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送你炒菜前必看的“吃油指南”

03-04

對於國人來說,食用油在廚房中的地位不可撼動,幾乎每次烹調都離不開它。研究發現,人體必需的八大營養素中,脂肪酸總量的 70% 來自食用油。

細心的人可能發現,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食用油標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這是按照什麼來劃分的?是不是等級越高營養越好呢?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 "LT0385" 即可關註)采訪營養專傢,教你明明白白吃對油。

受訪專傢

中國人民解放軍 309 醫院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毅

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 芮莉莉

食用油等級越高≠營養越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據國傢的相關標準,除橄欖油和特種油脂外,根據精煉程度,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一般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

級別越高,表示其精煉程度越高,但並不意味著其營養素含量就越多,恰恰相反,從營養角度考慮,三級和四級油更好。

一級和二級食用油

精煉程度較高,具有無味、色淺、炒菜油煙少、低溫不易凝固等特點。

其純度較高,雜質含量少,通常適用於較高溫度的烹調,如用於爆炒、油煎、幹炸等。

但精煉過程中去掉瞭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維生素 E、胡蘿卜素等。

三級和四級食用油

精煉程度較低,隻經過簡單的脫膠、脫酸等程序處理,其色澤較深,烹調過程中油煙較大,雜質含量也較高。

這些油裡保留瞭部分胡蘿卜素、維生素 E 等營養物質。三級和四級油不適合高溫加熱,較適宜燉菜、做湯等。

有人喜歡風味,有人註重營養,食用油的級別選擇因人而異。無論是一級油還是四級油,隻要符合國傢衛生標準,大傢就可以放心選用。

一般來說,橄欖油分為初榨橄欖油和精煉橄欖油兩大類。

初榨橄欖油

直接從新鮮的橄欖果實中榨取的,呈黃綠色,並且含有多酚類等抗氧化物質。

因為其中含有遊離的脂肪酸及多酚、葉綠素等不穩定化學物質,所以不適宜長時間高溫加熱,適合涼拌等低溫烹飪。

精煉橄欖油

跟其他精煉的植物油差不多,經過一系列脫膠、脫酸等程序,去除瞭油料中的雜質,抗氧化物質和香味成分也被除去瞭大部分。

由於它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熱性較好,氧化危險小,適合炒菜。

吃油要避開 7 大誤區

每頓飯都離不開的 " 油 ",很多人對它並不瞭解。下面的誤區你錯瞭幾個?

誤區 1

吃油多樣化就是吃不同名字的油

油脂雖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構成可能屬於同一類。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和葵花籽油類似;花生油和米糠油類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欖油類似;亞麻籽油和紫蘇籽油類似等。

不同油脂的替換,應該按照脂肪酸構成不同的品種來換,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換,茶籽油和亞麻籽油替換等,才是正確的選擇。

誤區 2

煎炸過的油可以用來炒菜

很多人會用炸過食物的油來炒菜。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因為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產物。

如果真的想二次利用,就要避免再次高溫加熱到冒油煙。" 回鍋油 " 可以用來煮湯、做花卷。

誤區 3

無論怎樣烹調,都用同一種油

不同油的耐熱性不一樣,過高溫度的烹調會加速致癌物產生,帶來健康風險。

正確做法:

煎炸應該用最耐熱的棕櫚油、椰子油、黃油、牛油、豬油等。

炒菜應該用耐熱性較好的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精煉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

做湯、涼拌應該用耐熱性差的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核桃油、未精煉的初榨橄欖油等。

誤區 4

患病人群和傢人吃一樣的油

心臟病人群,應該優先選擇以下油:茶籽油、橄欖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

血脂高人群,應該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議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誤區 5

無論吃肉多少,用油量不變

常吃豬牛羊肉的人,已經從膳食中得到瞭大量的動物脂肪,盡量就別再吃動物油瞭。可以適當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肉吃少的人,偶爾可以用動物油烹調。

吃素食的人,可以選擇茶籽油、橄欖油、花生油、米糠油,加上少量富含歐米伽 3 脂肪酸的亞麻籽油。

誤區 6

動物油和植物油混合吃更好

網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動物油和植物油搭配著吃更健康,其最佳比例是 1 ∶ 2。這種說法其實是對膳食中合理脂肪酸比例的誤解。

從脂肪酸平衡的角度看,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應維持在 1 ∶ 1 ∶ 1 的適宜比例。

但這個比例說的是整個膳食結構,既包括烹調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為飽和脂肪酸)。

除平日極少吃肉蛋奶的人之外,吃動物油弊大於利。

誤區 7

標有 " 不含膽固醇 " 的才是好油

對於有些人來說," 膽固醇 " 是一個可怕的字眼。很多廠傢看準瞭這個商機,在植物油標簽上打出瞭 " 不含膽固醇 " 的宣傳詞。

事實上,膽固醇隻在動物性食品中存在,植物油中不含膽固醇。" 不含膽固醇 " 隻是一個噱頭,並不能作為選擇食用油的標準。

油類 " 健康排行榜 "

橄欖油、茶籽油

類型:高油酸型

推薦等級:★★★★★

優點:

橄欖油含 80% 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其中 70% 以上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有利於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

橄欖油還含抗氧化物(橄欖多酚、角鯊烯和 β - 谷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

茶籽油也屬於高油酸型植物油,國產茶籽油性價比更高。

缺點:

相對大豆油來說,橄欖油和茶籽油的維生素 E 含量不高

花生油、芝麻油、低芥酸菜籽油

類型:均衡型

推薦等級:★★★★

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 3 ∶ 4 ∶ 3,各類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較平衡,屬於均衡型植物油。

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鬱,富含維生素 E、胡蘿卜素營養成分。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富含維生素 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病

這類油所含的油酸沒有橄欖油和茶籽油高,但其耐熱性不錯,適合炒菜。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

類型:高亞油酸型

推薦等級:★★★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亞油酸含量豐富,屬於高亞油酸型植物油。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維生素 E。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功效。

相比之下,壓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薦,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更多。

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所以這類油脂在煎炸或反復受熱後,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有害。

這類植物油怕熱,適合燉煮、日常炒菜,不適合油炸。

豬油、黃油、牛油、椰子油、棕櫚油

類型:飽和型

推薦等級:★

豬油中含飽和脂肪酸 43.2%、油酸 44.2%、亞油酸 8.9%,由於飽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稱為飽和型食用油。黃油、牛油等動物油、棕櫚油、椰子油等也類似。

這類油脂的耐熱性較好,長時間受熱後氧化聚合較少。這類油脂常被用來加工面點、煎炸食品。

大多動物油脂含較多膽固醇,以豬油為例,平均每百克含膽固醇 93 毫克,不適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不建議多數人經常食用這類油脂,因為日常吃的肉類和奶類已經讓人獲得足夠的飽和脂肪酸。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