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驍驥。更多資訊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 驥觀天下 "(jiguantx)
根據國傢統計局最新的數字:中國過勞死的總人數逐年攀升,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中國每年 " 過勞死 " 的人數達 60 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 " 過勞死 " 第一大國。而這背後的原因,則在於勞動法當中的勞動監管和工時規定形同虛設,加班工作已經是職場的一種 " 明規則 "。
據華爾街日報統計,中國的打工者年均工作 2200 小時左右,近 85% 的人每周工作 44 小時以上,遠超於歐洲國傢的平均水平。而勞動者帶薪休假的天數,平均隻有 10 天,位居世界倒數第三。
那麼,中國的加班狗們沒日沒夜的工作,以每年幾十萬人 " 過勞死 " 的代價,換來瞭多大的經濟效益呢?根據國傢統計局最新的數據,去年中國的人均收入為 8260 美元,僅僅排名世界 93 位。以如此高的工作強度卻換來瞭並不高的收入,這恐怕是所有中國職場人的悲哀。
有句話叫: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說的就是加班時間不斷增加,但收入增加卻十分有限的中國人。越勤奮越貧窮,成為瞭籠罩在很多職場人士頭上的魔咒,而讓人們無法擺脫這個職場魔咒的原因,則是因為人們陷入瞭 " 低等勤奮 " 的陷阱。
一,玩命加班換不來工作效率的提高
玩命加班的人通常是因為陷於瞭一種認知的誤區,認為加班時間越長,工作效率越高,這樣就越能向老板證明自己有在很認真努力的工作。然而,這種看似積極勤奮的方法卻並沒有考慮到工作效率的問題。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你努力工作加班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工作效率的提高。
這就是所謂的" 低等勤奮 ",這個概念由前日本麥肯錫合夥人山梨廣一提出。具體來說,它是指員工想利用加班等超長工時來展現責任感,卻在進行低生產力的工作。盡管他們明知道加班其實沒有多少意義,但 " 時間等於努力 " 的錯誤觀念已經根植於心。
這種奉行 " 時間至上 " 的工作方法實際上效率低下,長時間的機械性加班勞作,會使得員工錯失體驗新事物、激發新思維的機會。
這當中的原因在於,超長工時必然會在生理上帶來人體的疲勞。人在疲勞的時候,工作效率就會大為減低。心理學專傢安德斯▪埃裡克森在一份研究中曾說,人的工作專註力隻可能維持 4 到 5 小時,之後的工作表現就會由高峰跌落到低谷,員工的工作情緒會隨之減退,他們會開始瀏覽社交網站、用手機聊天等等。
換句話說,加班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不是在加班,而純粹是在空耗時間,對於提高工作效率沒有幫助。
國際勞工組織的一份研究表明:" 超長的工時反而會令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下降 "。如果員工長期睡眠不足,則會拖累經濟。其中原因很簡單,缺乏睡眠會讓人的健康受損,這會必定會帶來更多的病假和工作註意力下降,而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讓社會的平均生產力大打折扣。
以中國為例,每一名勞工平均年工作時間 2200 小時以上,而貢獻的 GDP 每小時隻有 30 美元,法國勞工的年工作時間少瞭近十分之一,但每小時的生產效率,卻是中國的兩倍。
如果從勞動生產率來看,我們的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相當於美國勞動生產率的 7.4%。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與美國和歐洲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小。
在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 " 出口加工型經濟 " 之下,人們依靠 " 低等勤奮 ",多加班多幹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經濟收入的增長。然而,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束瞭 " 高增長 " 的時代以及人口紅利的退減,過去那種隻要加班就能多勞多得的常識今天已被徹底顛覆。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今天," 增量經濟 " 已經被 " 存量經濟 " 替代,經濟質量的重要性顯然已經超越瞭數量的累積。因此," 低等勤奮 " 必然帶來 " 低效率 ",在職場上,這意味著 " 低價值 "。
二," 低等收入陷阱 " 背後的 " 低等勤奮陷阱 "
但即使我們意識到," 低等勤奮 " 的危害,我們卻依然很難去改變 " 加班就是勤奮 "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為什麼呢?
