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的涉案物品及庭審現場
在歷史文化古城蘇州,民間古玩藏品豐富,古玩交易市場活躍。有些不法分子盯上這個行當 " 潛規則 " 中空子,玩起瞭 " 古董騙局 ",以古董為贗品或與實際年代不符為由,沒收交易合同中的風險責任違約金。浙江一位退休教授,在私下出售一副估值 1600 萬元的祖傳古象牙象棋時,不幸掉入 " 局中 "。
通訊員 檀杉杉 朱曉丹 朱雪平 實習生 趙珂昀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於英傑
老教授想買房
想起祖傳象牙棋
2015 年 11 月 25 日,蘇州市高新區獅山派出所接到一個報警電話。來自寧波的李先生稱,他在蘇州進行古董交易時,被人強行扣留 10 萬元保證金。
此前,蘇州警方曾陸續接到 10 餘起類似的報警電話,矛頭直指蘇州鼎磊文化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起初,警方認為這些隻不過是古董交易中的普通民事糾紛,直到接到瞭這位年近古稀的李先生的電話,覺察此事並不簡單。
李先生是浙江寧波一所大學的退休教授,由於年紀大瞭爬樓不便,想買一套帶電梯的樓房,不得不忍痛割愛出售一副祖傳的古象牙象棋。
老人對此十分謹慎,決定找專業的古董拍賣公司。根據《禁止非法拍賣犀牛角虎骨和象牙制品》規定,未經批準不得拍賣象牙制品,走正規拍賣的途徑行不通。
他在網上查閱諸多拍賣信息,並試探性地將藏品出售信息掛到網上,很快接到幾十傢拍賣公司的電話。他都逐一記錄,反復思忖。
這些拍賣公司大多需要前期收取 2000-3000 元的鑒定費,如果藏品合格則退款,不合格則不退款。謹慎的李教授認為,凡是前期需要交費的都一律不予考慮。在他看來,這些前期費用隻不過是誘餌罷瞭。
綜合這些拍賣公司的估值,這副古象牙象棋估值在 800 萬 -1500 萬元,這個價格完全超乎李教授的心理預期,買房夢似乎馬上觸手可及。
直到一天,一個蘇州的電話稱有買傢願意出 1600 萬元購買,不需要收取前期任何費用,隻要賣傢保證東西是好的,隻需在交易前簽訂風險違約合同。
足夠高的價格,不收前期費用,還有合同做保障,李教授對蘇州這傢公司很有好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們決定實地考察一下。
上當
先交 10 萬元 " 真品保證金 "
按照公司提供的地址,李教授到蘇州高新區一傢高檔寫字樓內。他小心翼翼打開祖傳的寶貝。這套清代古象牙象棋做工精湛、用料考究、包漿溫潤,棋子正面楷書篆刻黑紅兩色,黃花梨木棋盤正反分刻象圍棋盤,可折疊便攜。李教授的祖父是清代最後一科進士,過世後,生前常用的古象牙象棋存放傢中,李教授堅信這副象棋的品質。
鑒定師看罷,確定這是清代的藏品,此物不假。買傢也似乎興趣很濃,用放大鏡反復查看。最終買方願出 1588 萬元算是圖個吉利,雙方愉快成交。業務員提出要簽訂合同,並稱買賣雙方都要出 10 萬元的保證金,就是為瞭約束雙方不毀約。
如果藏品被掉包或者實物鑒定與所描述的不符,那麼賣傢 10 萬元保證金被沒收。如果買傢在合同期限內不能交付尾款,則買傢 10 萬不予退還。
合同在手、東西保真,李教授確定自己不會違約,就爽快地簽瞭合同交瞭錢。藏品被公司拍照存放,李教授回傢靜候佳音。
就在合同履行期滿前幾天,李教授接到業務員電話,對方稱有買傢買到贗品,所以公司要將交易未全部完成的藏品重新鑒定一下,防止贗品混在其中。李教授覺得在情理之中,兩天後,業務員來電讓他傻瞭眼,藏品最終檢測顯示,象牙象棋中鈣成分不夠,用業務員的話講東西不太真,與實際描述不相符。
按照合同約定,10 萬的保證金可就打瞭水漂,李教授心裡吃瞭一個悶虧,輾轉反側、寢食難安。兒子聞訊讓其報警。
案件被移送檢察機關,承辦人核對每名涉案人員經手的交易合同,在涉案公司的內部業績表中發現被害人多達 300 餘人。涉案金額近 600 萬元。日前,經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這起合同詐騙罪依法宣判,被告人王擁等 34 人分別被判處 10 年 6 個月、10 年 3 個月、3 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各處罰金。
揭秘
身價上億的買傢不過是包吃住的 " 群演 "
其實,這起系列案歷經多次開庭。蘇州虎丘檢察機關和法院還共赴安徽蚌埠,為將臨產的被告人邊某舉行瞭特殊宣判。
2015 年 7 月,蘇州鼎磊文化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是替客戶拍賣藝術品,收取客戶鑒定費、暫存費和拍賣傭金,沒想到經營瞭三四個月就虧瞭 100 萬。公司法人王擁決定更換經營模式,最終以藏品鑒定為贗品或者與實際年代(含量)不符為由,沒收賣傢保證金。很快公司扭虧為盈。
事實上,該公司並沒有真實買傢,隻是打著有人願意高價收購古董文物的幌子,達到騙取保證金的目的。為打造 " 專業 " 團隊,學習和培訓必不可少,行政總監擔任業務員的 " 話術 " 培訓 " 老師 "。所有業務員都要根據 " 話術范本 "。業務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在通過上網伺機尋找賣傢,電話邀約到公司見面。老板王擁還花 3 萬多元在香港註冊瞭一傢名叫 " 中國古文物鑒定檢測研究院 " 的鑒定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抬頭極具迷惑性。那些動輒身價上億的實力買傢,不過是每天花 150 元請的 " 群演 ",有 " 群頭 " 派活並培訓。一度公司業務繁忙,就包吃住專門養瞭兩個長相富態的 " 群演 ",扮演來自香港、浙江、福建等地的富商。在洽談中,他們無需說話,隻需拿著手套、手電筒、放大鏡演出即可(文中當事人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