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我們將無數次地與自己內心搏鬥。心理學中,這種自我控制的行為被稱為 " 延遲獎賞 ",這一概念源自上世紀 60 年代斯坦佛大學的一項棉花糖實驗。
在這一實驗中,Walter Mischel 和他的團隊會給小朋友一個糖果,比如棉花糖,並告訴小朋友可以現在就吃掉,但如果能夠等到大人們離開房間幾分鐘回來後再吃的話,可以得到兩個糖果。如果在等待的過程中實在受不瞭瞭,也可以按鈴讓大人們回來,隻不過這種情況的話,他們無法得到第二個糖果。
研究人員發現,能夠忍耐的時間越長,這樣的小朋友在日後生活中的執行表現越好,比如學習成績更高、賺更多錢、更加健康快樂。這也不是短時間的簡單推測,而是基於研究人員歷經五十年對這些小朋友的跟蹤研究。
這一行為當中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如果隻是說要自控似乎有點過於簡單,其實延遲獎賞與未來成功與否的關鍵點在於是否有轉移註意力的主觀能動性與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生活當中,就是精神上對那些影響你獲取目標的 " 熱 " 幹擾因素進行 " 冷 " 處理,對投資也是一樣。
抵擋 " 熱 " 投資的誘惑。就投資來說,如果是以長期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比如養老,就會有至少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伴隨高風險但充滿誘惑的超高收益,一種是穩紮穩打的投資方式。超高收益就像啟動瞭頭腦中的 " 熱 " 按鈕,盡管可能擔心可能的高風險,但如何控制自己不要一哄而上,理性分析投資可行性與風險收益比的做法,當分析後如何抵抗誘惑更為重要。不然到頭來可能不僅沒賺到錢,反倒賠個大半,甚至遭遇理財騙局而分文不剩,這些都使得與達到目標南轅北轍。
另一種投資當中會遇到的情況則是基金定投(每月定期用固定或不固定金額投資某一基金的方式)。我們知道定投在跨越一個完整牛熊市場後能夠帶來收益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場下跌時候堅持扣款攤薄瞭投資成本,以及在整個投資期間堅持扣款積累足夠的籌碼,再加上選擇一隻優質基金的話,在市場上漲階段才有可能迎來 " 微笑曲線 " 的回饋。
但當整個市場出現階段性行情不佳,或者所投基金的風格短期和市場不匹配的時候,不同時點開始的扣款計劃也確實有可能會遇到浮虧的情況。從實例來看,根據 wind 數據,截止 2017 年 8 月 1 日,過去 5 年排名前 10 位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復權凈值收益率都在 200% 以上,但這 10 隻產品在過去幾個自然年(2012-2017),排名全在前 1/2 的卻僅有 3 隻。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中長期績優基金在某些時間段內可能出現短期波動,那定投計劃彼時也確實可能面臨無法令人滿意的情況
人的本性是厭惡虧損的,因此一種沖動性的反應是停止扣款甚至是整個贖回。這樣的短期波動影響瞭投資的中長期目標,未修正的行為可能就無法獲得定投的 " 延遲獎賞 " 瞭。
那麼,這種獲得延遲獎賞的自控能力是否可以後天訓練呢?研究人員表示是可以的,這種訓練就像是練肌肉一樣可以不斷增強。首先要理解自控不是硬扛,而是運用策略抵抗誘惑。一是必須主動牢記自己選擇的目標和兩種可能性,目標是獲得更大的利益。二是必須註意自己實現目標的過程 , 通過靈活利用一些技巧抵抗誘惑或轉移自己對誘惑物的註意及認知 , 並在這一過程中做出必要的修正。三是必須抑制沖動性反應。
記住,好的東西屬於那些能夠耐心等待的人。 ( 興全基金 田雨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