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該如何不落入“權威暗示效應”的陷阱?

10-26

美國心理學傢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說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傢。試驗中這位 " 化學傢 " 煞有其事地拿出瞭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瞭手。

對於本來沒有氣味的蒸餾水,由於這位 " 權威 " 的心理學傢的語言暗示而讓多數學生都認為它有氣味。這就是著名的 " 權威暗示效應 "。

什麼是 " 權威暗示效應 "?

權威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即 " 人微言輕、人貴言重 "。

" 權威暗示效應 " 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 " 安全心理 ",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 "保險系數 ";其次是由於人們有 " 贊許心理 ",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范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贊許和獎勵。

如何不落入陷阱?

正如前文提到的," 權威暗示效應 " 普遍存在,也同樣存在於投資理財中。

的資深理財師就舉例表示,現在很多股民在炒股時,由於自身對股市的瞭解不夠,且炒股技巧有限,所以會很熱衷於聽專傢的建議。如果有財經專業人士推薦瞭某隻股票,那大傢就會跟風買進。因為大傢認為,財經專業人士推薦的股票肯定比自己所選的股票要好,賺到錢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毫不猶豫地就買瞭。

但嘉豐瑞德的理財師表示,專傢的建議未必都是正確的,也不排除會有所謂的專傢為瞭自己的利益故意把股民引導到某隻股票上。萬一投資瞭,那虧錢就是分分鐘的事瞭。

建議大傢在投資時還是要保持理性,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不要過於依賴專傢的建議,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損失冤枉錢。同時,也可以適當配置些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均衡風險和利潤。總之,雖然專傢的意見似乎比較有權威性,但投資的錢畢竟是自己的,還是要保持謹慎。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