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十年前你買瞭房,現在會怎樣?

08-09

十年之間,北上廣深的房價漲幅跑贏瞭收入和房租。為什麼一線城市的房價超越瞭普通人的承受范圍,卻依舊有人在買房?

現在不買,以後瘋漲瞭更加買不起瞭;即使現在當瞭高位接盤俠,十年之後再回首,當年的房價還是低谷,房子早買就是賺到。這是大多數人十年前選擇買房的心路歷程。

有人拿十年的光陰去換一套大城市的房子,有人用十年的光陰享受一段沒有房貸的舒適人生。十年之間,恰似南柯一夢。

一、十年間,一線城市的房價發生瞭什麼變化

1、市場自我調節,房子供不應求,價格高漲

中國加入 WTO,國際資本蜂擁中國搶占市場,眾多跨國企業在華建廠,以及本土民族工業的崛起,大量勞動人口擠滿北上廣。

一線城市占據瞭資源優勢,大量人口的湧入,就有瞭對房子的渴求。

十年前的中國已取消福利分房,樓市開發進入市場自由競爭,人多房少,物以稀為貴,住房需求暴漲,房價被推高。

2、貨幣超發,房產成瞭財富保值的堅挺後盾。

十年前,逐年增高的超發貨幣引發貨幣貶值,老百姓擔心財富縮水,私人資金可投資的項目不多,大概有理財,股票,房產等幾個渠道,炒股是有門檻的高智商投資,理財收益不穩定,唯有房產是傻瓜閉著眼睛都會做的投資。

盡管十年間樓市有過短暫下跌回調,站在十年的歷史長河來看,房子的投資回報率還算穩健,甚至出現瞭靠炒房賺錢的投資客。

3、國際熱錢湧入中國,人民幣升值,外資搶灘樓市紅利。

中國走向全球市場之後,外匯儲備增多,人民幣升值,國際熱錢通過投資人民幣資產(如房地產)獲利。當時中國股市還太年輕,尚不健全,投資還需要勇氣。

與此同時,在當時中國資產荒背景下,中國的制造業多以低端制造為主,出口到國際市場,掙得都是血汗錢,還不如開發一個樓盤掙得多。

十年之間,許多央企也涉足樓市,主業低迷,樓市利潤來湊,投資房地產被認為是資金獲利和避險的好去處。

數據顯示,2017 年銀行新增貸款大頭都給瞭房貸,制造業萎靡瞭,如今在一招比一招狠的重磅樓市調控之下,銀行也知趣地收緊房貸瞭。

但房地產在銀行眼中仍然是基礎的優質資產,銀行理財更是為其做嫁衣。

4、中國推動城鎮化,農民進城買房,在讀學生也加入買房大軍。

隨著外資湧入中國以及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工業代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比如富士康在東莞的工廠,曾招納過上萬的流水線工人,還將觸角深入到中國內地,建立很多分工廠。

進城務工的農民用辛勤的汗水建設瞭一個又一個城市,也會想在城市買房安傢,進而激發住房需求。

曾經,沈陽一度為瞭鼓勵農民工進城買房,還推出瞭零首付的優惠。

高考之後,是否要去讀書的城市買房成瞭熱門話題。隨著一線城市房價高漲,如今在一線城市買房的門檻越來越高,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傢裡幫忙出資),首次置業時間都在 30 歲之後。

有人調侃,人生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買房。尚無經濟能力的大學生買房最大的障礙是什麼?網上總結為傢裡不給錢或者傢裡沒有錢,歸根到底,錢才是買房的關鍵因素。

曾經有功成名就的人物勸說年輕人,別在讀書的時候想買房,應該將大好的青春年華用來學習和提升自己,未來靠自己的能力去創業。

買房和創業永遠是一場博弈,不如讓年輕有年輕的模樣,其他功利的事情,順其自然。

5、當社會上升的通道被打開,房價也迎來上漲的十年。

隨著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已變平民教育,人口頻繁湧向大城市尋找機會,社會有瞭向上流動的通道,買房需求被激發,拉動瞭樓市的上漲。

每年,大量的畢業生留在一線城市工作,主要是就業機會多,這是現實。

十年前買房的那波年輕人如果足夠努力,也許差不多能混跡中產階層瞭;十年前沒有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很多體驗過大城市的奮鬥歲月後,回到傢鄉或者去瞭二線城市,過上瞭有車有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寧生活,他們會反問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難道不在一線城市 CBD 的房子就不叫房子嗎?

