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可以說是出瞭名的是非之地。不少明星在被爆出醜聞之後,原本光鮮的形象瞬間崩塌,故稱之為 " 人設崩塌 "。
而所謂的 " 車設崩塌 ",相對應的就是一款車原本帶給你的印象極佳,但最終卻由於某些原因發生瞭翻轉,從而對其粉轉路人甚至是粉轉黑。
標致 508
不久前的日內瓦車展上,標致帶來瞭全新一代的 508 車型。
在實車發佈之後,技驚四座、力克群雄、艷壓群芳 …… 等等諸如此類的詞匯被媒體和網友們毫不吝嗇地拋向瞭新 508。
畢竟獠牙式日行燈、傢族式駕駛艙都是不折不扣的吸睛利器;而四個無框車門外加掀背尾門,更是如同一隻無形的大手,拽著潛在客戶就沖向 4S 店交定金。
但萬萬沒想到,東風標致很快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勸誡各位一定要理智消費。
因為後續將要國產的 508 將會與海外版本存在較大差異,而最明顯的便是取消瞭無框車門和掀背尾門。
其實就在年前,東風標致剛被推上過風口浪尖,原因便是旗下部分車型采取瞭極為罕見的 " 簡配不減價 " 策略,新款車型在簡配的同時居然還保持瞭售價不變;而此次海外版 508 的亮相終於一掃之前的陰霾,吸引瞭極大的關註度,可國產版的 " 閹割 " 卻又如同當頭一棒,瞬間讓滿懷期待的人們回歸現實。
當然,客觀事實是歐版和國內版的 508 是同步進行研發的,也就是說之後我們見到的 508 雖然有別於前者,但並非東風標致拿著小橡皮在設計藍圖上一頓猛擦的產物。
且為瞭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至少在標致眼裡是這樣的),國內版 508 在 NVH 上的表現會優於海外版(都取消無框車門瞭要是還做不好 NVH 那就買塊豆腐去吧),另外軸距也進行瞭一定的加長,以損失部分操控性為代價換取更好的車內乘坐空間。
海外版與國產版孰優孰劣在這就不過多展開討論瞭,隻是無論怎樣,新一代 508 的車設都由最初的拉風 4 門 GT 轉變成瞭一臺亮點全無、迎合廣大受眾的 B 級轎車瞭。
豐田皇冠
就大陸地區而言,人們對於皇冠的認知大多起源於第 12 代車型。當然,港澳以及南方地區會早上不少。
雖然在 2003 年 12 月豐田就已正式推出瞭 12 代皇冠,但直到 2005 年 3 月,國產版的皇冠車型才終於正式上市。
而與同一時期上市的第六代奧迪 A6 相比,皇冠可以說是走瞭一條完全不同的路線。
A6 換上瞭新鮮出爐的招牌式傢族大嘴,皇冠則堅守瞭中規中矩的前臉佈局;A6 車身上的線條和塊面棱角分明,皇冠則更崇尚東方美學中的以柔為美;A6 內飾更強調工業感和科技感,皇冠則將侘寂美學和精湛做工演繹的爐火純青。
所以在與 A6 采用完全迥異的設計風格的同時,也決定瞭皇冠能夠攬獲一大票對於 A6 並不感冒的消費者,以至於其在國內高級車市場中的占有率一度超過 30%。
但在此之後,隨著競品們的不斷崛起,皇冠的銷量每況愈下;而之後上市的第 13 代皇冠,更是簡單粗暴的對車身進行瞭加大以滿足國內消費者。但在丟失瞭自己的個性之後,13 代皇冠的月銷量一度跌至瞭三位數。
等到瞭第 14 代車型時,皇冠的車設可以說真的崩瞭,且崩的很徹底。
這代車型最早在 2012 年底於日本本土上市。而就在這一段時期,汽車界恰巧掀起瞭又一輪設計風格的大轉變,大多數車企紛紛追隨潮流,開始啟用更具攻擊性的設計語言。
但要論極端,誰又能比得過隔壁霓虹國呢?豐田首先就拿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開刀,面積秒殺奧迪的紡錘體前臉很快變成瞭雷車的標志,大燈、尾燈、腰線更是極富攻擊性,拿去拍科幻電影壓根就沒有絲毫違和感。
所以當中庸瞭幾十年的雷克薩斯連品牌調性都給硬生生的掰偏瞭,皇冠又怎能逃得出魔爪呢?
而外觀由身姿曼妙的中年少婦變身張牙舞爪的東瀛武士、內在卻依舊散發著溫潤大氣的東方美學,你說這車設崩不崩?
寶馬 5 系
在討論這一話題時,很多人都將目光聚焦在瞭寶馬一系列基於 UKL 前驅平臺打造的車型上。但講道理,那應該算是寶馬的品牌崩塌。
而寶馬傢族中真正車設崩塌的,還要數中期改款後加長的 E60 5 系。
這款車出自傳奇設計師克裡斯 • 班戈之手,堪稱是一款顛覆之作。即便是算上之後的 F10 又或是最新的 G30,當年的 E60 在整個 5 系傢族中依舊是最為特立獨行的一代。
而自古以來,寶馬 5 系的直接競品無外乎奔馳 E 級和奧迪 A6;但在當時的國內市場,真正能與其貼身肉搏的其實隻有 A6L(對的沒錯,又是 A6L)。
對於 A6L 而言,手裡的好牌可是一把接著一把:官車的形象對於有著商務接待需求的私人買傢而言無疑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偏向舒適的懸架調校明確瞭後排才是 VIP,不像 5 系那樣爽瞭司機苦瞭乘客;而真正的王炸還要算加長的軸距,使得 A6L 的後排空間足以甩開 5 系幾條街。
當然此時的寶馬也是一臉懵逼的,畢竟操控性可是自傢的金字招牌啊,難道真得為瞭市場而放棄自己近百年的堅持?
廢話,再堅持就要餓死瞭。
此處時間軸跳躍一下。後來寶馬在推出加長版的 F10 和 G30 時,都會宣稱長軸版本和標軸版本是同步開發的;但在推出 E60 的長軸版本時,這套說辭是不存在的。
所以可以看到,當時的 5 系長軸將增加的部分悉數放在瞭 B 柱之後,美名其曰 " 提升後排空間 ",實際上卻是一種非常偷懶的做法。
而經過加長的 E60 5 系立刻顯得臃腫不堪,整個車身比例完全失調。雖說在加長之後的確收獲瞭銷量的提升,但作為 C 級車中極少數堅守運動性的車設也隨之崩塌。
AL 頻道小結: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雖然部分車型的車設在經過改款或是換代等契機之後發生瞭轉變,但背後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甚至有些車設崩塌的車型反倒是收獲瞭更高的銷量。
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為瞭妥協於市場而放棄自己的堅持,也算是迫不得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