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百萬:普通人逆襲的 2 條彎道! ( 薦讀 )

10-17

1 美國教育是你想的那樣嗎?

前兩天,我看瞭一篇寫關於美國教育的文章。

一直以來,在中國人印象裡,美國教育有兩種極端的刻板印象:

一種極端的認為:美國教育特先進,是啟發天性,提升人潛力的那種素質教育,培養出瞭喬佈斯,埃隆 · 馬斯克。

另外一種極端的認為:美國教育特別弱,培養出來的人,連兩位數加減法都算不清楚。

這篇文章說,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

美國的教育是按階層來劃分的。

美國社會是一個階層區分很嚴重的國傢,富人有富人區,貧民有貧民區。同樣教育也是嚴重的分層:

藍領階層教育

也就是底層教育。教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人打造一個工具。

教育手段跟我國的毛坦廠中學一樣,講究死記硬背,都是灌輸式的應試教育。

那些藍領階層的教育方式,其實是培養流水線上的工人,流水線上的工人不需要思考,隻要按流程來工作就可以瞭。

藍領階層的教育目的,就是通過教育保證這些窮人孩子,不要沾染吸毒等不良的習慣,找一個可以養活自己的飯碗,這就是藍領階層孩子教育的成功。

中產教育

跟藍領階層教育不同,中產階層的教育更強調人文素質,獨立思考能力,講究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這種教育最接近中國人心目中的 " 素質教育 "。

比如初中生,高中生就留任務寫論文,做調查報告,課堂上經常要做演講,強調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做很多實驗。

但這樣的素質的教育,仍然不是培養頂級精英的,這種教育是為的是將來到社會上,被更高級階層挑選,為瞭取悅上層階級而學習,最終也是為瞭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已。

統治階層的教育

中產階層之上是統治階層的教育。他們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為瞭取悅雇主,不是為瞭遵守什麼工作紀律。

他們學的是如何做決策,如何制定規則,學的是領導力和禦統之術,學習的是如何決策和選擇。

因為他們是未來他們傢族公司的領導人,未來是議員,政客,州長,未來國傢的領導者。

他們的課堂教育經常被提問看法,比如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提高稅收或者降低社會的影響。這些答案沒有對錯之分,但是要求分析的邏輯和依據。

2 逆襲到底該學什麼?

關於美國各個階層的教育,給我的啟發是:

普通人如果不甘心被階層固化,一定要有所規劃

想突破階層的話,對自己的學習目的,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習方向,一定要有所規劃。

比如有些行業已經很夕陽瞭,你卻在考那個行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你的時間和精力就白白浪費瞭,更別說實現人生逆襲瞭。

想逆襲,你的思路肯定要放到,如何獲得更多的資源上

那麼,你所學的東西一定是要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提升自己人格魅力的東西。

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或者人格魅力有什麼用呢?

答案是:學這些可以增加我們的杠桿能力。

在這裡,杠桿能力不僅僅是借錢的意思,還有借力,借資源的能力。

我們都是平民傢的孩子,我們在社會上做每件事,都得付出代價。

基本上都是一手交貨,一手拿錢,甚至有時候你交瞭貨,也拿不到應得的那份錢。這種 " 一手交貨,一手交錢 " 這種模式沒什麼硬傷,但是這種模式叫人很難快速發展。

可是,你看那些有影響力有資源的人,很多人看到他們的影響力和資源後,會更加主動的靠近他們,給他們提供信息,提供各種資源便利。

有影響力有資源的人就越做越大,越來越強,根本不遵循所謂的一手交貨,一手交錢模式。

這些有影響力的人的杠桿能力非常強,社會上的資源都是主動被吸引過來。

那些主動提供資源的人為什麼要靠近有影響力的人?

