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著國內人民錢包的 coach、Nike、Adidas 雖然都掛著 made in China 的字樣,卻在美國賣出瞭白菜價,讓去美國旅行的國人一到奧特萊斯就無法自拔。但是,日常生活的消費水平才是物價高低和生活水平的 "PK 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逛一逛中美兩國的超市,看一看哪傢更便宜?首先來看看肉類。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豬、牛、羊、雞肉都是人們最常食用的肉類。在美國,精牛肉價格 3.99 美元一磅,接近人民幣 28 元一斤。而在國內,國產牛肉價格在每斤 35-45 元左右,進口牛肉價格最少也要每斤 50 元,且大部分為冷凍牛肉。
價格較為便宜的雞胸肉,在美國價格為一磅 1.69 美元,約合人民幣 12 元一斤。在中國超市,雞胸肉價格一斤 13-15 元不等。
豬排骨在美國深受華人喜愛,豬排骨在美國售價折合人民幣約 13 元一斤,在中國超市豬排骨價格則在 23 元左右
綜合來看,肉類在美國超市的價格更具優勢,那麼水果蔬菜的價格又是怎樣的呢?在美國,一磅香菇的價格為 3.99 美元,約合人民幣每斤 28 元,這和國內超市的香菇價格相比明顯貴出不少。
桃子價格在美國超市賣出 2.99 美元一磅的價格,折合人民幣 23 元一斤,而在國內,一斤桃子價格在 7-8 元,且會根據季節變化有所升降。
西紅柿價格在美國超市賣出 1.99 美元一磅的價格,折合人民幣 14 元一斤,而在國內,一斤西紅柿價格普遍在 1-2 元,價格差異大。
美國超市甚至把黃瓜賣出瞭一根 69 美分(約人民幣 5 元)的價格,不知美國朋友看到中國菜場不到兩元一斤的黃瓜作何感想?
除瞭食品,日用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出。日常使用的牙膏在美國售價 3 美金左右,折合人民幣約 20 元,小容量洗發水售價 4 美金,約人民幣 28 元。在中國,同品牌牙膏價格在 15 元左右,相同容量的洗發水價格約為 20 元。
美國超市商品中,肉類、雞蛋、牛奶等的價格確實要比國內更便宜,但瓜果蔬菜和大部分日用品的價格上則是國內更具優勢,且種類也更加齊全,這意味著美國低物價的傳言被打破瞭麼?事實上,消費應該是與收入相對的,單純比拼物價的高低並不能判斷一個地區的物價水平。美國普通人人均月收入 4000 美元,相對於其收入,超市這些商品的物價確實不算高。
與收入相比,美國物價依然較低,人民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且維持瞭多年的低通脹率。數據顯示,1990 年到 2000 年,美國幾乎實現瞭 " 零通脹 ";2000 年到 2010 年,美國核心 CPI 一直在 2% 上下浮動。究其原因,首先,美國的稅側重於直接稅征收,減少瞭在流通環節中的稅賦。而我國側重於在商品流通環節征稅,在直接稅環節征收較輕,在間接稅領域采取重稅賦則直接由消費者來買單,所以我國物價相對較高。
其次,全球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美國自然擁有瞭對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如今的美國由於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實現自給自足,還可以大量出口,農產品價格自然高不起來。再次,美國商品流轉主要靠公路,而美國的公路是不收費的,商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成本很低,商品價格也會相對較低。 最後就是,美國大農場的生產模式,批量化、規模化生產,降低瞭生產成本,提高瞭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