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一邊是人人爭相給一隻青蛙當爹當媽,一邊是冷冰冰的一胎生育率下降,這樣的反差讓人很疑惑當下年輕人對於生育的態度。寧願把一隻虛擬的青蛙當作自己的 " 親兒子 ",也不願在現實中面對生娃這個話題。
最近,一打開朋友圈,都會看到同一隻青蛙霸屏,仿佛聽到朋友圈裡蛙聲一片。
這隻讓年輕人爭相當爹當媽的青蛙,來源於一款名叫旅行青蛙的遊戲。
隻要玩瞭這個遊戲,不管你是妹子還是漢子,一下子全都變成瞭 " 老母親 " 和 " 老父親 ",很多連戀愛經驗都沒有的年輕人,卻突然母愛泛濫,天天把 " 蛙兒砸 " 掛在嘴邊。
一會兒嫌棄自己的蛙兒砸太宅,老是蹲傢裡讀書寫字吃飯;一會兒看到自己的蛙兒砸跑出去浪瞭,又開始兒行千裡母擔憂。
- 01 -
蛙兒砸的故事
不知何時,一隻青蛙就這麼火瞭起來,滿屏幕日文也阻擋不瞭大傢的愛蛙之情。
每天打開遊戲,隻是收割下院子裡的三葉草,拿三葉草換些蛙兒砸吃的用的東西。
偶爾看到蛙兒砸宅在傢裡,其他時間都是一言不發溜出門,一個人在外面旅行,不知道何時歸來。
旅行中可能會給你寄張明信片,回來的時候可能給你帶點土特產。
感覺挺呆的一個遊戲, 為什麼能讓這麼多人深陷其中?
看完朋友圈才知道,對於年輕人而言,或許這並不隻是一個遊戲,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 我兒子外出還沒回來 "、" 我兒子比較宅,不過特別能吃 "、" 兒子,你什麼時候回來,路上註意安全啊 "。
看到大傢 " 母愛泛濫 ",終於明白原來養的也不是一隻普通青蛙,而是一隻蛙兒砸,一隻可以時刻操心的蛙兒砸。
不少媒體分析說,這個遊戲讓年輕人體會到當父母的感覺。
(雖然是洋蔥新聞,但確有不少認同)
問題是,為 " 蛙兒砸 " 瘋狂當爹當媽的年輕人,是想當一回父母,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有多沉重?還是隻想當一會兒父母,感受下當父母的內心情感戲呢?
- 02 -
養蛙背後的現實
前幾天,國傢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國內的二孩比例已經達到瞭 51%,超過瞭一孩的比例。
但是,實際出生總人口卻從增加變為減少,2016 年出生人口為 1786 萬人,到瞭 2017 年出生人口僅有 1723 萬人,人口足足少瞭 63 萬人。
通過簡單的計算,2017 年二孩人數約為 879 萬人,2016 年二孩人數約為 831 萬人,增加瞭近 48 萬人。
也就是說,在二孩出生數增加的情況下,總出生人口卻出現減少。
二孩增加人口卻減少,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雖然二孩在增加,但是一孩生育率下降更快,兩者一對比,總出生人口就出現減少。
首次全面二孩的時候,也就是 2016 年,當年的出生人口比 2015 年沒有二孩政策時高出 131 萬人, 但是撇去二孩出生人口,一孩出生人口也是減少的。
換而言之,實際上一孩出生人口數一直都在減少。
二孩政策出來時,都以為沒有多少人會生二孩,沒想到最後,居然是沒多少人想生一孩。
稍微想想就能明白,一孩生育率下降說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二孩生育率上升說明生育的主力都是接近中年以上的人群。
就好像剛開放二孩政策的時候,願意生的很多都是 30 多歲甚至 40 歲的人,也就是那些接近 00 後的父母們。
按年齡推算一下,生一孩的主力應該是 90 後和 85 後,也就說這些年輕人的生育欲望越來越低瞭。
為什麼這群年輕人寧願養一隻蛙兒砸,也不願意生個娃兒子呢?
- 03 -
年輕人的育兒焦慮
旅行青蛙,讓我們看到現實中的另一面。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養一隻蛙兒砸隻要手指動動割割草,就能過一把當父母的癮。
蛙兒砸不出門你擔憂,出門你也擔憂,但是這種擔憂更多的隻是一種情感投射,並沒有現實基礎。
換句話說,你在養蛙的過程中感受到的 " 育兒焦慮 ",是隔著屏幕的,那些所謂的擔心更多的隻是一種虛擬的情感釋放。
這與你玩其他遊戲來逃避現實,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就好比 " 葉公好龍 " 的故事,天天喊著自己喜歡龍,但要是真龍現身,又會嚇得半死。
在養蛙兒砸這件事上也是如此,你可以天天沉浸在當 " 老母親 " 的劇情中,但要是真有一個娃出現在你面前,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崩潰。
這種崩潰,來源於焦慮程度已經超過瞭你承受的極限。
在養蛙遊戲中,適度的情感投射帶來的輕微焦慮,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無害的情感刺激。
但是,在現實養娃中,你連自己的生存焦慮、收入焦慮、情感焦慮、升職焦慮都解決不瞭,再來一個育兒焦慮,你就真的崩潰瞭。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養娃遊戲的火爆並不能證明年輕人的生育欲望,恰恰相反,證明的是年輕人躲避生育的惶恐和無助。
據說,2017 年江蘇人的初婚年齡已經推遲到 34.2 歲,即使結婚瞭,也未必會有生小孩的念頭。
對於本就不自由的年輕人來說,生個小孩出來,什麼都被綁住,責任這兩個字太重瞭,誰都渴望像蛙兒砸一樣說走就走。
孤獨也好,佛系也罷,都是在逃避無力擺脫的困境,但是肩膀上的壓力確實實實在在的。
隨著人口出生減少,年輕人未來面對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年輕勞動力減少首先沖擊的就是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也會對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帶來沖擊。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養老金,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年輕人繼續交養老金,老無所依將成為普遍現實。
以前是幾個年輕人撫養一個老人,到時候就會變成一個年輕人養幾個老人。
老一輩人總愛說,你們年輕人的生活比以前好多瞭,但實際上呢?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苦惱,現在年輕人面對的焦慮不比過去少,擁有的選擇也並不比過去多。
但是,現實終歸還是現實,遊戲也終歸隻是遊戲。遊戲之餘,更重要的是學會面對現實、接受現實、改變現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