答案是:為瞭日後能有所回報,相當於先在銀行裡存錢瞭,等日後有需要再取出來。

有影響力的人通過影響力杠桿,資源越囤積越多,越來越成功,但是他們的付出並沒有大傢想的那麼多。

反觀我們普通人很難得到他人的主動幫助,其原因是:

別人經過判斷,覺得從你身上獲取不瞭什麼東西,他們對於你的未來做瞭估值,發現你的估值並不高,或者估值完,判斷沒有價值。

所以社會上的人被分為有影響力的人和普通人 2 種,一種越來越富,一種舉步維艱。

3 普通人該如何逆襲?

那麼問題來瞭,我們普通人如何逆襲?答案是:

獲得杠桿能力,能獲得別人主動幫你的能力。

如果你能獲得大量別人的幫助,別人的投資,投入,支持,資源,你的起步會很快。

得到這些東西,並不是完全的靠人脈關系或者為人處世,而是別人讓覺得你這個人厲害,有頭腦。

那麼,怎麼叫別人覺得你厲害,有頭腦呢?

答案是:輸出你的智慧。

水庫論壇的歐成效說他身價上億,其實我們也沒見過他的房本有多少,但是他的文章大氣磅礴鬼斧神工,我們覺得這個人非常有智慧,所以他說他上億身價,我們就覺得他身價有上億。

李笑來一直說他是比特幣首富,沒有人見過他擁有多少比特幣。但是他的那本《把時間當朋友》寫的好,收獲很多忠誠的讀者,他的粉絲們覺得他就是比特幣首富,哪怕他一個比特幣沒有。

因為他們的輸出瞭智慧,輸出瞭智慧會給人很強大,很厲害的感覺,他們現在做什麼事都比普通人容易,無論是人脈,還是獲得其他資源,總是一路綠燈。

所以,向外輸出智慧能力很重要。

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會叫別人覺得你厲害,會增加你的影響力呢?

答案是:解決別人具體問題的內容,以及給別人啟發感的內容。

輸出這種內容,別人會覺得這個人很聰明,很厲害。

別人覺得你聰明,厲害,有辦法,你自然就會獲得很多人的幫助,因為你在他們心中估值很高,他們先幫助瞭你,他們也相信對你投資,有朝一日能收得回來。

這個法則,在職場和生意場上也在用,很多人得不到機會和重視,其實別人就是把你看扁瞭,認定死瞭你這個人未來沒有價值,懶得對你投資。

4 如何提高自己的輸出能力?

你需要有觀點有見解,有自己的思維體系。

這種見解和思維體系怎麼建立的呢?

我在這裡分享一個簡單的辦法:

我有一個習慣,當遇到好文章好書的時候,我一般是看兩遍,第一遍看內容講的啥。

如果這個內容我感興趣瞭,我就看第二遍。

第二遍的時候,我以傳播者的角度來看,邊看邊琢磨,假如這個道理是我來說,我怎麼說的生動精彩。

看書,看文章是這樣,跟別人聊天也是如此。

把別人的想法吸收進來,然後總結成自己東西的再輸出出來。

時間一長,由量變最終會變成質變,你就會形成自己的體系。

當你有瞭自己的思維體系框架的時候,你的人格魅力也就有瞭。

反觀那些沒有人格魅力的人,這些人往往都有一個特質,沒有自己的主心骨,聽風就是雨,任人擺佈,人雲亦雲,從來不敢為自己負責。

有瞭人格魅力的人,必然能撬動很社會多資源。

想想那個賈躍亭,那個孫宏斌,還有王健林,都是靠拿別人錢,做自己生意的人。

你去看看他們的歷史。在他們還是屌絲的時候,他們的思維能力超過瞭當時他們周圍的人。

他們肯定是當時他們的圈子裡,大傢公認的聰明人。他們的思維能力構成瞭他們人格魅力,這也是他們成功的一部分。

他們一生吸引到的貴人,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超過瞭我們普通人,所以走的這麼高,走的這麼遠。

最後送大傢一段話:

我們評價一個人在本質上是否具有競爭力,

不是看這個人在學校時的成績好壞,

也不是看他的學歷有多高,

而是要看這個人有多強的學習力。

——哈佛大學校長 " 樹根理論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