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傢(ijrjia)
作者:金融傢 @不狗
" 第一批 80 後已經 37 歲 , 最後一批也滿 28 歲!"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80 後已經集體中年瞭!而如何承擔 " 中年人 " 這個稱號,他們也有自己的負擔。
收入問題首當其沖!80 後的年薪應該有多少?100 萬?50 萬?2 萬?還是月光?
近日,一份來自復旦大學相關研究中心的數據引起熱議,其中對於 80 後的收入進行瞭全面分析,數據顯示僅有 1% 的調查樣本年薪超過 50 萬。除瞭收入,教育程度、傢庭、職業也成為他們無法避開的話題。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每一個標簽的優劣都成為 80 後們在鄙視鏈中晉級的資本。
80 後的收入
" 我還是個孩子!"這是小金包括身邊朋友們日常的一句玩笑話。然而,很還在我們記憶中那位 20 歲的毛愣小子、青澀姑娘,早已紛紛升級為奶爸奶媽,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壓力山大。
記得曾經有一篇攻略,教授 80 後 "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叔 ",沒錯,"80 後 " 和 " 中年大叔 " 已經是一個平級的詞匯。
魅力大叔吳秀波,秋褲男神李健,師奶殺手張嘉譯 …… 曾經追著這些 " 中年人 " 一路狂奔過來的 80 後,追著追著,就把自己追成瞭中年人,甚至有瞭 " 油膩 " 的風險。
躋身成年人的世界,因為紅白機而引起的攀比心到瞭如今已經演變成決定他們社會地位的另一場較量:80 後鄙視鏈裡,每一個人都在奮力向上攀爬。
那麼,什麼是 80 後鄙視鏈呢?這是有些人通過部分價值估算對 80 後的生活現狀做瞭一個分層,小金理解的簡單來說就是混得好的,混得一般的,混得差的。
· 收入高低
收入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也是反映生活現狀最直白的體現。
在此之前,小金插一則朋友圈裡關於 80 後的的段子:
存款 20 萬 -200 萬不等 …… 許多朋友看瞭之後都隻是冷笑:我拖瞭大傢的後腿。
當然這隻是一個茶餘飯後的笑話,現實是什麼呢?近期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最新發佈的 "80 後的世界——復旦大學長三角社會變遷調查 " 或許可以窺見這群人的現狀。
就收入而言,在研究期內采集的 80 後樣本的年薪,前 1% 達到 50 萬元及以上,前 10% 則是 20 萬元。
有趣的是,數據顯示這些高收入群體也有著不錯的自我增值能力,在 2012 年,進入前 10% 和前 1% 的收入門檻為 12 萬元和 30 萬元,2016 年已分別提高至 20 萬元和 50 萬元。
· 知識就是財富
另外,影響收入高低的還有其他隱形因素。
比如,受教育程度。據數據顯示,高中及以下學歷和碩士及以上學歷的 80 後年收入分別是 6 萬 +、17 萬 +,二者懸殊可見一斑。
80 後大概是對 " 知識就是財富 " 詮釋最好的一群人瞭,據資料顯示:調查期間樣本群體的收入和教育程度呈現絕對的正比關系,學歷上升一個臺階,年薪就上調一個檔次。
· 有房有車
如果學歷所論證的是給窮孩子一個翻身的就會的話,看看 80 後手持房產的數據就又是另一個結論瞭。
" 父母持房產數越高,子女持房產的數量也可能越高 ",字面意思,按照房產體現傢產的現世價值觀來看,傢裡越有錢,你也可能越有錢。值得一提的是,在數據報告中,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80 後手上所產房產都在 "1" 以上。
當然,這個問題涉及到資源配置的問題,不能單純地判斷為拼爹;事實上,80 的價值觀裡," 拼爹 " 還真不是是主流,比如在 " 孩子未來發展因素 " 的調查中,努力、教育水平、天賦、傢庭觀念等起主要作用,甚至連運氣都比傢庭地位來得重要。
· 媳婦在哪裡?
10 月,36 歲的李冬梅參加瞭某衛視的相親節目《精彩老朋友》。當然,95 後都上相親節目,80 後李冬梅為瞭幸福也有權利上節目相親去。
不過,敏感的 80 後看官在一定是,這檔《精彩老朋友》的官宣定位是老年相親," 關註老年人的生活 "。而最終與之牽手的男嘉賓也是在 80 後靠前的 39 歲(1979 年生)李堂喜。
看到這則消息的許多 " 同齡中人 " 紛紛感嘆 " 是不是走錯片場瞭?"、" 看個電視的功夫就老年瞭?"、" 年輕人瞎湊什麼熱鬧!"
