奇 3。制造懸念,誰能制造懸念,問答式標題當然是比較好的。而在其具體舉的案例裡面,就有兩個問答式標題 "" 老公 " 是稱呼太監用的?那我該怎麼喊另一半才不失禮?"、" 二婚跟一婚的區別,你知道麼?"。
悟空問答裡的熱門頻道裡,都是比較普通的問題,比如 " 實名手機卡不充錢也不註銷,有什麼後果?"、" 為什麼酒店的床尾要放一塊佈?" 等看似非常簡單的內容,這種內容夾在在頭條的信息流,顯然也是用戶們愛看的。
但是很顯然,今日頭條並不滿足於當前的現狀,比如悟空問答裡的 " 編輯精選 " 頻道,問題的質量、答案的質量明顯就比較優質,不會再有非常簡單的問題。既然是要求變,向上走,那肯定得找一些大 V,所以,從知乎挖角亦屬正常現象。
隻是可惜,因 3 萬被驚詫瞭。今日頭條的目的是在於挖一批能夠貢獻高質量內容的答主,我想,並不會隻限於知乎。
今日頭條這事兒不道德嗎?我想說的是,互聯網的挖角還少嗎?
這 300 位大 V,很明顯是被群眾們眼紅瞭,至於其換到今日頭條之後,是不是還會獲得跟知乎一樣的影響力,顯然,兩者的屬性不同,平臺轉換,肯定會有好有不好,雖然可能沒知乎上那麼出名,但是收獲瞭錢財。
而且,跟今日頭條的協議裡面,隻包括其在悟空問答裡面的內容,難道,大 V 跟今日頭條簽訂協議後,再利用多餘的空閑去知乎回答,知乎會趕他們走?我想,知乎不至於給這些大 V 們扣上 " 叛徒 " 的帽子,想要回答與否,還是個人的自由。
至於所謂的各種 KPI,比如獨傢、每月得回答多少條、每條多少字數等,錢,不是那麼好拿的,既然拿瞭錢,總得付出點什麼吧,難道頭條要傻不拉幾的給大 V 們送錢,大傢才開心麼?
協議,是雙方簽訂才有效的,願意就簽,不願意就拉倒。嚴苛與否,簽訂者自知。
孫宏超老師曾寫到:" 沒有人能在金錢的面前高尚得起來。" 這話很真實,可在有些人眼裡,賺錢這件事兒,該是神聖的,不容褻瀆。
亦或是如知乎的 " 膚淺的 "。" 這也是我們不盲目追逐流量、不使用膚淺的手段拔苗助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