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融 360 專欄作者 " 互金投資手記 " 原創作品,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融 360 官方立場,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前幾天有個朋友聯系我說想要買保險,覺得我是做金融應該懂、能不能給她推薦一款。我就奇怪,明明我們有一位共同的老同學就在做保險,為什麼不直接從她手裡買呢?這位朋友刷刷扔瞭幾張截圖過來,說她的朋友圈都是這種風格,看著膈應不想找她。
額,其實這位老同學特別愛發這種東西,還很愛刷屏,我早就把她屏蔽瞭。除瞭類似上面的套路,她還喜歡把他們公司微信號上的文章轉發到班級群裡,往往都是這種風格:
漸漸的有她在的群都冷掉瞭,大傢生怕說個什麼就被她扯到保險。她人其實挺熱心,大學的時候在班上非常活躍,可是變成保險代理人過後,發的東西不是保險產品就是不買保險要遭災,讓人看瞭很不舒服。
確實,不知道什麼時候保險從業者喜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宣傳,這樣有沒有效果呢?不知道,但我認為把自己的身份做的很高,給客戶灌輸保險業務員找到你是看的上你,你不買就是你傻逼。還有不管是不是真實的,宣傳退保傢破人亡、領不到保金 " 怪不得別人 ",咒人退保就遭禍,會得到人傢的好感嗎?讓人覺得沒有保險死瞭活該,觸碰到中國人敏感的神經,怎麼博得好感呢。
保險銷售的是無形商品、采用口口相傳類似直銷的形式,在銷售商來講有一定難度,需要業務員有很好的口才、積極的態度去爭取客戶,稍有不註意就會引起客戶反感。不緊追客戶,怕做不到單,追的太緊,客戶會產生抵觸情緒 " 如果真的是那麼好的東西,幹嘛逼著我趕快買?是不是騙我的?"
還有網上流傳保險公司員工風魔的晨操舞,有 " 我是真的很不錯 " 的自我催眠鼓勵型,還有沒有完成業績自扇耳光的自虐型,這類動圖、段子流傳的太廣,被人詬病保險公司的人看上去很瘋狂、" 不太正常 "。
這樣瘋魔形象被樹立在大眾心中,自然我們在接觸保險的時候都會警惕,我們要在這群瘋狂的人群當中買東西嗎?
還有一些投保瞭的人過後需要理賠、以及退保的時候得不到讓人滿意的服務,也是保險被人詬病的原因。買保險的時候哄的人心花亂墜,理賠和退保的時候對人橫眉冷對,讓人怎麼接受的瞭。
保險業從業者高流動性,不少業務員缺乏專業知識、也不在意客戶服務。據保險業內人士透露,一個業務員能在保險業堅持五年不離職的幾率低於 10%。一年內的新人收入 100% 和他的新單銷售掛鉤,第二年開始可以從老客戶的老保單中拿到續保收入,但一般來講,隻有穩定從業五年以上的業務員,他的續保收入才可以占到他收入的一半。由此,你在街上碰到的業務員,90% 人的收入大部分靠新單銷售、10% 的人一半收入也是依靠新單銷售,既然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於新單銷售,誰還在意老客戶維護和服務呢?
其實,保險產品和保險理念我們大部分人是認同的,許多人或多或少受過保險的惠顧,例如醫保、車保。但是保險五花八門,保險代理人魚龍混雜,我們有保險需求的人怎麼才能買的對、不被騙、不後悔?這就是個難題瞭。
微信公眾號:互金投資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