這隻是 80 後被綁定上 " 中年人 " 一種常態抵抗。面對婚姻,這個群體也有著保守又進擊困惑。
通過對 80 後調查顯示,經介紹和自由戀愛結婚的人群比例持平,都占總人群的近 50%、;另外,未婚率隨著年齡的減小呈折現上升趨勢。有分析稱,80 後一邊在父母的影響下接受門當戶對的觀念,另一邊則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做自由抗爭。
不過,並沒有數據證明父母介紹和自由戀愛的婚姻對 80 自身價值有所作用。在網友的呼聲中,價值觀成為 80 後婚姻的一個首要考慮因素,因此在傢庭方面,大比例存在幸福感提升的自我認知。
80 後混得怎麼樣?
小金手抖在網上搜瞭下 80 後的代表人物,韓寒、姚明、楊利偉、王寶強 …… 或者更為直觀地看官可以搜一搜《胡潤 80 後富豪榜》,就 2017 年而言,有 37 位 80 後成功創業者上榜,總財富 3006 億,平均財富 81 億。
當然,你或許也聽過類似 "80 後小夥無房無車遭女方拒婚 " 一類的落魄言論。所以,80 後混得好不好呢?
不拿拔尖的意外說,也不用掉隊的失誤說,總體而言,80 後應該算是一個比較 " 尷尬 " 的人群。
作為計劃生育的第一代,他們沒有兄弟姐妹,被社會和自己賦予瞭一種天生的孤獨感。要細心呵護,要以 " 小皇帝 "、" 小公主 " 的姿態成長,然而卻要以最卑微的姿態去適應殘酷的現實。
這個群體也是隻是改變命運最為突出的一代。有為 80 後 " 大叔 " 調侃說:"80 後上小學時,大學不要錢 ; 上大學時,小學不要錢。辛辛苦苦挑燈夜戰的讀書,結果剛好趕上高校擴招,連阿貓阿狗都能混上一個大學文憑。"
還沒學個所以然,大學畢業瞭,滿心的壯志凌雲在 " 狼性 " 職場慢慢磨滅。錯過瞭人人分配工作年代,趕上瞭工作分配人人。
機不逢時,從 2004 年房價飆升開始,到今天被房子鎖定一生,蝸居、裸婚是現狀卻也是被詬病的婚姻方式。房子是個無法跨越的障礙。
說實話,80 後真是 " 悲催 " 的一代,畢業後趕上金融危機、經濟 " 穩增長 ",買房時趕上瞭波瀾壯闊的房價暴漲,就連孩子入學瞭,也恰好趕上瞭大城市的 " 嬰兒潮 ",為優質學位資源搶破瞭頭。
如今邁入中年的 80 後,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在職場中求生存,不敢病,不敢停,有同志自嘲他們是 " 不敢死掉的一代人 "。
此前有個關於 80 後壓力的調查:
壓力指數 5 星:工作。35.11% 的人認為壓力來自 " 工作的壓力,要闖出一番事業太難 ";
壓力指數 4 星:生活負擔 .34.16% 的人認為壓力來自 " 生活經濟的壓力,如買房子車子養孩子等 ";
壓力指數 3 星:社會評價體系。20.12% 的人認為壓力來自 " 社會壓力,累到喘不過氣來 ";
壓力指數 2 星:父母的期望。10.61% 的人感覺 " 父母傢長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 "。
差不多的人生,卻差很多!就像有小夥因為沒房沒車娶不瞭媳婦,而胡潤榜上仍然駐紮著數十為身傢百億的 80 後。可以見得,如此大的壓力之下,整個 80 後的群體已然成為社會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
最後,來測一測你在 80 後鄙視鏈的哪一層吧!
· 年薪:50 萬以上(+5 分);20-50 萬(+2 分);10-20 萬(+1 分);10 萬以下(+0 分)
· 房產:2 套房產及以上(+5 分);1 套房產(+2 分);預備購房(+1 分);沒有打算購房(+0 分)
· 車輛:30W 以上(+5 分);10-30 萬以上(+2 分);預備購車(+1 分);沒有打算購車(+0 分)
· 幸福感:我很幸福(+15 分);還行吧(+5 分);沒意思(+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