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 2432 字 丨閱讀時長約為 7 分鐘
核心提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住,一個人旅遊一個人玩,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孤獨,孤獨經濟卻越來越火瞭。孤獨的年輕人背後,其實是整個社會的病癥。
我有兩個朋友最近從國外回來,這幾天小聚閑聊,讓我有些感慨。
這兩個朋友都是國內央企在海外的員工,一個是在巴基斯坦的沙漠采礦,一個是在太平洋上當船員。
這兩份工作都是在鳥不拉屎的地方,一年隻能回國一次,但是待遇都還不錯。兩個出國的朋友當初也是沖著賺錢去的,到現在已有 3 年。
有意思的是,這次回國兩個人都是辭職不幹瞭,我問他們為什麼。
一個說受夠瞭在沙漠裡連草都看不到的日子,另一個說受夠瞭在大海上無邊無際的感覺。
" 可是錢也不少啊!" 我反問他們。
其中有個朋友沉默瞭一會,說:" 我是怕自己沒錢,但更讓我害怕的是孤獨的感覺。"
我看瞭看旁邊圍坐一桌卻各自玩手機的年輕人,心想:你們雖然回到瞭城市,但是可能比在沙漠和大海上更孤獨。
▌01 孤獨經濟火瞭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已經徹底變成瞭剁手節,好像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光棍節。
雖然光棍節被剁手節替代瞭,但是光棍經濟卻越來越火瞭。
" 一個人去吃海底撈是什麼體驗?"
" 服務員會放一個玩偶在你對面,讓它陪你吃。"
在日本更誇張,吃碗拉面也有小單間。
每個座位都由木板隔開,簾子隻能升到座位高度的一半,不僅客人之間互相看不到,就連店員也見不著客人的臉。
這傢拉面店去年在香港落戶之後,成瞭許多年輕人朝聖的打卡地。
在國內,各大商城還出現瞭一人唱的迷你 KTV,有人調侃說:我明明隻想出來買盒油麥菜,結果唱著楊千嬅鄭秀文哭暈在超市門口。
就連健身也出現瞭自助健身倉,一個人可以在裡面默默舉鐵。
市場上把這種現象叫做孤獨經濟,簡單來說就是一人食、一人住、一人遊、一個人唱、一人練、一人玩。
孤獨經濟如今是越來越火,各種針對孤獨經濟的商業模式都拿到風投融資,僅從迷你 KTV 的增長規模便可窺見一斑。
相關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年底,迷你 KTV 市場規模將達到 38 億元;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10 億元左右。
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挺享受這種孤獨,上班路上戴著耳機刷著手機,工作時候哪怕距離再近也用微信溝通,下班回傢也是一個人聽歌打遊戲。
雖然活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但是每個人都是形單影隻的小世界。
▌02 孤獨背後是什麼
有人喜歡孤獨的感覺很正常,但如果所有人都喜歡孤獨就有點不正常。
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面對社會呢?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為什麼男人喜歡在車裡抽一根煙再上樓回傢?
最精彩的回答是:
很多時候不是我不想下車,而是車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你將面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裡,靜靜地抽根煙,這個時候軀體才是屬於你自己的。
看完這段話,你是不是有一種熟悉的孤獨感?在車上抽煙的這 5 分鐘,是你自己的世界。
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都對這種感覺很有共鳴呢?為什麼我們都覺得抽煙的這 5 分鐘如此珍貴呢?
說到底,是因為我們在這 5 分鐘裡是完全放松的,而在車門外面的那個世界裡,我們是焦慮的、挫敗的、無助的。
這是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張圖,據說這就是人生贏傢的標準模板。看完這張圖,真的是男人會沉默,女人會流淚。
折射到我們每個人身上,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和焦慮。
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面對外界強大的經濟壓力,車子、房子、工作等,出於自我保護而拒絕與外界交流,因而產生瞭各種基於 " 單身 " 的經濟行為。
就好像你和朋友聚會,結瞭婚的在交流婚後生活,生瞭娃的在交流育兒心得,買瞭房的在討論什麼時候再買一套 ……
而你呢?在短暫的寒暄後,隻能默默坐在角落裡,默默刷手機。
久而久之,你也不想再參加這樣的聚會瞭,不僅是因為你的人生還沒有這些經歷,更是因為你知道這些話題其實很無聊、很尷尬、很沒意思。
有時候,你也會鼓起勇氣去尋找同病相憐的人交流,但是你發現面對人生的這些壓力,對方和你一樣迷茫和無助。
而且除瞭這些,你們也沒有其他話題可聊,最好隻能默默掏出手機,一起聯網打遊戲。
更多的時候,你身邊其實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一起 " 商量事情 " 的人。
年輕人都以為孤獨是因為沒錢,但其實並非如此。即使有錢,你解決的也隻是欲望而已。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孤獨,但人人都指望用錢來掩飾孤獨,最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瞭粗暴的物質交換。
我們的物質很豐富,我們的心靈卻很孤獨,這真是一件讓人悲哀的事情。
▌03 孤獨是全社會的病
全國有兩億年輕人,其中孤獨的年輕人,被稱為單身狗,換個文雅的說法,叫空巢青年。
孤獨不隻是年輕人的專屬,我們還有空巢老人,我們還有留守兒童。
今年春節,一位 68 歲的大連老太獨自在傢,寂寞到摁抽水馬桶抽水鈕玩,兩個月沖走瞭 98 噸水。
在一份對 200 名留守少年的調查中發現,80% 的孩子有困難、有困惑不知向誰傾訴;90% 的孩子心裡話不會跟遠方的父母講 , 父母在教育方面經常與學校溝通的幾乎沒有 , 隻有 10% 能做到偶爾溝通。
而在對一所男子監獄調查中,有 17% 的服刑人員曾是留守兒童。
從留守兒童到犯罪少年,從犯罪少年到空巢青年,從空巢青年到危機中年,從危機中年到空巢老人,孤獨已經成為全民的病癥。
事實上,孤獨真的會讓人生病,不隻是心理上,還包括身體上。
《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過的一項研究顯示,不管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何,與社會隔離的人更容易過早死亡,缺乏社交會導致 6500 名男性和女性在 7 年內過早死亡。
孤獨會讓人們選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煙、缺乏活動和不健康的飲食等,引起血壓增高、應激反應加劇、免疫反應發生變化,而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所以,千萬不要輕視孤獨對我們的傷害,最終其實是對整個社會的傷害。
說到底,孤獨經濟的興起是年輕人面對外界巨大的壓力,出於自我保護而拒絕與外界交流的應激反應。
隻是這個壓力實在太大:高昂的房價、稀缺的情感、迷茫的未來,每一個都讓年輕人心生絕望,最後孤獨變成瞭常態,生活變成瞭沉默劇。
" 我怕沒錢但我更怕孤獨 ",應該不隻是我那兩個朋友的心聲,不管是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大海上,還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裡,每個年輕人都面臨這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