二、十年前選擇瞭買房, 十年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很多年前,你有幸在上海,讓時光回到 2007 年,以 150 萬的總價(可以貸款)買瞭上海浦東的房子,2017 年以 1100 萬成交。

十年之間,漲價瞭 950 萬。我們來計算一下你的賺錢速度:

這套房子一年漲 95 萬,一個月漲 79166 元,每一天漲:2638 元。每小時漲:110 元,平均每分鐘漲:1.83 元。

所以即便你在睡夢中,這套房子還是以每分鐘 1.83 元的速度在增值,比把錢放在餘額寶裡都強多瞭。

十年前又沒有限購,如果你有勇氣買下三五套,真等於買瞭一臺印鈔機,畢竟在上海一個月能掙 7 萬的人還是鳳毛麟角。

時勢造英雄,無數人在高房價的重壓之下感嘆:如果時光倒流十年,我們肯定會囤一大波房子。可是,時光無法倒流,即便是給個機會,當年的你也未必有勇氣買房。

因為很多人沒想明白,十年前買房與十年後買房的區別:

十年前買房,上海房價大概 1 萬一平米,你的月薪才 3 千,咬咬牙買瞭房,即使是十年之後,你當年的房子價格會永遠停留在 1 萬一平米,而你的月薪會達到 1 萬以上,供房毫無壓力。

十年後買房,上海的房價 5 萬一平米,你的月薪就算高達 2 萬,連湊齊首付都困難,買房壓力山大,有人黯然神傷離開一線城市。

十年前在一線城市買瞭房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他們的故事,是千萬個在一線城市奮鬥者的縮影。

2007 年,東哥在 25 歲生日那天決定買房的,畢業後的第 3 年,坐標魔都上海。當時首付 30 萬, 對於一個普通的三四線城市的工人傢庭來說,是一筆龐大的數字。父母幾乎借遍瞭親戚,加上東哥 3 年攢下的 8 萬,艱難地定下瞭一套兩居,接近 100 萬的貸款要還 30 年。

背上房貸,東哥從此周末再無吃喝享樂,泡一壺茶在傢看書能待一整天,出國遊什麼的全部砍掉。為瞭盡快還債,東哥拼命工作,三年還清外債。他說,最初買房的兩年過得很苦,熬過去就好瞭。

房貸重壓之下,沒有物質生活帶來的歡愉,卻能讓自己安靜思考工作和未來,有一段平靜的自我增值期。

後來,東哥甩開膀子創業,中間吃過虧、上過當、受過苦,但是一想到在上海有個傢,踏實的穩定感讓東哥瞬間有瞭無窮的動力。

現在東哥的創業公司步入正軌,有瞭不錯的盈利,還買下瞭第二套房子瞭。

東哥不後悔買房,因為買房激發瞭一段激情燃燒的奮鬥歲月。

同樣是 2007 年,小雨畢業之際面臨著在留學深造和買房定居的選擇,最後她選擇瞭漂洋過海去英國讀書,前後花瞭傢裡三十多萬。

學習瞭自己喜歡的專業,開闊瞭眼界,回國後身為海龜的她和國內畢業生一樣在深圳拼殺。

雖然再次考慮買房時深圳的房價已漲瞭好幾倍,她卻不後悔在人生的黃金年齡裡去讀書去提升自己。她說房子可以晚一點買,而讀書的時光卻是千金難換,不能為瞭一套房子而束縛瞭夢想的腳步。

買房這件事,有舍有得。你有你扛起高昂房價的勇氣,我有我在小城的歲月靜好,人生的選擇沒有對錯,度過的青春都值得珍惜。

三、十年之間,樓市如同一場精彩的大戲,或許沒有真正的贏傢

當中國樓市在 2009 年那一輪房價暴漲時,溫州炒房團所向披靡,從海南到廣西北海,一擲千金,一層樓一層樓的買,享受著樓市金主的無上榮耀。

結果沒有風光多久,金融危機橫掃全球,2011 年溫州也發生瞭金融危機,溫州炒房團資金鏈崩斷,元氣大傷,留下一地雞毛。

他們沒有在鄂爾多斯、三亞、北海等城市剪一把樓市的羊毛,反而遭遇瞭房價一路暴跌得厄運,跌個 20% 都是小打小鬧,如今鄂爾多斯、北海鬼城橫行,很多炒房團砸到手裡到現在還沒有解套。

自此,溫州炒房團被後起之秀的山西煤老板超越瞭,煤老板們大多把錢砸到瞭離山西近在咫尺的北京,他們趕上瞭一線城市暴漲的列車,然而到瞭 2017 年,那些爭先恐後搶搭房價末班車的投資客,或許沒那麼幸運瞭。

房價多少才合理?

