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 日是世界愛耳日。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自 2003 年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2017 年開展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項目以來,有效地提高遺傳性耳聾新生兒的檢出率,極大縮短隨訪和確診時間,降低或避免耳聾的發生。
據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趙華賢介紹,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自 2003 年下半年率先在省內開展瞭新生兒 ( 生後 48 小時左右至出院前 ) 聽力篩查工作。篩查目標是:所有新生兒都應該接受聽力篩查;采取 1 — 3 — 6 月原則,即 1 個月內完成篩查、3 個月內確診、6 個月內幹預 ( 助聽器、人工耳蝸 ) ,達到高覆蓋、早發現、早確診、早幹預、聾而不啞的目的。
據趙華賢介紹,遺傳性耳聾指的是由於基因和染色體異常所致的耳聾,占耳聾患兒的 70% 左右。每 100 個聽力正常的普通人裡就有至少 5 — 6 個甚至 12 個左右是致聾基因的攜帶者。即使聽力正常的夫婦,由於攜帶瞭致聾基因,也面臨生育聾兒的危險。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自 2017 年 3 月起開展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項目,至今共做 1439 例,其中陽性報告 78 例,占 5.42%。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主要檢測遺傳性耳聾 4 個常見基因共 16 個高發突變位點。
趙華賢強調,聽力篩查正常的新生兒也有可能發生耳聾。隨著二胎政策的實施,高齡產婦的增多,聽力損傷的患兒將上升。呼籲整個社會和傢長共同關註新生寶寶的耳健康。
新生兒聽力篩查怎麼做
新生兒聽力篩查就是通過一種客觀、簡單和快速的方法,將可能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寶寶篩查出來,並進一步確診和追蹤觀察。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常用方法有耳聲發射 ( OAE ) 和自動聽性腦幹反應 ( AABR ) ,兩種技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都是無創性的。我國大多數醫院采用耳聲發射進行聽力篩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 ( AABR ) 主要用於重癥監護病房 ( NICU ) 新生兒的聽力篩查。
正常耳蝸可以產生一種很輕柔的聲音,經過聽骨鏈和鼓膜傳導到外耳道,並可以被檢測到。如果嬰兒有蝸性聽力損失,就不會產生耳聲發射,用耳聲發射 ( OAE ) 檢測就通不過。自動聽性腦幹反應 ( AABR ) 可以反映外耳、中耳、耳蝸及蝸神經通路的功能,自動聽性腦幹反應通不過,說明聽覺通路上可能有問題。
一般在寶寶睡眠安或靜狀態下,將大小合適的探頭或耳罩放置在寶寶的一側耳朵開始進行測試,做完一側耳朵再做另外一側耳朵。OAE 或 AABR 通不過,都需要復篩或轉診。
新生兒聽力篩查測試的項目包括:診斷性 OAE,1kHz 聲導抗測試,短聲及短純音 ABR,AERP,ASSR 和骨導 ABR、小兒行為測聽(BOA、VRA、PA、PTA ) ,言語檢測及聽覺言語發育評估等。
新生兒聽力篩查什麼時候做
新生兒生後 3-5 天,在住院的期間就應該進行初步篩查過程(初篩)。
如果是出生 42 天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甚至初篩已經 通過,但屬於聽力損失高危兒如重癥監護病房患兒,需要進行聽力復篩。(參考網站:東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