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二季度到銀行取錢的人,竟比存錢的還多

08-17

" 到銀行取錢的人,竟然比存錢的還多!",這一的現象歷史上很少見,2015 年以來隻出現過兩次。

一次是在剛過去不久的 2017 年第二季度,另一次類似的情況是 2015 年第二季度,那一次是因為中國的 A 股漲瘋瞭,炒股和打新吸引瞭銀行的巨額個人存款,那麼最新這一次銀行個人存款下降是何原因?

目前已知的原因主要有餘額寶二季度吸引近 3000 億增量,其他貨幣基金的 7000 億增量中預計也有一半左右來自個人資金,此外還有互聯網金融、境外投資等諸多理財方式對個人存款進行分流。

銀行個人定期存款二季度少瞭 400 多億

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公佈的 " 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 " 顯示,2017 年 6 月底的金融機構住戶(個人)儲蓄存款餘額為 63.71 萬億元,這一數據環比 2017 年一季度末的 63.74 萬億元,減少瞭接近 300 億元。

從存款分類來看,銀行的個人定期存款減少是主要原因,2017 年 6 月底,金融機構定期及其他存款的餘額為 39.51 萬億元,而在 2017 年一季度末,這類存款的餘額為 39.55 萬億元,減少瞭 400 多億元。

(上圖數據的單位為億元)

盡管銀行個人活期存款在 2017 年二季度增加瞭 100 多億元,但顯然無法彌補定期及其他存款規模的減少。

兩年前那次存款下降,是因為 A 股漲瘋瞭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公開的數據初步統計後發現,2015 年以來,中國金融機構隻出現過兩次單季度個人存款餘額減少的現象,並且都是發生在第二季度。

據悉,上一次出現銀行個人存款減少發生在 2015 年第二季度,當時銀行個人存款餘額從 53.84 萬億元下降到瞭 53.28 萬億元,單個季度下降瞭 5000 多億元。

很顯然,2015 年二季度銀行個人存款的減少主要是因為 A 股市場的暴漲,帶動瞭銀行個人資金流向股市。A 股從 2017 年 3 月底的 3740 多點暴漲到瞭 6 月中旬的最高 5178 點,暴漲 38% 以上,中小盤股大面積出現股價翻番。

當時主要有三大渠道從銀行個人資金流向股市,一個是銀行個人客戶炒股,直接從銀行存款轉到股市。

第二個是通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進入股市,2015 年第二季度散戶大舉認購催生瞭好幾隻百億基金,最高公募基金當時新發募集近 290 億,隻算新發公募基金當時吸金規模就有一兩千億元。

第三是通過打新來進入股市,打新資金的風險偏好低,當時打新收益率明顯超過銀行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率,因此吸引大批資金從銀行存款流入打新市場。

餘額寶帶領貨幣基金,攻占銀行存款地盤

2017 年第二季度的銀行個人存款又是因為什麼而下降呢?首先看看股市情況,2017 年第二季度 A 股市場震蕩中略有下跌,上證指數跌瞭 0.93%,顯然並不是因為 A 股吸引走瞭銀行個人存款。

那麼,二季度能大舉吸引到銀行個人存款的主要還是餘額寶及其他貨幣基金。

據悉,餘額寶 1.43 萬億元的規模比去年年底的 0.8 萬億元,激增瞭近 80%,環比 2017 年一季度末的 1.14 萬億元,增加瞭近 3000 億元,盡管增速和增長金額比一季度略低一些,但仍有巨額資金流入。

招商銀行作為國內吸儲能力最強的股份制銀行,去年個人活期存款餘額為 9516 億元,個人定期存款餘額為 3329 億元,兩者合計接近 1.3 萬億元。

餘額寶規模已超過瞭招商銀行 2016 年年底的個人活期和定期存款總額。

不僅如此,目前餘額寶基金規模已經超越瞭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傢股份行的個人存款總額。

農業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情況

建設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情況

中國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情況

工商銀行個人活期存款情況

齊俊傑看財經點評:餘額寶讓利率市場化邁出瞭堅實的一步,通過跟支付寶的綁定,已經讓很多城市做到瞭無現金出行。既能享受貨幣基金的高收益還能享受支付的便捷,真的應該感謝馬雲。這才是互聯網化的金融變革。如果不是餘額寶的推動,現在銀行仍然不思改變。未來希望有更多的餘額寶,畢竟天弘一隻基金管理這麼大的體量,確實有點力不從心。希望微信,或者銀聯也也能推進相應產品。讓老百姓的資金更有效率。

不過這也是相對的,老百姓的資金更有效率,也就意味著銀行的業績會受損。他們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所以銀行們推進金融改革的動力是很有限的。這種事隻能期待技術革命,而不能等待銀行主動改革。大清立憲是遙遙無期的,隻有通過辛亥革命才能打到他痛。

從餘額寶之外的貨幣基金來看,這些貨幣基金 2017 年二季度的規模新增瞭近 8000 億元,按照此前投資者結構,大約一半為個人投資者,那麼也相當於吸引瞭約 4000 億元的個人資金新增投向貨幣基金產品。

事實上,除瞭餘額寶和其他貨幣基金之外,理財市場上也有其他一些理財方式正在吸引銀行個人資金的參與,例如海外投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保險理財等諸多方面。

未來中國銀行業的個人存款餘額還是否能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還要看中國的股市、貨幣基金、其他理財市場等諸多金融因素的影響。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