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三年,我們沒有理由不樂觀(本文燒腦)

08-20

本文僅從估值角度分析非金 A 股(剔除金融股和兩桶油,下同)和創業板指(剔除溫氏股份,下同)。

先說說我的數據處理方法。我研究的是標的指數領先 6 個月的動態估值,也就是說,動態估值 = 現在的市值 ÷ 未來第六個月末的利潤。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投資者們投資的是預期,經濟學研究表明,股市大約能提前半年反應企業的利潤變化,這樣動態處理後回測,會發現許多指數的周期性底部都集中在狹窄的區域范圍內。看靜態估值或者滾動估值則具有局限性,靜態估值的歷史底部參差不齊,這是因為不同時期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是不同的,人們對未來利潤增長的預期也是不同的。

首先采集並計算得出非金 A 股的市值和滾動凈利潤,如 B 和 C 兩列所示(數據僅記錄周五收盤數據)。

滾動凈利潤曲線如下圖所示

由於季報、年報在公佈時間上滯後 1-4 個月,而且我們的目的是要把利潤前移 6 個月,所以將利潤在時間軸上前移 7 個月,得到如下圖黃線

我們的利潤數據在季報、年報公佈時方可獲取,故數據在報表披露期呈現較大變化。實際上,利潤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而不是在披露報表的一瞬間發生變化,故將提前 7 個月的利潤平滑處理,如下圖黃線所示(黃線末端數據源自預測的利潤增速)。

提前 6 個月動態估值 = 現在的市值 ÷ 平滑處理的利潤,曲線如下圖藍線所示

由圖可見,A 股歷史動態估值底部主要集中在 22 附近,當前動態估值約為 30(8 月中報披露完畢後修正數據),距離歷史底部仍有 30% 的距離。考慮到 2011-2014 年國內經濟不景氣,非銀 A 股的利潤復合增速僅有 4.8%,而當下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周期股利潤大幅增長以及 A 股企業盈利狀況改善,且藍籌股的估值明顯高估歷史底部,個人認為可將底部適當抬高到 25,即還有 16% 左右的距離(僅為數據分析,實際上不一定會下跌,可能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等待利潤提升、估值下降,等待指數理論底部抬升),指數理論底部如下圖所示(此指數為萬得全 A 剔除金融和油化)。

創業板指

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創業板成份股數據(剔除溫氏股份),得到領先 6 個月動態估值曲線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見,2012 年創業板成份股動態估值底部在 34 左右,彼時創業板利潤增長僅為 6%,年末一個月擊穿 34,而後反轉,並開啟瞭長達 2 年半的牛市。如今,創業板成份股剔除並購帶來的業績增長,內生增長約為 20%,7 月 18 日創業板跌至 1641 點時,動態估值跌至 35,若樂視網沒有停牌,則動態估值已經跌至 34。考慮到內生增長和新股大量發行等多方面因素,個人認為將 34 倍動態估值作為底部較為中肯,那麼轉化為對應的指數理論底部如下圖所示(假設溫氏股份漲跌與創業板較為吻合,不對創業板指數構成重大影響)

三輪股災一年橫,時隔兩年,A 股的風險已經得到充分釋放,非金 A 股、創業板、中證 500、中證 1000 的估值都運行到瞭歷史底部區域。當然,仍有不少次新股、僵屍股、概念股充斥著泡沫,這是我們需要規避的品種,如果這些股票的泡沫能出清,那麼 A 股的熊市將徹底結束。

放眼三年,我們沒有理由不樂觀!創業板 1641 將以底部的稱謂被載入 A 股史冊(即使 1641 不是底部,1600 點一帶也將是周期性大底),我們將永遠銘記 2017 年那個炎熱的酷暑,如同 2012 年哪個漫長的寒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