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長瞭黑點,到底能不能吃?

07-11

香蕉似乎在經歷一次再流行:由香蕉泥、變種 DNA 和脂肪酸制作的小黃人占據瞭銀幕,又成為各種玩偶、T 恤和自行車;各種品牌的香蕉牛奶層出不窮,還有直接用香蕉制作出類似冰激淋口感的甜點的冰激淋機。

嗯,說的就是它。圖片:pinterest.com

我小時候,香蕉似乎沒有這麼多花樣,但那時甜食不多,香蕉又是個沒有籽又容易剝皮的水果,所以還是很討人喜歡的,偶爾在街邊小攤用五毛錢買一根油炸香蕉,就是十足的美味瞭。

克隆而來的香蕉們

香蕉的起源地是東南亞,有一種觀點認為最早是巴佈亞新幾內亞人馴化的,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麼讓香蕉變成三倍體的(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天然突變吧)。野生的兩倍體香蕉有籽,這些籽很大地影響瞭口感。

有籽的香蕉,可怕嘛?圖片:KOR buddy

我們吃的香蕉是由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e)馴化而來的三倍體果實,所以沒有種子,主要靠扦插類的方式無性繁殖。這讓世界上大多數的香蕉都是彼此的克隆

多莉算啥?全世界香蕉幾乎都是克隆。圖片:Pexels

無性繁殖的好處是,香蕉成瞭一種口味高度均一的水果(對水果商來說這是個優點);然而壞處也很明顯:如果有種疾病可以滅掉一棵香蕉,它就可以滅掉幾百萬棵香蕉樹。

我們所吃到的香蕉

今天商店裡常見的香蕉,品種名為卡文迪許,又稱華蕉,面這一大排的香蕉,從遺傳角度來說都是彼此的克隆。

商品香蕉。圖片:Grub Street

如果你生活在海南廣西雲南這樣的香蕉產地,也許能經常吃到帝王蕉、紅香蕉這些不同品種的香蕉,其實帝王蕉的口感我覺得是高於普通的華蕉的,不過因為產量低且不易長途運輸,推廣的架勢不如華蕉啊。

紅香蕉也是小果野蕉的馴化品種。圖片:sphotos-b.xx.fbcdn.net

而在大概 100 年前,世界上最流行的香蕉品種叫大邁克。現在,除非是在香蕉產地的多樣性研究中心,基本上已經沒機會看到或者吃到大邁克香蕉瞭。如果你遇到瞭千萬不要錯過,據說大邁克的口感遠勝於華蕉。

大邁克。圖片:Bananas.org

我們放棄大邁克香蕉的原因是因為一種叫做 " 香蕉枯萎病 " 的真菌病,它幾乎讓大邁克全軍覆滅。這種真菌的新變種現在又盯上瞭華蕉,所以,你要是在網上搜索香蕉,經常能看到探討 " 我們以後還會有香蕉吃嗎?" 的新聞,這真不能算是危言聳聽。但我對植物育種學傢和植物病理學傢有信心,他們不會棄這種年產量超過一億噸的水果於不顧的。

香蕉的顏色與能好怎

雖然超市裡的香蕉大多長得都一樣,但是香蕉少有的幾種顏色變化也會引起很多爭論

有時候北方居民不小心看見:從南方用大卡車運來的香蕉都是綠色的外皮,還有人往綠色的香蕉上噴一些液體或者用石灰懸濁液浸泡,難免大驚失色。其實這都很正常,華蕉這個品種在果皮變黃後就會變得太軟不利於運輸,所以都是青色時就摘下來,到瞭目的地用植物激素乙烯催熟,假如存放時間足夠久,這些青皮香蕉也會自己產生這種植物激素,所以消費者大可不必擔心害怕

長在 " 樹 " 上的香蕉。其實這不是真的樹啦,應該叫假莖。圖片:wikipedia

另一個關於香蕉顏色的爭論和香蕉外皮上隨著成熟會逐漸出現的黑色有關。在這個問題上我碰到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態度是香蕉上有一個黑點就是壞瞭不能吃,另一個態度是隻有香蕉上長滿瞭黑點(俗稱芝麻香蕉)才好吃。

香蕉盒子,我覺得最沒用的產品之一——就算香蕉大多都是彼此的克隆,也不代表著曲度會完全一致啊。圖片:CHC Digital

我個人覺得這兩個態度都有點問題。前者過於緊張瞭;香蕉和很多瓜果一樣,都含有多酚類物質,在細胞壁被破壞時都會變黑,隻要果肉沒有發黑沒有暴露在空氣中,香蕉果皮變黑完全是可以吃的

誰說不能吃跟誰急。圖片:Johnny Magnusson / Free Stock Photos.Biz

後者的偏好我雖然可以理解,因為當香蕉表面長出小雀斑後,果肉的確會變得更加柔軟甜蜜一些,但這是有食品安全風險的。就我所觀察到的,不少水果攤會把賣不出的香蕉散亂地堆在一起,稱為 " 芝麻香蕉 ";如果你仔細看,就能看到香蕉的兩頭有白色的黴菌絲。雖然不會一次有很強的毒性,但是天長日久吃被黴菌感染的水果必然是不利於健康的。

當然,有些時候你看不到香蕉皮,比如吃香蕉船。圖片:wikiHow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