實際上," 多勞多得 " 的加班文化是我們在過去的近二十年的經濟實踐中獲得的一個經驗,這個經驗已經上升為瞭一種社會共識。再加上中國人傳統的農業文明當中,自古也有鼓勵勤勞的思想,這種用時間來代替效率的工作方式,也有瞭文化上的歸屬感,久而久之就逐漸的成為瞭職場的主流規則。
這樣的職場文化運行至今,員工已經和企業之間構成瞭 " 互相綁架 " 的關系。在職場中,大多數人都處於一種 " 低等勤奮 " 的狀態,甚至是假裝勤奮,實際上是在看老板臉色行事、用勤勞的偽裝來混日子。
而這樣普遍的 " 低效率工作 ",則又會反過來給企業的效益與創新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影響經濟的整體效率。被 " 低等勤奮 " 綁架的職場人,反過來又綁架瞭企業和經濟,形成惡性循環。
這個惡性循環將很大程度上使得你的收入難以提高。
筆者在今年早些時候曾撰文警告讀者當心落入 " 低等收入陷阱 ",即是說在人們從低收入向著中等收入者奮鬥的進程中,越接近中等收入的時候,收入提升越困難,並且整個社會的收入增長率不斷下降。
從數據看,中國的中間階層收入增速這些年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回落,從 2014 年 14% 左右的增幅(相當於 GDP 增速的約兩倍),下降到基本與 GDP 增速持平,並且還在 2017 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下跌到低於目前 6.8% 的經濟增速。
收入的平均增速驟降,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我們這個社會中真正有價值的工作越來越少。
很多十年前看似還不錯的工作,放到今天已經很難給人帶來收入增加,很多傳統的工作甚至會在不久之後消失。大量的傳統工作逐漸淪為低價值、同質化的工作;與此同時,具有創造性的、高智慧型工作的增量明顯不足,這是整個社會平均收入難以增長的原因。
於是,隻好繼續推行之前的 " 加班文化 ",將員工操練到死,以維持企業的基本生存。在 " 低等收入陷阱 " 的背後,其實是 " 低等勤奮陷阱 "。
這種 " 低等勤奮 " 的普遍化、無解的現象,在經濟發生的轉型時期幾乎都會發生,不可避免。今天的中國也不能例外,整個社會實際上已走到瞭普遍 " 低等勤奮 " 的境地。
三,擺脫 " 低等勤奮 " 需要做些什麼
當然,作為普通人,你沒法改變總體經濟的狀況,你所能改變的隻有你自己。如果你發現自己就是一個陷於低等勤奮、每天加班到死,但是收入始終無法提高,工作也不見起色,那麼你應該從兩個方面來思考如何改變現狀。首先,如何對 " 低等勤奮 " 糾錯;第二,如何向 " 高等勤奮 " 提升。
對 " 低等勤奮 " 糾錯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制定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資本對於人進行奴役的最重要方法不是從金錢上控制人,而是從時間上控制人。例如,在 20 世紀的工業文明時代,資本傢用手表將一天分為 24 小時,以定量的 8 小時工作時間量化勞動力,從而對工人進行最大限度的、最精確的剝削。
而到瞭 21 世紀,我們的工作時間已經成為瞭碎片化、非連續的 " 電子時間 "。" 朝九晚五 " 的規則已經被更改,日常的生活已經被工作時間入侵,每個職場人士都永遠處於 " 在線 " 的狀態,隨時都可以被聯絡到。
生活和工作的時間界限由此變得愈加模糊,一個人的所有自然時間幾乎被工作完全侵蝕。也就是說,未來或許根本沒有下班的概念,因為活著的每一分鐘都是在上班。
因此,當你的生活已經完全被工作的 " 電子時間 " 入侵的時候,要想避免陷入長時間的 " 低等勤奮 ",你就必須設立自己的時間計劃表。例如,利用二八定律,利用自己最高效的時間段去處理價值最高的那 80% 部分的工作。
而對於工作中重要性不那麼高的部分,則最好是利用分工合作的方式," 授權 " 給相關的人士,以一種花費自己時間精力最少的方式完成。
總之,將精力集中於 " 高價值 " 的事情上,這是擺脫 " 低等勤奮 " 的重要方法。
但僅僅把自己做事的效率提高,還不是完全擺脫瞭 " 低等勤奮 "。如上所說," 低等勤奮 " 的本質原因在於經濟增長乏力,傳統行業的傳統崗位創造不出新價值,於是,管理者便隻能大力提倡 " 加班文化 " 對員工進行時間壓榨,以此來維持企業的運營。這樣的企業和崗位,實際上並不能創造新價值,它們僅僅是維持自己的存在而已。
除瞭在既有的崗位上最大化的提高時間利用率,選擇有高附加價值的崗位是第二個提高自己的 " 勤奮價值 " 的辦法,否則,當你自己處於一個註定價值很低的行業和崗位上,無論如何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時間,都無益於明顯提高自己的收入。
當你提高時間利用率、節約下很多自己的時間,這個時候,你應該利用這些節約下的時間,去思考以自己的知識結構今後應該去從事怎樣的高附加值行業,將無價值的 " 低等勤奮 " 變為有價值的 " 高等勤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