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騙局中常見的偽裝有哪些?這次要小心瞭

08-18

如今的中國,我們看到兩種很矛盾的現象。

當下理財者面臨著有財難理的窘境

一方面,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從 90 年底的 13% 一路降低,到現在已經隻有 1.5%,是斷然跑不贏通脹的,所以老百姓很焦慮,要進行投資,為資金尋找出路;

但另一方面,非法集資、金融詐騙案件頻發,觸目驚心,僅僅 2015 年,就查處瞭 3000 件非法集資案件,而且還陸續發生瞭如下重大罪案:

4 月 泛亞 430 億 波及 22 萬人

9 月 金賽銀 60 億 不詳

11 月 河北卓達 100 億 波及 40 萬人

11 月 財富基石 50 億 波及 7 萬人

12 月 e 租寶 700 億 波及 84 萬人

這讓很多投資者心中忐忑,風聲鶴唳,聞理財色變。

但細心觀察,我也從中發現瞭部分國人在投資理財上,存在兩個極端:

第一是極端無知;第二是極端貪婪。

所謂無知:指理財這麼重大的事情,自己竟然不做研究,僅憑央視的廣告或者地方政府的站臺,就深信不疑,毅然投入瞭。

這種在老年人群體中,尤其明顯。據說,e 租寶的投資群裡,有 90% 以上是中老年人。

所謂貪婪:就是明顯覺察到不對,可能是騙局,但抵不住誘惑,鋌而走險,賭一把。

比如最近出來的 " 水果營行 " 倒閉事件,一個賣水果的連鎖店,竟然充值 "5000 送 5000",這種好事可能嗎?我一同事的朋友就中招瞭。

像泛亞,一名投資者購買前就認定其為 " 龐氏騙局 ",仍投資 800 萬。

" 第一次接觸泛亞的時候,我就基本判斷這是一場中國版的‘龐氏騙局’,但覺得泛亞風頭正勁,不可能這麼快出現危機,而且確實收益頗高。

在泛亞六安的代理公司分多次投資 " 日金寶 " 近 800 萬元。"

更別提 MMM 金融互助這種明目張膽的騙局瞭,某些飯局上,竟然還有人大談特談此類理財經,投資 1000,每天拿到 29 元收益,2 個月不到回本 ....

對這兩種極端,其實很難說理,隻有吃過苦頭,才會回頭。

騙局中常用的偽裝和證偽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結合案例,來一起看看,騙局組織者通常都用瞭哪些手法,來包裝自己。

>>>>

包裝一:高大上的團隊

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股東壓根就不披露,這肯定有鬼;

第二種就是各種宣傳,各種貼金。

包裝本身沒錯,優秀的地方就應該展示出來,元 X 也盡量把一些優點都宣傳出來。

需要甄別的是虛假的包裝。

包括學歷、職稱、工作履歷、公司實力等等,都有可能存在虛假宣傳,需要一一核實。

舉個例子,最近報道的 XXX 集團,號稱有西藏的礦產,拿到瞭銀行牌照,公司實力讓人感覺很雄厚,但實際上呢?

元 X 裡有篇報道,叫《XX 集團:一個淫賊的勵志故事》大傢有興趣可以百度下 " 濟寧鄭 xx 艷照門事件 " 就可以查到包裝下,人的真實面目。這傢公司給員工洗腦,用的口號是:"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沖 "!

證偽的方法:

第一,查註冊的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先找到股東,再按股東姓名去搜索。

第二,核實宣傳出來的信息,看看是否有矛盾之處。

>>>>

包裝二:玄乎的金融產品

凡是騙局,都必須包裝出一個產品來,產品好壞、真假都不重要,但是必須弄得逼格很高,很有說服力,同時還可能很復雜,讓人搞不透徹。

隻有復雜瞭,投資者才不會懷疑他的收益的來源是否合理。

來看幾個社區裡討論過的例子:

蟻 X 神:讓農民養螞蟻,養好後,賣給蟻力神公司,公司用螞蟻生產出蟻力神產品。但前提,你要交保證金,10000 元,1 年後可以拿回 13290 元,年化收益高達 32%!收上去的螞蟻,大部分其實都扔掉瞭!

