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虧掉五年利潤、銷量全線下滑,海馬汽車已走到退市邊緣?

03-09

近日,許久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海馬汽車被爆出 " 虧損 5 年凈利潤 "、" 市值蒸發 50 億 " 的新聞。

2018 年 1 月 26 日,海馬汽車發佈 2017 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金額高達 9.4 億— 10.4 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 500%。1 月 29 日股市周一剛開盤,海馬汽車股價一下子大跌 9.64%,創下近兩年來的新低。

在自主品牌的追逐戰中,本來品牌知名度就不高的海馬汽車顯然已經被吉利、長安和廣汽等品牌遠遠地甩在身後,如今又遭遇業績與銷量的雙雙下滑,逐漸邊緣化的現狀似乎已成定局。

已到退市邊緣:一年虧掉五年利潤

據悉,此次發佈的 2017 年度業績預告是海馬汽車自 2010 年以來首次年報出現虧損。數據顯示,2012 年 -2016 年,海馬汽車凈利潤分別為 1.64 億、2.98 億、2.13 億、1.62 億、2.3 億。這也意味著,海馬汽車 2017 年的虧損或許將過去五年的凈利潤 " 吞噬 "。

海馬汽車如此慘淡的經營業績,最主要的原因是銷量的銳減。眾所周知,2017 年可謂是中國自主車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車整體市場份額和車型平均售價攀高,並出現瞭如吉利、傳祺、上汽等一批規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車企。但我們發現,海馬汽車 2017 年的主營業務銷量目標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僅剩下金融服務業務。2017 年年初,海馬汽車就定下瞭 30 萬輛的銷量目標,盡管奮力拼搏一年,但 2017 年實際銷售僅為 14 萬輛,銷量還不足目標數量的一半。

可以說,海馬汽車的全線車型銷量全部大幅下跌,海馬一度在市場上投放瞭 20 多款車型,如今在售的也多達 10 餘款,然而年銷量過 1 萬輛的僅有 5 款,多數車型一年銷量隻有幾千臺甚至幾百臺,這意味著這些產品的投入全部都沒有實現收益。

與此同時,海馬汽車 2017 年 8 月底投放市場的主導產品 S5 青春版,為瞭提高競爭力,產品售價下調瞭 3000 元 / 輛;第四季度投放市場的主導產品 2018 款 S5,因新增各項配置等引起單臺成本上升約 6000 元 / 輛,但產品售價未調整,造成產品毛利率下降。

由於 2018 年春節在 2 月份,受消費者節前購車影響,很多車企均在 1 月實現瞭銷量 " 開門紅 "。但海馬的銷量依舊慘淡,數據顯示,2018 年 2 月末,海馬汽車發佈 1 月份銷量情況,2018 年 1 月份總計銷售 9805 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達到 51%。銷量跌成這樣,虧損自然無法避免。

虧損根源:核心產品缺乏競爭力

對於海馬汽車的虧損,業內人士的普遍觀點是,其根源在於缺乏核心產品競爭力,更新速度慢。

此前,海馬汽車也發公告稱,2017 年大幅虧損的原因除瞭銷量下滑外,更多的是由於其自身實施產品聚焦戰略後,對部分產品或在研項目實施退市或停止研發等,涉及的相關資產或研發支出予以減值或費用化,影響凈利潤約 2.42 億元。

相關人士表示,自從海馬和馬自達分道揚鑣以後,推出的車型與其他品牌同級別的車型相比幾乎沒有競爭力。似乎自 1988 年創立至今,海馬汽車除瞭福美來曾經風光一時外,再也沒有第二款叫得響的車型。而如今,曾與伊蘭特、凱悅並列 " 新三樣 " 的福美來也早已風光不再。僅剩海馬 S5 尚還保有一點人氣。

但 S5 也並沒有像哈弗 H6 那樣長盛不衰,而是很快跌下 " 神壇 ",這與 " 減配不降價 " 的操作有著直接的關系:就在自主品牌頻繁增配、降價、推新款的時候,2018 款海馬 S5 卻減配不降價。

除此之外,錯綜復雜的業務板塊也是海馬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馬汽車財報顯示,海馬汽車集團旗下包含房地產、商務會館、物業公司、金融投資、小額貸款等業務。如此繁多的業務必然會降低海馬汽車板塊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緩瞭新車的研發和量產,甚至影響到汽車銷量,從而降低集團的整體利潤。

據報道,海馬汽車在 2018 年前組織瞭一場 " 洗心革面,業績突破海馬特訓營 " 動員大會。在會上,中層以上的男性員工全都剃成光頭,並在頭上綁著紅、黃兩種顏色的彩帶,而印在彩帶上 " 王者歸來 " 這四個大字真的能帶領海馬化險為夷嗎?拭目以待。(本文摘自《傢族企業》雜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