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理財書籍,大部分人的入門書籍可能是《小狗錢錢》、《窮爸爸富爸爸》。和大傢一樣,這兩本書我也看過,從中受益瞭許多理財概念,像規范瞭我們儲蓄正確姿勢的收入 - 儲蓄 = 支出;散發著復利魔力的金鵝與金蛋;還有不能算作資產的車(資產 = 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負債 = 讓錢從你口袋溜走的東西)等。
最近看瞭一本叫《選擇當富人》理財入門書,與《小狗錢錢》、《窮爸爸富爸爸》不同的是,它是一本描述過去十幾年中國投資理財市場的起伏變遷和財富邏輯的書,,卻一點都不晦澀,很容易讀懂,因為該書通過一系列故事的發生來展開,是一名叫趙丹栗的財富導師帶著學生們一路 " 升級打怪 " 的故事。
讀後有幾點印象頗深:
1、黃金最終會回歸實際使用價值?
盛世珠寶,亂世黃金。黃金是避險品種,與美元存在負相關性,可在資產配置中占據一定的位置抵抗風險,一般配比不超過總資產的 10%。這都是在理財學習中,我們能瞭解到的。
雖然對黃金的認識很粗淺,但抱著的拓展理財渠道的想法,此前,在黃金價格較低的時候,我也在某互聯網平臺上投資瞭少許黃金(不超過五千),目前也有幾百塊錢收益。據我所知,也有人會采用定投的方式,進行黃金投資。雖然我的黃金投資收益算下來也有 10%,但我心中對黃金存有疑惑,並未采用定投的方式。
據我觀察,近年來,黃金的避險功能和美元升值黃金下跌、美元貶值黃金上漲的負相關性都沒有發生作用。不管國際關系是緊張還是緩和以及美元升值又回落的過程中,黃金的價格波瀾越發不明顯。在一些特黃金價格預計會下跌的時期,我都會抱著撿漏的心理去看黃金價格是否值得入手,但直至目前我仍未下手買過一克黃金。這樣看來,黃金收益不穩定,避險效應不明顯,它是否還應該裝在我的理財籃子裡,這在我的心中打上瞭一個問號。
而我的另一個朋友則更為激進,他認為黃金價格會暴跌,最終會回歸實際使用價值,例如首飾,屆時價值應該是一百多元一克。他的依據同樣是基於:" 黃金的功能是國傢財政避險工具,如今這個功能越來越薄弱。現在世界這麼亂,它卻一直在跌。當然,這並不會一蹴而就,會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
在《選擇做富人》中,作者徐建明借理財導師趙丹栗之口說出瞭這番話:" 講到收藏,有一種東西就不得不提,那就是黃金。本來黃金作為一個投資品已經越來越邊緣化瞭,逐漸被人們淡忘瞭。但本次金融危機中黃金又被一些人翻出來,強調其無與倫比的抗風險和投資功能。其實我想說的是,黃金就是一種黃色的金屬。將它從你們的投資組合中剔除吧。即使現在金融危機的時候需要規避風險,也不要用這種黃色的金屬來保衛我們的財富。"作者認為,黃金已經退出瞭主流投資圈,成為雞肋產品,同時也不認可其抗風險和投資功能。可惜的是,對此觀點的形成依據,作者並未展開詳述。
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這些詞大傢都很熟悉,畢竟大傢理財的目的就是跑贏通脹,讓自己的資產不貶值。因此貶值一詞與貨幣是經常掛鉤在一起的。但是黃金和貶值的關系呢?似乎很多人都認為黃金是永遠保值的,買黃金除瞭能避險還能跑贏通脹。其實黃金也具有貶值風險,不妨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隨著歷史車輪地不斷前行,黃金的購買力也在下降。數十年前能買房屋的黃金數額,在今天可僅價值幾萬元。這也是我沒有將過多資金投入黃金的原因。
2、判斷房價的指標是城市吸引力?
關於房價,書中也做出瞭論述:20 世紀末開始,城市化的浪潮、城市基礎設施的持續升級、GDP 的攀升、人民幣的升值、人民幣供應量巨幅增長、個人信貸的擴張和中國居民收入的提高,推動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也推動這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但如今上述關系房價的外在因素都已經發生改變,不再像過去一樣高歌猛進。
此外,決定住宅市場價格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盡管很多人將房產作為資產來投資,但" 住宅的本質目的是給人居住 ",歸根結底房產的資產屬性也是要給人居住才能實現價值。中國從 1989 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也就意味著今後 10 — 30 年間,剛性購房需求將萎縮。" 市場規律中最本質的規律是供需決定價格,需求萎縮必然導致價格下跌。" 即便政府會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也並不能夠改變市場的趨勢。
因此未來的房價基本趨勢是擠泡沫,回歸理性。那時候的房價將會有漲有跌,也就是說房價都會下跌,下跌之後,有的地方的房價會回來,甚至再創新高,但有些地方的房價下跌瞭之後就再也回不來瞭。但最終房價分化的決定因素還是人,中國人口正經歷著重大的變化,除瞭年齡結構在迅速老化外,還在經歷著人口大遷移。農村人就向中小城鎮遷移,中小城鎮向大城市遷移,大城市的優質人口向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搬遷。" 財富屬於人,人到哪兒,財富就跟到哪兒。" 當泡沫破裂時,房地產市場整體都會下跌,下跌之後,房地產將分化,超級大城市的房價不僅會恢復到之前的水平,還會再創新高。而那些人口不斷減少的中小城市房價下跌後也許永遠也回不到其歷史的高點。也就是說一座城市的房價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對人口的吸引力。
我對房地產瞭解不深,此前我對房地產市場走勢的認知,和大多數人一樣:未來,人口湧入的一線城市房價會越來越高,人口流失越來越多的小城市房價則後繼乏力,下跌。而有潛力有優勢的二線城市,承接瞭原流動到一線城市的人口,需求量增,房價也會因此上漲。畢竟,一座城市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引導人才流入二線城市,不僅能緩解大城市人口壓力帶來的資源壓力,對二線城市自身發展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認為這將會是一種趨勢,前一陣子,不少二線城市出臺瞭優渥的人才落戶政策與一線城市 " 搶人 "。因此,投資一線城市房地產或者提前埋伏有潛力的二線城市,或許是今後投資房地產比較容易獲取大概率成功的做法。
至於哪個二線城市才是有潛力的?國傢政策?區域優勢?資源優勢?書中也提供瞭一個指標:判斷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城市吸引力,有一個可供觀察的指標參考。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統計中分為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值就是外來人口的數量。這個數字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 就反映該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數值越大,城市的吸引力就越大。
書中還提到,房產價格的趨勢分析其實是基於資本密度模型理論。一地的房價與該地的人口密度乘以該地人口密度的資本強度成正比。集中到大城市核心區域的人群擁有財富水平和創造財富能力都相對較強,也就是說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的資本密度相對較大,因此人口的聚集和高資本密度的人更加聚集在高人口密度的地區,這兩項聚集相應意味著今後資本越多的地方就吸引更多的資本,資本越少的地方資本就會更加稀少。相應的是中國各地房價的分化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