XX 網:看廣告,拿分成。隻要去他的網站上點擊廣告,就有錢拿。這種好事,有個前提,得交保證金,至少也要 1 萬以上。

泛 X:泛 X 的產品叫日 X 寶,本質是投資者借錢給交易所裡的買方,用於在交易所從供應商那裡購買銦這種金屬。但實際上,這種金屬的市場需求有限,且價格又高於其他地方,實際上沒有買傢。那就變成瞭泛亞自己偽裝成買主瞭。

問題就來瞭,13% 的活期,誰來支付這個利息?顯然是後來的投資者,典型的龐氏騙局。

證偽的方法:

詳細地考察產品的賺錢的邏輯,是否合理?

高收益是如何來實現的?

看看包裝出來的項目,是否真的賺錢?

比如上面的水果營行的例子,你就去看看,這個水果店能賺錢嗎?經營的好嗎?

>>>>

包裝三:漫天報道、滿屋獎項

報道、獎項,是個參考,但在投資者的決策中,所占的權重,我認為最多不能超過 5%。

因為這些東西,太容易為利益所驅使,大部分並不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元 x 也會經常收到要求參加評選的邀請,大部分都婉拒瞭。

例如,ex 寶被查前,還剛剛被授予瞭 " 最具社會責任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 ",不知道主辦方是作何感想?

證偽的方法:

考察獎項的頒發機構,是否具有權威性?

考察這個獎項,是否是公認的、歷史悠久的、為人所熟知的?

>>>>

包裝四:地方政府與名人站臺

名人要生活,政府要政績,所以給企業站臺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早前宋 X 兵被泛 X 的投資者圍堵,並寫瞭檢討書,就是因為給泛 X 站臺。

其實很多公司,喜歡開大會,請名人,聚集人氣。名人與演員其實一樣,收費辦事,無可厚非,他們也沒有義務去核實企業的背景和合規性。

問題更多地出在騙局的制造者進行的混淆視聽的宣傳,以及投資者的盲目。

證偽的方法:無視它

>>>>

包裝五:假托管、偽保險

第一種是說自己做瞭托管的,不論是銀行托管還是第三方支付托管,不是光說就行滴,必須有證明。

如果此證明拿不出來,就可以當成木有。

第二種是說自己有保險,並且讓人感覺項目出現問題,保險公司回來賠付。這種宣傳最為惡劣!

投資者需要區別兩種保險:

一是賬戶安全險,就是如果交易時你的賬戶資金發生丟失,會有保險公司來賠付;

第二種是履約保證險,就是借款人違約不還款瞭,可以由保險公司來償付。

很多平臺在宣傳中,都是把賬戶安全險表述的像履約保證險,誤導投資者。

證偽的方法:

如果是說提供保險的,並且是對項目提供保險的,那可以要求查看保單,無法出具的,都可以認為沒有。

此外,還要註意辨別,是隻對個別項目提供保險,還是所有項目。

>>>>

包裝六:大機構的銷售通路

有些騙局,其產品是假借一些大的金融機構來銷售的,投資者因為相信銀行或者保險公司,才進行瞭購買。

但往往,大部分都是分支機構私下的合作,並沒有獲得正式的授權。

比如金 X 銀案件,很大一部分私募產品,是通過平安保險的渠道銷售的;比如泛 X,是通過很多銀行銷售的。

投資者往往將業務員個人與他背後的機構等同起來,因而走入陷阱。

證偽的方法 :

要確認這些銷售理財產品的行為,是否是個人行為?

同時,查看協議,看看協議中簽署合同的包括哪幾方?

是否包括瞭你信任的銀行?

同時,還有看看這個理財產品的發行方,是誰,是否調查清楚瞭?

>>>>

三、一個透明的前提,確保人、項目和平臺的安全

上面這些偽裝,如果能夠一一核實,其實不會輕易陷入理財的騙局之中。

系統地歸結起來,可以根據以下方法:

透明是一切投資的前提,沒有透明、沒有充分的信息披露,任何事情都可以造假。

在此基礎上,考察創始人的背景,考察項目的真實和賺錢的邏輯合理性,考察平臺的技術和穩定性以及電子合同的合規性,刨根到底,得出自己的結論。

尤其是第一點,人的安全,是最最核心的,人有問題,一切玩完。

大傢仔細查查金 X 銀、大 X 集團、eX 寶、財 XX 石、還有一些目前還不方便談的企業的老板背景,基本上就可以體會到這點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