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意大利,“老爺車”在國內為什麼會舉步維艱?

07-11

最近 " 情懷 " 這個詞在網上很火,買手機要講情懷,買車也要講情懷,可在新產品不斷更迭換代的今天,那些拿著新東西講情懷的人們可能最後都是被 " 打臉 " 的下場。對,所謂 " 講情懷 " 就一定要和一些老的、有沉淀的東西搭上邊。而說到汽車的情懷,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老爺車。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意大利的老爺車文化和催生這一文化的政策背景,從中大傢也就能發現——在國內,老爺車(文化)的發展為什麼會舉步維艱。

先來說下 " 老爺車 " 的概念,在意大利,所謂 " 老爺車 " 實際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 " 老車 "(L ’ auto vecchia),另一種是 " 古董車 "(L ’ auto d ’ epoca)——其中後者才是真正意義上具有收藏價值的老爺車。

在意大利,得益於其汽車工業悠久且輝煌的歷史,老爺車文化可謂相當繁榮。路上隨處可見修復的十分完善的老爺車,再加上每年應接不暇的老爺車活動都營造瞭一種老爺車的氛圍。恰巧筆者認識一位老爺車車主,之前在交流中瞭解到他正在修復一輛老甲殼蟲,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我專門參觀瞭他的車庫和工作間。雖然做好瞭心理準備,但還是在他打開車庫門的一瞬間——我驚呆瞭,裡面除瞭有他即將修復完成的老甲殼蟲,還有他的一個小工作臺,裡面工具材料一應俱全,儼然一個小車間的模樣。

據他介紹,這臺甲殼蟲已經買瞭將近兩年瞭,兩年間他陸陸續續的完成瞭整車的修復工作——在他的書桌上擺放著一摞關於甲殼蟲的各類資料,修復工作也是參考著這些資料進行的。可見,僅僅一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甲殼蟲,修復工作也是需要大量的文獻資料來支持的。

反觀國內,政策問題暫時拋開不談,僅僅是動手能力就已經差出一大截瞭。來到歐洲後我才深刻意識到,中國學生和歐洲學生最大的差異就是動手能力和執行能力。在歐美國傢,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的童年都有一個車庫,在這裡他們可以把自己想法通過動手變成現實。加上比中國更早進入汽車社會,通常意大利孩子到瞭十八歲傢裡就會給買一輛二手車,然後父母就放手不管瞭,由於二手車車況參差不齊,修車也就成為瞭意大利青年必備的技能之一。

與之相反,國內的傢庭很少有在孩子十八歲時就給買一輛車的,反而是會給他們留一套房,至於修車,那都是 4s 店該做的。

下面就來說說政策方面,與國內實行的強制報廢政策不同,意大利的年檢及報廢制度更加開放,另外,意大利還有一個老爺車組織—— A.S.I.(Automotoclub Storico Italiano)翻譯過來是 " 意大利老爺車俱樂部 "。這是一個第三方非盈利組織,凡是從出廠或登記之日起車齡超過 20 年的車都有資格申請加入俱樂部,而加入俱樂部的車輛可享受幾乎不到其他車六分之一的保險金額,另外有資格參加 A.S.I. 組織的各類老爺車活動。不過這個俱樂部的審核機制也是很嚴格的,能加入俱樂部的車輛必須車上所有配件都是原裝或者原廠的。同時也要跟隨俱樂部進行兩年一次的車檢,檢查內容同樣是零部件的 " 忠誠度 "。

既然是老爺車,由於排放的原因,這些車除瞭集體聚會或者特殊活動之外理論上是不可以進入市中心的,以免對老城區造成破壞。關於排放,從 A.S.I. 官網瞭解到,這些老爺車是可以改裝天然氣等新能源的,隻不過這些改裝件也要使用超過十年。另外,意大利也有相應的報廢制度,不過這個制度並不是強制執行的,而是車主自願。由於歐洲修車都比較貴,一般對自己的車沒有特殊感情的車主也是會很主動地將其報廢掉的。而由於車身拆解和垃圾分類技術的成熟,車身回收的比率也很高,這樣也帶動瞭整個報廢回收的產業鏈。

國內雖然取消瞭私傢車強制報廢的政策,但是一旦車輛使用超過一定的年限,三天兩頭的跑去車檢,這樣的政策也絕對會讓那些對自己車還有一絲情懷的車主將他開進報廢場。

得益於更加合理的道路佈局和交通規則,在人均轎車擁有量都高於中國的意大利乃至歐洲,堵車的現象都並沒有國內嚴重,自然也就沒有瞭限號以及搖號的政策瞭,一傢人可以買很多輛車,更加理性的歐洲人買車的目的性都很強——城市通勤自然是兩廂小車,長途旅行少不瞭旅行車。而對於公路旅行,穿梭在亞平寧沿海的山路上,沐浴著托斯卡納的艷陽,摟著美女再啃著披薩,一輛敞篷的老爺車再合適不過瞭。不同的需求意味著老爺車是絕對不會和新車有任何市場的重疊,一個是生存一個是生活。

而在我看來,目前國內汽車產業的浮躁和對歷史沉淀的抹殺也不無關系。況且,那些講情懷的人究竟又有多少 " 情懷 " 呢?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