首先,按照房價收入比進行估值,是估值的一個維度,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維度可以判斷房價的標準,比如另一個重要的指標租售比,也就是你的房子一年的房租如果比上房價,不算貸款。

結果高於銀行現在的房貸利率,那麼房價就是合理的。換句話說現在看,你一年的房租比上房價,要高於 5%,房價才合理。

而現在好地段的房子,租金在 2-3%,一般的房子,租金一年在 1%,甚至低於銀行存款。這肯定是高估瞭。

這個指標和房價收入比往往綜合運用,租售比要考慮的是當地房子的實際需求,而房價收入比則考慮的是你後面還有多少人會出來接盤。當然還有很多的估值方法,這隻是其中兩個。

其次,任何估值都是個體系,不會是單一而存在,不同地方的房價自然也要不同的估值方法。就跟股市一樣,零售業股票要用市盈率估值,銀行要用凈資產,周期類則要用經濟周期。

還有一些科技公司隻能用比較法。保險公司要用業務倍數。

甚至同一類公司不同時期的估值方式也不一樣,比如牛市大傢傾向於用市盈率增長率 PEG 來給公司價值股找高估值的借口,比如現在的茅臺,而熊市大傢更傾向於相信他的股息分紅率,大不瞭當債券買。沒有一種估值方式包羅萬象。

【這是按照可支配收入計算的,如果拿統計局的收入數據計算,要小一些。】

第三,就房價收入比估值方法來說,這也是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需要比較當地歷史,以及橫向比較國內國際。

專傢認為,一個傢庭不吃不喝 10-15 年買一套 90 平米的房子,是合理的范疇,這就像指數的市盈率估值 10-20 倍都是合理的一樣,這個合理區間本身就帶有主觀色彩。也許你認為 7-15 倍合理,有人認為 12-25 倍合理。

這都沒有什麼不對,也正因為大傢對於估值認知上的不同,所以才有瞭交易。

覺得 3-6 年買一套房合理的,也許人傢 2008 年就看空房價。認為 10 倍合理的 2012 年開始看空瞭,老齊認為 10-15 倍合理,所以認為 2014 年已經到頂,2016 年再漲就看空房價。

認為 20 年合理的,甚至有人認為窮人就該買不起房的,可能認為房價要漲到 80 萬。所以這才有瞭接盤,如果現在大傢都看空,房價豈不是已經跌瞭。如果都看 3-6 年買房,那中國房價在 2006 年估計一線城市就見頂瞭。

第四,中國樓市的問題是冰火兩重天,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方面一線和二線頭部城市房價過高,另一部分廣大的三四線城市是供給過剩。

很多小城市傢庭都是幾套房。所以前 30 個城市房價偏高。廣大城市房價不高這是很正常的。

甚至有的地方房價是偏低的,比如有朋友留言,當地收入 5000,房價 7000,你說這是不是在秀幸福呢?這地方買房有什麼壓力?

而在這輪房價上漲之前,其實很多地方的房價都是這個水平,我們調研的河北多個地方 2015 年的時候就是這樣。

即使現在漲到 2 萬,基本算是漲到瞭合理與不合理的臨界點上。所以大傢看到瞭,基本漲到這,也就漲不動瞭。再漲就限購瞭。

第五,說按房價收入比的算法,3000 收入,對應 100 萬房價能不高嗎?

這當然看上去很離譜,但是,這種方式雖然廣泛適用,但不是絕對適用,比如貧困縣一個月也就 1000 多收入,你讓他買 30 萬的房子怎麼可能。

畢竟還有一個經濟學的術語叫做恩格爾系數,你吃飯的錢占你的收入多少。你的錢還不夠吃飯,多少錢的房子也都是買不起的。所以為什麼我們拿 5000 舉例,換句話說平均收入 5000 以下的地方,不適用這個方法。

第六,大傢也沒必要 15 年不吃不喝買房不放,這畢竟是一個合理區間的上限,是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時候,東京圈的數據。

所以這是上限,但很可惜很多頭部城市已經超出瞭這個警戒線。很多城市可能永遠都達不到這個數字,所以因地制宜,您認為合理就好。

第七,有人說,算出來我們這裡的房子低估瞭,比如剛才說的收入 5000 房價 7000,是不是要趕緊投資一套。

註意,這個房價收入比,可不是判斷房價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手段,他隻是測試後面還有沒有人買的起。你能不能投資,你要回到第一條,用租售比再算下,如果租售比超過 5%,當然就是被低估瞭。

肯定可以投資,如果根本租不出去,那麼也就說明,這裡的房子不是低估,而是過剩瞭。

過剩的東西還哪有投資價值。隻是如果你是剛需的話,買起來沒什麼壓力而已。所以遇到這樣的房價,剛需該買就買吧,投資就算瞭。因為以後肯定無法變現。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