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臺優惠政策
近日,不少二線城市紛紛 " 放大招 ",出臺針對大學生購房的優惠政策。
日前,武漢出臺新政規定,畢業 5 年內的大學生,擁有戶籍,在武漢市創業就業滿 1 年;傢庭在武漢市無自有住房,且 3 年內無住房交易記錄的,可申請購買 1 套大學畢業生安居房。新政明確,未來 5 年,建設和籌集 250 萬平方米以上大學畢業生保障性住房。
其中,大學畢業生安居房 85 萬平方米,以 6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大學畢業生租賃房 165 萬平方米,以人均租住面積 20 平方米為主。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 20% 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 20% 租到租賃房(如屬於合租的可低於市場價 30%)。
沈陽也出臺一系列政策,從落戶到租房補貼再到紮根沈陽的購房補貼都有明確規定。對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新畢業生 ( 畢業未超過 5 年 ) 購買商品住房的給予契稅全額補貼政策。對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購買商品住房的,給予每平方米 200 元的獎勵政策。新落戶並在沈陽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在沈陽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的,分別給予 6 萬元、3 萬元和 1 萬元購房補貼。
而早在今年 6 月份,長沙也已出臺政策,針對大學生群體購房進行優惠。規定專科及專科以上在長沙零門檻購首套房,碩士和博士在長沙工作,可以享受首套房補貼 3 萬元和 6 萬元,同時連續兩年生活補貼 1 萬元和 1.5 萬元。
此外,國內還有很多城市也出臺瞭類似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落戶購房。如西安除瞭為大學生提供保障房外,還有 19 條 " 全鏈條保姆式 " 的措施,為幫助解決大學生創業、住房、貸款、技術提供支持。在成都,大學生落戶時可自由選擇所在區縣,同時可享受 " 青年人才驛站 " 床位或租滿 5 年人才公寓優惠購房等政策。
搶人還是去庫存?
各地不同政策的出臺,都是希望在引進人才的同時,能夠留住人才,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新的活力。為瞭能夠吸引人才,房子、戶口成為標配。各地出臺的政策,除瞭放寬落戶限制,針對購房給予優惠,也是各地采用的主要措施。
此外,還有城市在收入方面也做瞭硬性規定," 搶人 " 的意圖更為明顯。以武漢為例,在出臺購房優惠政策的同時,還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規定專科生最低年薪 4 萬元、本科生最低年薪 5 萬元、碩士生最低年薪 6 萬元、博士生最低年薪 8 萬元。
此次出臺的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總體水平在同類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時遠高於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 1750 元 / 月。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中,大學專科生年薪是武漢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近 2 倍,博士研究生達到近 4 倍。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從各個城市出臺的政策來看,去庫存的導向是不強的,更多的是強調瞭吸引人才的導向,這也說明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決策心態。後續在庫存不足的情況下,更多的是會有類似的租賃市場發展的導向。
嚴躍進進一步指出,各地城市規模的擴張還是有一定的空間的,後續預計落戶政策會繼續寬松,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此類城市的人口導入速度加快。從整個角度看,優化人口結構成為此類城市的一個重要工作。人口導入和居住、就業等問題緊緊結合在一起,當前對於人口管理的問題,更多是體現為對人才的管理。整體來看看,當前各大城市勢必會推出一定的人才吸引政策。在高房價的情況下,各類購房的優惠政策,類似不限購不限貸、給予購房和租房補貼、直接分房等都具有較為積極的作用。
" 留人 " 指向性很強的政策還有不少,如沈陽針對在沈的創業者,還有創業貸款扶持、創業場地補貼等;未來 5 年,計劃吸引儲備 70 萬名大學生在沈就業、創業。沈陽還出臺瞭扶持創業的政策,比如鼓勵博士創業,技術或專利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的,給予 10 萬~50 萬元創業啟動資金。此外,長沙也出臺吸引人才落地的政策。據瞭解,在未來 5 年內,長沙計劃留住大學生、吸納創新者、引進 " 海歸派 "、培養 " 土專傢 ",吸引儲備 100 萬名青年人才在長沙就業創業。
哪些城市可關註
面對各個城市伸出的 " 橄欖枝 ",大學生群體又該如何進行選擇?到底該去哪個城市呢?
綜合而言,是要關註城市的綜合吸引力。有專傢指出,城市到底是否具有吸引力,包括城市的宜居、產業生態的成熟、文化的包容更為關鍵,而住房、落戶、補貼等這些指標所產生的吸引力可以去關註,但不一定是核心要素。
首先要瞭解所在城市的產業生態情況。能否留下來,實現安居樂業,關鍵還得看事業上能否取得發展,這與當地產業生態息息相關。
據瞭解,目前我國有部分城市對未來產業升級,如武漢近年來汽車、裝備制造、食品煙草等產業發展迅猛,而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初具規模,並將成為未來 20 年內武漢的重點發展產業。據瞭解,目前已有一些二線城市完成瞭產業升級,如南京、成都、西安等。
其次要關註城市的軟實力。這些包括所在城市的整體教育水平、生活成本、醫療水平、交通狀況等等,之所以關註這些,主要是為瞭未來子女教育、自身健康作長遠考慮。當然,生活成本也不能太高。優先選擇教育綜合水平較高、醫療水平偏中上、生活開銷適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另外,還要關註制度性因素。此前一段時間,之所以出現瞭 " 逃回 " 北上廣一線城市的現象,就是因為所在的一些二線城市仍然存在辦事難、工作環境不好等因素,還不如回到制度環境相對公平的一線城市。選擇制度建設比較完善的城市,對日後的創業等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